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個人電腦》曾為大家介紹過去年年底發布的AMD Spider平臺的一些情況。作為業界首個集中央處理器、主板芯片組和獨立3D顯示核心于一體、且三大核心部件均由同一個芯片組廠商提供的桌面計算平臺,AMD Spider平臺的出現讓我們不禁聯想到了移動計算領域的英特爾迅馳平臺。盡管這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正面交鋒(移動平臺與桌面平臺之間并沒有可比性),但在長期價格戰后,AMD終于在技術領域上向英特爾將了一軍,這是讓所有關注桌面計算技術發展的人們欣喜的。
Phenom羿龍處理器是AMD推出的第一款四核處理器,盡管問世時間相對英特爾的C0re 2 Quad四核處理器要晚一些,但與Core 2 QuadN:采用的“1 Socket,2Dies”結構不同,Phenom處理器為四個擁有512KB獨立二級高速緩存的物理內核提供了一個完全共享的2MB三級高速緩存,從而構成了業界流行的“原生”四核結構。我不愿意在這里繼續討論四核處理器的“真假”問題,因為評判一種處理器架構是否成功,性能才是唯一的標準。在羿龍四核處理器及Spider平臺首發后不久,《個人電腦》實驗室便對當時的Phenom X4 9500(主頻2.2GHz)處理器進行過評測。但Phenom X4 9500在實際性能測試中的表現并不十分令人滿意;因此,無論是廣大用戶、作為硬件評測工程師的我們,還是AMD自己,都熱切的盼望著升級步進、修正bug后煥然一新的Phenom處理器的亮相。感謝AMD,這次,我們等待的時間并不長。
本月《個人電腦》實驗室接收到來自AMD公司的Spider平臺套裝,一顆主頻為2.6GHz的Phenom X4 9900處理器,一對單條容量1GB的Kingston DDR2-1055內存和一塊基于AMD 790FX芯片組的主板ASUS M3A32-MVP Deluxe。這顆Phenom X4 9900處理器是經過技術改良后的第一批工程樣品,步進升級為B2,解決了Phenom處理器在之前所遇到的問題。換言之,浴火重生的B2步進Phenom處理器在性能表現和穩定性方面已經超越了B1步進的老款產品——處理器能穩定運行在2,6GHz高頻率下,便是令人滿意的第一步。
AMD Spider平臺將總線規格由之前的HT 1.0升級至3.0,總線頻率陡增至4GHz,在2.6GHz的主頻下,總線帶寬可以達到20.8GB/s,遠遠超過了過去AM2平臺上HT 1.0的水平。總線頻率和帶寬的提升有效避免了大量數據交換時所產生的總線性能瓶頸,因此我們十分期待擁有2.6GHz高主頻的Phenom X4 9900會有怎樣的表現。為了充分對比四核架構以及HT3.0為Spider平臺帶來的性能提升,我們選擇了基于HT 1.0規格、同樣擁有2.6GHz主頻的Athlon64 X2 5000+作為PhenomX4 9900的對比對象。兩個平臺均搭配雙通道2GB DDR2-1066內存,AMD 790FX主板和AMD Radeon HD3870顯卡。
從測試結果中不難看出,Phenom X49900得益于HT 3.0總線規格和更多的核心數量,在各項測試中的表現都令人滿意,多媒體任務執行效能和3D游戲性能均遠超雙核心的Athlon64 X2 5000+。縱觀整個測試過程,Phenom X4 9900的表現始終非常穩健,并沒有出現我們所擔心的技術問題。就此,我們可以認為AMD針對Phenom羿龍處理器所進行的這次技術修正是成功的。
由于時間和篇幅的關系,本期我們并未能ikPhenom X4 9900與英特爾同價位的四核處理器直接對位。請關注《個人電腦》的后續報道,同時也可以訪問www.pcpro.coin.cn了解最新的實驗室評測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