題記:保守黨政府的移民修訂案遭受猛列抨擊的根源在于:移民系統存在致命缺陷,而移民部長卻找不到解決問題真正答案。
反對黨大力抨擊移民修訂案
近日,聯邦反對黨大力抨擊保守黨政府的移民修訂案,移民部長首次坦白承認,政府大幅度修改移民法,目的是限制每年移民的申請數量,以減少未來的移民申請積壓和縮短等候時問。
論者指責保守黨政府存心拿空白支票,要求國會給它最大的自由度修改移民法,更要誤導民眾,不肯解釋移民修訂案。
移民部長范茵麗說,移民法修訂案是要加速處理一些移民申請個案,減少92.5萬宗積壓申請個案,吸納國內急需的技術移民。
有人問,為何政府不干脆給移民部增加撥款,清理積壓個案。她說,目前系統已失效,沒有結構改革,單純增加開支,就像扔錢進黑洞。
國會議員隨后問她,移民系統有何特別缺陷,政府增加撥款,就是白費金錢。
范茵麗回答說,增加更多開支,就有更多人申請移居加國,政府不希望這樣。政府要有控制移民申請數量的能力,就像英國、澳洲等國家。
她說:“僅中國和印度,就有數百萬人符合移民資格,到這個國家來。那不等于說,我們能夠全部接受,我們吸收新移民的能力有限?!?/p>
“我們不能接受每個符合資格的人,到這里來不是一種權利,而是一種特權。”
反對黨國會議員問范茵麗,既然政府有意關門,不許某些人移居加拿大,究竟什么人不能做加拿大移民。
新民主黨評論員鄒至蕙質問范茵麗:“以你的定義,什么人是輸家?為什么這些人要做輸家?如果你有贏家,就會有輸家,那么誰是輸家?”政府一直回避這問題,范只說,國家沒能力吸納所有符合移民資格的人。
新民主黨也要求政府把移民修訂案和預算法案分開處理,范說,移民修訂措施屬于預算法案,因為它對全國經濟至關重要,政府的目標是維持商戶運作。
鄒至蕙說:“保守黨政府將移民看作經濟單位,主要是到本地工作和提供廉價勞工……他們將移民看作經濟個體,而非人類?!?/p>
聯邦自由黨財政事務評論員、國會議員麥家廉表示,聯邦自由黨反對附帶移民法修訂案的聯邦財政預算案,但監于否決預算案勢必刺激大選,自由黨何去何從,將聽從黨魁狄安的指揮,但狄安至今尚未作出決定。
不過,即使聯邦財政預算案在國會被表決通過,一旦自由黨贏得下屆聯邦大選,將會廢除保守黨政府的移民法修訂案。
貝維拉克批評說,保守黨政府以清理移民申請積壓個案為由,推出了移民法修訂案,但實際上,上述修訂案只適用于在今年2月27日或以后收到的移民申請個案,并不適用于過往的積壓個案,無助于解決個案積壓問題。
此外,保守黨政府聲稱加拿大在2007年吸納的海外移民人數多達429,649人,但這一數據不僅包括了移民,而且包括了臨時勞工和留學生。加拿大在2007年所吸納的海外移民人數,實際上比上一年度減少了3.6萬人。
貝維拉克還抨擊保守黨政府對于解決移民申請個案嚴重積壓的問題,毫不重視和毫無誠意,僅在財政預算案中撥款2,200萬元用于清理積壓個案,平均用于每宗個案的經費只有區區20元,根本于事無補。相比之下,聯邦自由黨曾在財政預算案中撥款7億元,專門用于清理積壓個案,但后因保守黨政府上臺執政而未能落實。他還表示,加快清理積壓個案的有效方法,就是增加每年的移民配額。
移民部長坦承移民申請系統已失效,須重大改革
移民部長范茵麗因新修移民法而遭受到反對黨的猛烈抨擊而被迫說出真相:目前移民申請系統已失效,需要結構性的改革。她說出了以往移民部長不敢正視的問題,但這只是講對了一半,如何解決問題的另一半,她可能還是無解,至少目前提出的解決之道大不樂觀。
現在移民審核系統與加拿大現實確實存在很大落差,特別是與勞工市場的需求脫節,同時境外積壓了近百萬的申請個案急需清理,否則後續的申請案更會面臨長時期的排期,甚至有預計如積壓狀況不得以很大改善,到2010年申請者排期可能長達10年,這不僅是對申請者極不公平,同時有損於加國的利益與聲譽。從這點而言移民部長范茵麗限制每年移民申請量是有其合理的考量,反對黨一味的指責失之偏頗,太過於以政黨立場情緒化反對,也使問題失焦。
但范茵麗的坦白“政府大幅度修改移民法,目的是限制每年移民的申請數量,以減少未來的移民申請積壓和縮短等候時間”,并非是找到良策,而且可能使移民事務更為混亂,現在移民服務組織就對移民部長的新政持懷疑態度,并不樂觀限制申請人數量能達到移民系統問題改善的目的。
資深業內人士認為,新修移民法對部長職權的放寬,并不是大問題,抨擊者主要不熟悉加拿大政府權力架構的形態,移民部長并不具很大的實權,職權還在於移民部公務員系統。但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未來移民申請具太強不確定性,對申請人沒有保障,新修移民法在移民類別的隨意調整設限,可能使合標準的移民申請人未必可以順利拿到移民簽證,最終造成移民資源的流失。另外移民預算太少,在目前開放境內移民申請、勞工簽證的趨勢下,境外申請案更缺乏人力去清理,積壓問題不能根本解決?,F在移民顧問協會建議移民部,建立積壓個案電子檔系統,從速審核加拿大勞工市場急需的人才,這只能作為移民部參考的輔助方法,仍需要根本解決方法。
保守黨政府今次在預算中推出移民修改法例,說明其已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希望以快捷程序推行改革。但可惜的是,有檢討問題之勇,沒有解決方法之謀,沉重的積壓案如同成為移民事務中的一個“腫瘤”,不徹底解決,移民系統就不能輕身自如。反過來問題也回歸到加拿大移民的根本目的,怎樣的移民甄選制度才最適合目前的加拿大現況。
加拿大如果沒有移民補充,肯定會遇到未來重大的社會災難,包括最直接的健保體系、退休福利體系等都會受到重挫,移民毫無疑問有利於加拿大的發展,但現時的移民政策并未達到原先設定的目的。就以難民及移民最集中的多倫多為例,每年一大半新難民、移民定居多倫多,城市社會服務的負擔越來越重,治安日見其差,交通擁擠,生活質素在逐年下降,多倫多曾經在九十年代全球最適合居住生活的評比中,屢屢名列前茅,如今在全加最適合居住的大城市的評比中,僅列第五十一位,這并非將責任推給新移民,而是聯邦政府不僅在移民甄選制度上大有缺失,大量新移民抵加后難以正常工作發展,而且也沒有合理分配移民服務責任,這是一個大體系工程,不是移民部長限制移民申請數量所能簡單解決的,范茵麗只是找出一半的問題,但無奈的舉措,只能再將問題傳給未來的移民部長,可能未來換了十多輪移民部長,還在重復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