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專家預言,奧運題材在2008年奧運會舉辦之前將會被反復演繹。那么,這一輪上漲究竟是價值回歸的驅使,還是泡沫化炒作的結果?
虛擬經濟一定是有泡沫存在的,但適度的泡沫能實現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共同發展。泡沫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范圍,過度的泡沫就會導致較大的風險。

2008年8月的奧運,使股市有了一個新的概念:“奧運股”。
自2007年十月下旬以來,連續狂奔了兩年的中國股市開始顯露疲態,在大盤藍籌股回調的拖累下,大盤陷入了一輪中級調整,大部分個股應聲而下,有的甚至跌回到了“5.30”時的水平。就在市場跌聲一片,愁云慘霧,成交低迷之時,12月中旬以后,奧運板塊開始異軍突起,很快奧運概念全線齊漲,漲幅之大,速度之快,手法之純熟,令市場為之瞠目。
這一輪上漲究竟是價值回歸的驅使,還是泡沫化炒做的結果?經歷了快速上漲之后,是否意味著該板塊的表現已接近尾聲?奧運概念還有沒有繼續投資的價值?
火爆的“奧運概念”
2007年11月20日,全聚德上市的當天,很少有人對這支餐飲概念股投入過分的關注,即使剛開盤就被深交所臨時停牌,創下中小板上市首日臨時停牌最快紀錄。但其隨后的表現很快就證明了它的“卓而不群”。經過短暫的盤桓,12月10日起,全聚德開始了火箭式的躥升,短短9個交易日,股價從42.79元直接升到了78.56元,和上市首日的開盤價36.81元相比,價格翻了一番還有余。
全聚德的上漲全面點燃了奧運板塊的整體行情,隨后,西單商場、燕京啤酒、中國國貿等奧運概念股聞風而動,連拉長陽。此外,有望從奧運經濟中受益的房地產、旅游酒店、通信、節能環保、銀行類以及外貿等板塊也不甘落后,月漲幅均在5%以上。尤其是房地產板塊,一月以來的走勢基本復制了奧運板塊的走勢。
對于奧運板塊的逆市上漲,市場較為一致的看法是投機炒作的結果。金元證券高級分析師徐傳豹向《小康》記者表示,經過2006年和2007年的大幅上漲以后,市場上基本不存在有價值的投資品種了。因為整體估值偏高,價值投資的吸引力就不是很大。現在市場比較關注主題投資,而奧運經濟就是比較受關注的主題之一。
從資金的角度來看,有專家認為,今年的主要趨勢還是以向上為主,而且是優質藍籌股的上漲,但在優質藍籌股大幅上漲以后,必然面臨著調整,這也帶動大盤進入中級調整階段。但這是個次級趨勢,此時,可能會有一些游資對題材進行炒作。
局部泡沫已經顯現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瘋狂炒作之后,目前雖然奧運板塊整體處于調整狀態,但基本仍處于高位整理態勢,和啟動前相比,很多個股股價最少仍有20%的漲幅,市盈率明顯偏高。以中體產業為例,按照該公司公布的2007年每股收益0.205元的數據,以2月14日收盤價34.09元來計算,市盈率已然突破了100倍。
對此,興業證券張億東向《小康》記者表示,奧運板塊的靜態估值偏高,局部泡沫肯定出現了。他認為,奧運目前已經不是剛剛興起的概念了,經過連續的翻炒,股價都比較高了,繼續炒作的空間已經很有限。
在華泰證券公司分析師周林看來,進入2008年,奧運概念的炒作不可避免,但他也認為,目前奧運概念很多個股漲幅已經過高,遠遠超出基本面,這部分個股以后就是上漲也僅僅依靠資金推動,風險很大。
徐傳豹也基本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一些奧運概念股的確存在泡沫,像全聚德、西單商場這一類的個股,按照理性的評級標準來看,應該是一個賣出的評級,因為它們已經遠遠透支了未來很多年的成長性。如果繼續炒作的話,就是一個相當嚴重的泡沫。
事實上,虛擬經濟一定是有泡沫存在的,但適度的泡沫能實現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共同發展。泡沫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范圍,過度的泡沫就會導致較大的風險。
“奧運經濟既有餡餅,也有陷阱。”徐傳豹強調。
有專家建議,從短期來看,一般投資者如果沒有高超的技術能力,還是不要過度參與炒作這類股票,因為這只適合對風險有控制能力的人群。實際上,這些泡沫已包含了政策風險,例如,管理層已經對全聚德這類股票進行監控了。
長期價值仍有待挖掘
盡管奧運板塊已經得到了反復炒做,有的品種出現了泡沫化的特征,大多市場人士都提出了風險警示,但從長期發展的角度而言,奧運經濟仍然是促進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的催化劑,奧運板塊還會有表現的機會。
