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對語文教學很重要,學生也習慣于語文學習中的預習。對于數學學生似乎不習慣于預習。而大多數數學教師也放不開讓學生自己去預習,總認為學生自已看不懂,怕浪費了時間。總之老師和學生都沒有養成這種習慣,因此傳統式的教學中學生總是等待老師來講,學生的學習變得被動。這樣造成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到了障礙。其實預習在數學教學法中也很重要。本人就課堂預習淺談幾點看法。
一,課堂預習給了學生自學的空間一般中學生都有一定的自覺性,并且好奇性比較強,接受新知識快,我們在課堂上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預習,其實也就給了學生自學的空間,也給了學生思考的余地,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二,課堂預習是數學教學從傳統式走向開放式很多數學教師都是放不開,認為學生自己看書看不懂,怕浪費時間,所以數學課堂總是滿堂灌,總認為教得越多越好,所以常常忽略課堂預習。其結果效果并不是很好。其實仔細想一想,學生沒有較短時間的預習,他的潛力也就發揮不出來,等待老師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路自然有時就跟不上。而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較短時間的預習,大部學生對蕞基本的概念就有一定的認識。而且通過預習,學生就會了解這節課的大概內容,同時也就產生了問題,帶著問題學生學習起來的興趣要濃得多。同時通過預習老師也能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教學的目的更加明確,就做到真正的有的放失。
三,課堂預習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在課堂預習中學生會發現許多問題,也會想到很多方法來解決問題。例如:我在講探索勾股定理時。首先讓學生閱讀教材中三個正方形,并且去尋找他們這間的關系。這樣學生通過預習就發現了數方格可以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并且發現三個正方形的面積這間的關系,兩個較小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等于一個較大的正方形的面積。他們在計算面積的時候是通過數方格的方法,同時在數方格時發現最大的一個正方形面積是要通過割補來計算。然后在課堂中我就提一個與割補相關的問題,并且我提示學生割補在拼圖是常用的方法,怎樣通過割補把兩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就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很順利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方法多種多樣。又如我在講螞蟻怎樣走最近時,也是通過預習讓學生仔細觀看圖形,很多學生就發現了在求幾何體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時常常是通過把圖形展開,然后我引導學生怎樣去尋找兩點在展開后的位置是問題的關鍵,這樣稍加提示學生很輕松地解決了,然后我把圓柱體改成正方體,學生自然就想到把圖形展開。
四,課堂預習能增加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預習中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是難免的,也是因為有問題,在老師講解時,學生格外的注意。比如:在學習無理數概念時,有一個學生對無理數的概念就提出了置疑,他對“無限”不太理解,我就在課堂上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希望有人能給一個完美的答案,結果很多同學只能給出語文解釋,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它的含義,這時全體同學把所注意力投向了我,這時我引導無限是指位數無限,所有學生都理解了。
五,課堂預習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拼圖與勾股定理》課題學習中,大部分同學在課堂預習中都自覺地去剪四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去拼圖。令人驚喜的是有幾個學生還只用兩個直角三角形拼圖,他根據教材上的方法也能明勾股定理。這就是學生預習的結果。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大敢地嘗試讓學生在課堂上預習,讓學生在預習中找到問題,并且一同找到問題的答案。同時通過預習學生也會找到很多的學習方法,教師給學生時間在課堂上預習,也就是給學生思維,在思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放開的想,有時學生也找到許多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啟示所謂“教學相長”可能就在在這里。所以首先是我們數學老師要放開,從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走出來。韓愈曾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所以在課堂中給學生時間預習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爭取時間,從而有利地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