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時期,松山湖以及進駐松山湖的那些企業被寄予了特殊的厚望。東莞人期待著松山湖以及易事特們成為帶動東莞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一片工廠,一個村莊,然后再加上一片工廠,一個村莊,工廠與村莊連接起來,這是東莞原來的特色。在那些地方,東莞完成了最迅速卻也最粗放的原始積累。
東莞還有另一種特色,代表未來的特色:在山水共長天一色的地方生出一個規劃整一、配套功能完善的高新科技園,城市建設依山傍水,順勢而成,山、水、園融于一體。在那里,孕育了一種東莞經濟向上的氛圍。
時任東莞市委書記的佟星說,當初從荒山野嶺中開辟出這塊“綠洲”的時候,眼光是向后看50年甚至是百年的。

易事特公司從原來的特色遷往未來的特色,能夠進入未來,是一種幸運。還有無數的企業在原來的特色里掙扎。松山湖管理委員會的人說,這兒的門檻比較高,不是誰想進來就能進來的。
在離易事特不遠的地方是同樣代表未來的華為,在建的二期工程熱火朝天。旁邊是永遠1號的萬科地產,它在為那些或將成為東莞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人才建造家園。
東莞的另一種特色叫松山湖
這里的地價很貴,是城市里面的三倍之多。但是易事特們不在乎,因為這里同樣是政府寄予厚望的最大手筆,并且得到定心丸,“你放心來,肯定能賺錢”。
東莞人是很實在和誠懇的,當年易事特要從揚州搬過來的時候,也得到了政府同樣的承諾,結果,易事特嘗到了相信承諾的好處。
易事特是一家不間斷電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商,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源生產基地,也是 “神舟號”系列飛船和“嫦蛾”一號衛星的電源供應商。1989年,公司創始人何思模在揚州起步,建立易事特的前身——邗江通訊設備廠;2000年,從揚州遷往東莞塘廈大坪工業區;2007年,易事特公司總部由塘廈搬遷至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易事特工業園。
剛到東莞的時候,易事特不過五十個人,現在有四千八百多人。在全國有一百三十六個分公司,產品暢銷一百多個國家。
東莞確實有它可愛的地方。在這里,易事特的外向市場以火箭的速度擴展。很多外商對香港的生活很習慣,喜歡香港,而從香港來東莞很方便。這是東莞的優勢,像易事特這些在東莞的企業也因此得到了一個廣闊的外向市場。而且,這邊的干部對企業條件相當寬松,對企業唯一的要求不過是依法納稅。不像內地,“內地有些地方,光吃飯就能把你吃死。不是你花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你沒有時間天天陪他們混。” 何思模說,他不會抽煙,不會喝酒,最怕應酬,今天國稅局長,明天地稅局長,改天公安派出所長,再改天消防大隊長,吃飯要三個小時,然后洗個澡晚上接著吃飯唱歌,這是內地最大的毛病。他很反感。“但東莞不一樣,在這里我可以專心辦我的工廠,除了出差就是工廠。”依法納稅之后再沒人干擾他,每年他們的稅收都以30%的速度在遞增。
有時候,他也有煩惱。以前在塘廈大坪工業區的時候,引進高級人才有些困難。“因為環境很差,污染嚴重,到處灰蒙蒙的,一片工廠連著一片居民區,雜亂無章。”
但松山湖不一樣,整個科技園區連成一片,沒有污染企業,環境優美適宜人居;這里的管理委員會對企業的重視程度比鄉鎮更好,溝通更方便;而且,這里正在申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他相信有望成為信息產業園區。
所以,何思模將易事特遷進來了。這兒配套設施完善,商務區、醫院、學校、研究院,一應俱全。“學校、企業、研究院有機地集合起來,可以變成更高的生產力。”
以創新為生命線的易事特們
易事特是立志把科學技術創新當作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來對待的。事實上它也是憑借著過硬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服務成為了“神舟號”系列飛船和“嫦蛾”一號衛星的電源供應商。何思模說,易事特產品的穩定性已經能做到了99.999%。
他們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不斐,有一個強大的研發團隊。“我們現在有一個國家人事部批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同行業里面唯一的一家。”這個博士后工作站已經有15個博士后了,某種程度上預示著他們的研發能力,人才的儲備以及企業未來的產品研發方向。
在東莞這個地方引進高級人才始終不比北京上海或深圳容易。何思模在吸引高級人才方面頗費了一番心思,他坦言,如果僅為了生存問題,博士們沒必要跑到東莞來。
“我們很多博士都是沖著創業來的,我們共同來創事業,” 何思模說。怎么共同創業呢?博士來了以后,除了一年正常的多少萬年薪外,再加上股份。同時,根據研發產品的銷售額來提成。“研發一臺產品,市場上賣一百萬,公司有二十萬營業額,第一年提成5%,第二年3%,第三年1%,市場做的越多,他的個人成就感就越高。”金錢是一部分,還要給他地位。
易事特在松山湖建了六十套公寓,每個博士給一套兩室一廳,在這里工作一天,房子都不用掏錢。跟博士們交流的都是何思模本人——一定的地位、名譽、事業成就感,有機結合起來就好了。
企業在為員工付出高薪之后,往往成本是最低的。因為很快他們就拼命地為你創造更多的價值。
所以,在與世界五百強企業——法國同行施耐德公司合作的時候,他們才有底氣提出近乎苛刻的談判條件。“我們要求市場獨立、管理獨立、財務獨立、人事獨立。人家都覺得很好笑。”因為在此之前,國內企業與跨國集團合作多是對方的條件更為苛刻,尤其是,跨國公司一般不允許合作企業研發獨立。而一個企業沒有了獨立研發能力就沒有了靈魂,就會陷入被動。合資之后,他們的研發獨立,品牌也獨立。合資公司的總裁永遠由中方委派,第一任總裁就由何思模自己兼任。
根據何思模原訂的日程表,2007年易事特應該在中小板上市。但合資后,易事特的整個凈資產變大了,何思模的目標也變大了,他將目標對準了主板。目前易事特公司是國內UPS電源行業唯一通過上市輔導期的后備上市公司。
市場在調控。何思模說,如果沒有創新,無論在國內市場上,還是國際市場上,都不具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利潤就會很低。東莞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期,進入轉型期之后,引進高端人才,開發創新型產品和自有品牌,增強研發能力,已經勢在必行。
一切指向了人才,企業科研的人才以及政府的管理人才。何思模認為,企業要真正投入到研發,高科技的人才量還要再加大;而政府的政策導向也同樣重要,官員的管理思維必須面向國際化的市場和競爭,管理思想要改變,不能“固化”于粗放型經濟時期,管理人才必須提升。
這樣一個時期,松山湖以及進駐松山湖的那些企業被寄予了特殊的厚望。東莞人期待著松山湖以及易事特們成為帶動東莞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變的強大引擎。而易事特們也期待著東莞給他們帶來新一輪的高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