“奧運對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目前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徐傳豹進一步指出。
北京奧運的舉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奧運舉辦期間的峰聚效應以及后奧運時代的長期競爭力的改善。峰聚效應主要表現為需求刺激,尤其是投資與消費的拉動,重在短期;后奧運時代的競爭力改善是指提升供給要素方面素質,立于長遠。有關資料顯示,奧運的短期刺激效應已經開始釋放,但長期的正面效應還處于積累狀態。
“在行業方面,比如對數字電視的普及,對傳媒行業的正面效應,奧運經濟的促進作用其實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徐傳豹指出,“另外,一些品牌類的公司有可能會借助奧運這一契機從中國走向全球,這些公司的價值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他最后建議,投資者可留意挖掘這一類的股票。
此外,張億東還特別提出了旅游和酒店類公司。他認為,這些個股雖然短期漲幅過大后有震蕩的風險,但從長期來看,如果一些公司利用奧運契機提升了價值的話,那么其股價就還有上升的空間。
近期,為進一步了解奧運對實體經濟的具體影響,探尋公司價值所在,《小康》記者就專家建議采訪了中青旅這一奧運概念上市公司。
中青旅:直接受益奧運
作為旅行社行業的龍頭,中青旅一直受到市場關注,在前一階段奧運概念的刺激下,股價更是直線式拉升。目前,該股已進入調整期,但2月14日,股價仍然穩穩站在了30元上方。從公司公布的信息來看,公司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39元。盡管業績不俗,但面對高企的股價,該股是否已經透支了未來的成長?
針對《小康》記者的疑問,中青旅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股價是公司在市場中的價值表現,對于股價的高低,以及是否存在泡沫化的趨勢,他不會予以置評,但他表示,作為公司員工,他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抱有信心。他認為,公司近年來業務情況都很好,公司也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各項業務發展都很均衡。
此話并非虛言,事實上,已經有券商研發機構對公司進行了深度調研。最近,興業證券的一份報告已將中青旅定為奧運黃金組合之一。
報告指出,奧運漸行漸進,08全年旅游全行業景氣可期。盡管近期雨雪天氣給旅游業帶來不利影響,但全年的行業快速增長已成定局。短線來看,有賽事的城市中,酒店業受奧運直接刺激,其出租率、房價雙雙走高。長期而言,奧運能為景區景點帶來“漣漪效應”:奧運后會展游、度假休閑游的快速起步和興盛則將使景區、酒店以及有實力的旅行社公司全面受益。
作為旅行社行業龍頭的中青旅,近年來在旅游主業上完成了一系列戰略布局。旅行社將以進入門檻較高的高端業務,如出入境游、會議獎勵旅游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中青旅會展分公司已在北京地區贏得良好經濟效益和市場美譽,上海會展和深圳會展業務也在07年完成地域布局,未來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資料鏈接
他國舉辦奧運會當年證券市場及板塊表現
奧運舉辦國證券市場走勢表明,奧運經濟將推動大市和奧運板塊持續走強。權威研究報告認為,在奧運舉辦當年,各國股市都創出階段性行情甚至是歷史行情的新高。如澳洲股市在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韓國漢城奧運前期,韓國KOSP指數突破700點,當年收盤在907.2點,全年漲幅高達70%。
在行業方面,奧運前后,股市行業表現較好的有金融、服務、商業等消費類行業和交通運輸、通訊、建筑等投資性行業。如韓國股市在奧運前一年,金融、通訊、交通運輸已經提前啟動,而在奧運當年,金融、零售、交通運輸等漲幅最大。澳大利亞股市在奧運舉辦前一年,建筑、商業、消費品已經提前啟動,而在奧運當年,服務業的漲幅最大。因此,一般而言,在奧運前應當重點關注金融等先行指標和建筑、地產、交通、通訊等受益于投資的板塊,而在奧運當年,應當重點關注服務業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