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一個浪漫的小島。此次去發現小島上多了好幾家咖啡屋,名字都很美,很現代,像娜雅,像hi天堂,和小島上一座座歐式風格的建筑搭在一起,很精致,讓人流連。不過,去過鼓浪嶼的人也一定都不會忘記,從輪渡下船后沿著海邊的鹿礁路慢慢地散步,快到盡頭的117號——鼓浪嶼上唯一的一家茶館——老至誠茶膳坊。
套用時下幾個比較通俗的詞匯形容這座別墅式的小店——古色古香、別具特色。大門上的紅木牌匾應該算是如今鼓浪嶼上最傳統的招牌了。就連茶館的名字“老至誠茶膳坊”也很有中國特點。據說和老板家族在漳州開的一家百年老藥店有關。我們去的時候,店里的電視正放著關于老至誠百年老藥店的專題片,老板驕傲地說是CCTV跑到漳州去制作的。
這家別墅式的小茶館正對著大海,有上下兩層,進門左手邊是一排高高的柜臺,有精致的雕花,讓人感覺似乎又回到了過去。想象著掌柜們站在那吆喝生意時的場景,很有趣。茶桌、茶椅皆為明式紅木家具,桌上擺著成套的功夫茶用具。最特別的是,茶館四周靠墻的紅木玻璃櫥里,陳列著許多古舊器皿。天花板上還懸掛著幾桿大秤,把整個空間裝飾得很古樸、傳統。
老板說,會來他店里喝茶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朋友,還有就是海外華僑和一些外國游客。在越來越小資的鼓浪嶼上,堅守著這份堅持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然而老板的臉上卻始終透著激動的神情。“來這喝茶的人都很喜歡我這些寶貝呢,喝著茶聽我說說這些寶貝的故事,可開心了。”一邊說,一邊拿起了身邊的寶貝,熱情地和我們介紹著……
扁形的燒開水的茶壺,可以調節通風量大小的爐子汕頭風爐,宜興紫砂制成的孟臣罐,還有銅制的消防水槍、古舊的暖風扇、還能唱歌的留聲機,就連鎖著玻璃柜的鎖頭和鑰匙都是老式的……
想當年,鼓浪嶼上的別墅都是外國的領事館,或是大戶人家的私家花園,遺留下來的東西在當時可都是很先進很別致的呢。不過這些古董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部分也都被現代人遺棄。閩南人過年有除舊迎新的習俗。許多破舊的東西就都被當廢品扔了。“老至誠”的老板就是趁這個時候。“搶救”回這些他眼中的諸多寶貝。
銹跡斑斑的銅壺、泛黃的瓷碗茶盞,半個多世紀前鼓浪嶼上的人們用的這些居家用品。很容易讓人懷念,這也正是這家小茶館與眾不同之處。不單吸引年輕朋友好奇的心,更留住了長輩們的回憶,我們手中的相機更是忍不住愛上了這些寶貝。
夏日的時候吹著海風,喝著地道的閩南功夫茶,順道研究把玩著這些古舊器物,更是別有一番享受。特別是對一些海外僑胞和老一輩的人來說,這些勾起他們記憶的老舊物品和充滿家鄉味道的茶香,正是他們喜歡來這家店坐坐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