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絡在各級學校的廣泛建立,為教學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然而,很多學校建立的校園網由于缺乏教學信息資源,而難以發揮在教學與科研中應有的作用與效益,造成了設備的大量閑置與浪費。缺乏教學信息資源已嚴重制約了學校網絡教學的發展,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巨大障礙。學校網上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已迫在眉睫。
一、教學資源庫建設是學校教學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在這“信息技術搭臺,知識經濟唱戲”的年代,學校校園網能否提供高效率、高水準、高技術的教學信息資源,從而實現學校教學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已經成為學校校園網絡能否存在和發展下去的重要標志。因此,建設符合學校教學特色的教學資源庫是極其重要的。
其一,建設教學資源庫,將解決學校教學信息化“有車無貨”的問題。各學校校園網(即車)建立起來了,接下來就是要考慮任何豐富教學資源庫(即貨)把庫充分利用起來,以解決“有車無貨”的問題,更好地利用校園網,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服務。
其二,建設教學資源庫,能夠凈化學校教學信息資源。Internet的確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信息資源,但也正是由于其資源過多、過于復雜,學習者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諸如一些黃色、迷信、邪惡、反動信息等等,對于心理不夠成熟的學生來說,容易被誘惑甚至沉迷其中,最終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許多商業網站信息結構復雜、鏈接層次繁多其提供的搜索引擎使用往往需要一定的技巧,很多學生還不能正確有效地使用這些搜索引擎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只能搜索到有些常用站點,而對真正有價值的站點的搜索卻有很大的困難。建立教學資源庫后可以克服上述弊端。
二、學校網上教學資源庫的構建
1,確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觀念
其一,需求觀。建設教學資源庫的目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因而無論內容還是功能上都應充分考慮教學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使學生、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時、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在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必須進行反復需求分析,即結合實際情況,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對用戶提供的需求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表述。
其二,系統觀。教學資源庫建設是一個系統過程。教育作為一項國家基礎事業,要綜合政策法規、硬件配置、人力統籌等來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因而決定了教學信息資源庫建設的系統性。不僅要正確處理信息資源庫系統的各個子模塊之間的結構關系,更要正確處理與教育這個大系統中其他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只有真正實現了這種協調的發展,教學信息資源才能被高效地利用起來,這是避免重復建設而浪費資源的必要因素。
2,學校網上教學資源建設內容
其一,網絡課程建設。網絡課程建設包括兩大類內容:一是現有的CAI課件改造升級;二是新開發一批網絡課程。網絡課程建設要與素材庫建設相結合。CAI課件改造的方式是在學校的現有CAI課件中優選出一批具有較高質量的課件進行升級改造,再存入教學資源庫。網絡課程建設的目的是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急需的、成系列的優質網上教學資源。為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習者,網絡課程建設必須分年級、分學科進行系列教學課程建設。
其二,素材庫建設。教學素材庫建設是為了集中建設我國學校的優秀教學資源,避免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的大量重復性勞動,提高現代遠程教育職員建設的效率,盡快建設進程,降低建設成本。教學素材庫是一個具備科學性、實用性、方便性特征的大型知識庫,服務于網絡課程建設,是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素材庫的類型主要有小型課件庫、圖片素材庫、動畫素材庫、音效素材庫、教案庫、試題庫、教研論文庫、百科知識庫等。現有音視頻教育資源數字化改造是教學素材庫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于音視頻教育資源文件大,應該組織專家篩選出一批有價值的音頻教育資源進行數字化改造,采用先進、安全、有效的數據壓縮技術進行處理,目的是盡量降低網絡的數據傳輸量,以提高數據傳輸速度,同時,注意開發新的音視頻教育資源。
其三,教學支持環境建設。教學支撐環境可為學校遠程教育的施教者和學習者提供完整的教學輔助與輔導工具,包括素材收藏夾、網絡課件協作工具、多媒體集成軟件和網上答疑、網上討論、網上作業、網上自測等教學輔助軟件及各類教學及管理的數據庫軟件。
3,教學資源庫建設要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認真做好規劃。網上教學資源庫內容繁多,它的建設涉及大量的人員和部門,且建設周期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教學資源庫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需要長期的建設與維護,同時,由于教學資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人們對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會出現大量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的教學資源,不易管理和利用。為了更有效地建設好各種教學素材,使其在質量、效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有更強的保證,避免重復建設,保障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制定一個教學資源庫建設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其二,重點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資源庫建設的基礎,是建設過程中涉及人員和部門最多的環節,也是最重要、最艱巨的環節,在整個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應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從采集工作開始,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都應體現以教員、學員為中心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原則,充分發揮全體教員、學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采取自制、購買、下載、剪輯等多種辦法進行信息的采集。
其三,注重抓好教學資源庫的審批、發布和維護工作。建立資源庫內容的嚴格審批制度,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種有力措施。由于資源庫的內容龐大,制作周期長,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發布,而應完成一批發布一批。分期發布也有助于擴大影響、發展用戶。日常維護是資源庫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壽命長短不同,也有新陳代謝的問題,即使地補充和更新信息,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其四,重新認識多媒體教學。一是隨著CAI從制作課件思想向建設教學資源庫的思想的轉變,CAI教學軟件的評價標準也需要更新。例如:課件的完整性、教學設計等將不再是重要的評價標準,而教學資源庫的素材豐富程度、分類與檢索的科學性、快速性、易用性、智能性等應成為重要的評價指標。二是重新認識教育理論與CAI的關系。眾所周知,教育理論是CAI的基礎。但在傳統的課件思想下,教與學的理論、教學設計的理論、心理學的理論等等都被課件設計人員運用在課件的開發之中,定位于產品開發,表現出來的是教育理論與課件產品的結合和確定,與具體運用課件的教員無關,教員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應用教育理論重新設計和運用課件反而比較困難。因此,CAI與教育理論的結合點,不僅僅是在課件產品上,更重要的是在教員的思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