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教學效果如何,不僅影響學生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而且還會影響到高中階段文理分流的趨向。教學實踐清楚地告訴我們,這個階段第一學期的前半期尤為重要。
初二學生拿到物理課本后,一般都顯得很自豪,想學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發現,他們因受“物理難學”說法的影響,對物理學習產生了一種害怕、畏難心理,而且女同學占多數。因此,為使初二學生能自然地、比較平穩地踏上學習物理的軌道,起始階段的教學應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消除畏懼心理上下功夫。
一、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
在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時我們發現,學生對課本上那些具有現代氣息、形象直觀的插圖看得很投入,我們就因勢利導,讓他們回答這幅圖是什么意思,那幅圖說明課文中哪方面的內容。這樣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印象深了,便產生了學習興趣。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本中的“閱讀材料”看得很認真,教師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課前要提示學生課后去閱讀,并把“閱讀材料”中的內容稍加宣染,引起學生的普遍重視和興趣。
新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學生隨堂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小實險較原教材多很多。認真做好這些實驗,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順利地得出規律,啟發引導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前半學期的實驗,一定要認真做、全部做、幫助學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這樣能使學生興趣盎然,更加投入。如“引言”中的演示實驗1,趣味性很強。在演示這個實驗時,為使實驗效果好,杯子應固定在桌面上(抓在手上不可靠),當教師用木尺敲擊硬塑料片時,前排的一個學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接的架勢,他擔心雞蛋會掉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突然雞蛋落到杯子里,學生一陣緊張后又興奮起來。又如第三章第二節的演示實驗2,若用一般的橡皮筋來做既看不出振動快慢,又聽不出音調高低,如用鋼直尺來做,把一端壓在桌子邊緣上,撥動另一端,鋼直尺的振動快慢非常明顯,音調高低非常清楚,效果很好。
二、疏通教材,排除難點
新教材注意聯系實際,適當降低了難度。但由于農村初中學生基礎較差,學習中還是會感到有困難的,他們一遇困難一般都會產生為難情緒。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鉆研新教材,備好課,力求講得簡潔、淺顯、容易理解。在教學中盡量為學生疏通教材,使他們不感到物理知識難學,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了解學生,信任學生
初中物理教學從一開始就應注重了解學生,充分信任他們,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師自己看到希望。
對學生的了解,一方面從課堂教學、書面作業去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接近、談話來進行。初二學生開始學物理猶如小學生啟蒙時的情景,只要老師接觸他們,就特別愛說、愛問。他們問得最多的話是:“物理好學嗎?”“物理怎樣學?聽人家說,物理難學,是嗎?”那種迫切要求學好物理的愿望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及時給他們解釋,積極給他們鼓勵,并且要認真回答問題,不能敷衍他們,要讓他們有信心學好物理。
開始幾周的課堂教學和書面作業,學生往往因語文水平有限,口頭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不高,對說理題的回答總感到力不從心。覺得有話寫不出,有理講不準,啰啰嗦嗦。教師對這種現象首先要理解學生初學物理時的困難,然后作出示范性的答題。開始幾周不作過高要求,只要他們答題時能用“物理語言”回答清楚就行,以后慢慢引導,要求也逐步提高。這樣學生回答問題時膽子就大了,腦子也開動起來了,即使學生回答得不盡人意,也要鼓勵他們,肯定他們能動腦筋的一面。有位學生在回答第三章第二節“想想議議”中“用什么辦法可以減弱這些噪聲?”時說:“把教室里的空氣抽了,噪聲就沒有了。”還有位學生問:實驗室的溫度計為什么不做成和體溫計一樣,離開被測液體仍能讀數呢?教師對學生這樣的回答和問話,應表揚肯定他們動腦筋的一面,同時給他們予以糾正和解釋,學生們高興得不得了。
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前期,應著重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消除害怕心理上下功夫,不必擔心這樣做會降低標準,影響教學質量。只要我們不放松要求,堅持目標,隨著學生思想品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深層次變化,不但不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相反地可以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穩固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