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兵/搜集整理
浙江淳安千島湖畔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四月八日大風刮,新安江上惡浪翻,狂風刮斷眾苧麻,短尾巴龍回娘家。”這首民謠說的是一個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
從前,淳安有個王縣令,因清正廉明深得民心,皇帝下旨將他調往徽州任知府。
王縣令帶著家眷乘船逆新安江而上,行至徽州府河界,他偕夫人一同步上甲板觀望景色。夫人一不留神將祖傳的金戒指弄掉了,直直落入河中。王縣令懂水性,便親自下河撈起金戒指交還給夫人。
徽州府城郊外有個私塾。這幾天,私塾里教書的張先生心中十分納悶,有個平日很現矩的學生,一連幾日都沒有上學。這天放學之后,張先生便親自到數里之外的那位學生家里,學生的母親一見先生來了十分高興,忙熱情招待。當張先生問她兒子祝子珍近日為何不去上學時,祝母不由瞪大眼睛:“怎么,他沒去上學?可他每天早晨都背著書包出去直到傍晚才回來,況且上學的路上也無人家居住,他能到何處玩耍?”聽到這樣的回答,張先生決定等祝子珍回家之后問個明白。
傍晚,祝子珍回來見張先生在自己的家,不由大驚失色,不待老師細問,急忙跪下將近幾日未去上學的原因說了出來。原來,他前一陣子上學走在路上總會遇見一個男孩,那男孩勸他不必讀書陪自己玩耍。張先生和祝母覺得奇怪,祝母道:“難道我兒在路上遇見妖怪了?”張先生想了想對祝子珍道:“你明日趁那男孩不備,在其背后插入一根穿有長線的針,看他逃到哪里再作打算。”
第二天,祝子珍趁男孩彎腰不備時,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針扎入其后背,男孩痛得“哎呀”一聲就不見了蹤影。躲在旁邊偷看的張先生和祝母急忙追過來,三人一同尋找,追到一座懸崖峭壁下,見線深入地下。三人馬上撿來石塊、木棍,撬的撬,挖的挖,刨的刨,硬是挖三地尺。只見土里有個長約尺許的人身首烏娃娃,有頭、有身、還有四肢,全身烏黑發亮,金光閃閃的十分可愛。張先生知道這是個異物,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中。他叫祝母將首烏放進蒸籠蒸煮,又命祝子珍看管火候,自己則回房飲茶。
廚房內,祝子珍被蒸籠內何首烏的香氣饞得直流口水,忍不住揭開蒸籠拆下一條“手臂”咬了一口,只覺香酥可口,便忘了先生叮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只一會就吃個精光。張先生在房里忽覺心神不定,心知有異,奔進廚房見祝子珍正吃著,不由大吃一驚,忙不迭地揭開蒸籠蓋查看,見首烏少了一條手臂,不由暗嘆道:天意!他思忖道:“我已年老,即使吃下整個何首烏娃娃成為半仙,又能為民做多少好事?”想到此,他便對祝子珍說:“你將何首烏全部吃下,以便日后為民除害。”祝子珍很高興,吃了整個何首烏。
從此,祝子珍能掐會算,人妖能辨,成了遠近聞名的“祝半仙”。他在徽州城中擺了一個小攤,專門替人算命看相,指點迷津。
這天,攤前來了一位夫人,不是別人,正是原淳安王縣令的夫人,今日來此測問中懷的嬰兒是男是女。祝子珍掐指一算,對夫人道:“恕我直言,夫人肚中懷的是龍種。”夫人不由怒道:“胡說,我丈夫是現任知府,你若再胡說,小心你的狗命。”祝子珍不慌不忙:“夫人息怒,待我慢慢問來。請問夫人,你家老爺到徽州上任以來,和他以前有無異樣?”這一問,夫人想起來了:老爺過去一心為民,可自從來到這里,每日令下人挑滿七七四十九缸水,說是要洗澡,可又沒見他洗過一次澡。她把這變化說出來,祝子珍道:“這就是龍王戲水。請問夫人,你們在赴任路上可曾發生過什么事?”夫人將丈夫下水撈金戒指一事說出。祝子珍一聽,頓時明白了一切,氣憤道:“它本是新安江中黑龍潭中的黑龍精,貪戀你美色便加害你的丈夫,搖身變成他的模樣和你恩愛,享受男歡女愛之情。如今你肚子里懷了它的種,小龍出生時若不及時除去,將禍害人間。”夫人聽了,又驚又怕:“這如何是好?” “不慌,我自有辦法除此妖孽,只是天機不可泄露。你千萬牢記,不論什么時候分娩都要派人告訴我。現在我和你一同到府上斬除此妖,事不宜遲。”祝子珍他們趕到府中一問,差人都說今日未見府太爺。祝子珍閉目沉思了一會道:“它已知我前來捉妖,早已溜回黑龍潭中藏了起來。我速到黑龍潭除害,夫人,告辭了!”待他趕到黑龍潭邊,黑龍精早已潛入潭底不肯露面。祝子珍只好坐在潭邊等候。到了第九天正午,黑龍精沉不住氣了,伸出龍頭探看究竟。說時遲,那時快,祝子珍寶劍出鞘,“咔嚓”一聲砍下龍頭。霎時,潭水一片血紅。祝子珍這才放心趕回家中。尚未坐下,忽見有人來報:“知府夫人肚子疼痛,請半仙速去除妖。”祝子珍不敢怠慢,火速趕去,他命丫環撬去床前樓板,在樓下架上大鐵鍋,灌滿菜油,命人火速燒至沸騰。他親自站在鐵鍋旁持劍守候。這時,只聽樓上夫人“哎呀”一聲,一條小龍從樓上掉了下來。他揮手一劍,龍頭和龍尾“撲通”掉入滾油中。就這樣,他一連斬了十一條小龍,待第十二條小龍落下里,樓上夫人急呼道:“大仙高抬貴手,給我留下一條命根。”祝子珍略一遲疑,寶劍“嚓”一聲只斬得一截龍尾。短尾龍忍痛逃走。祝子珍持劍追出,卻不見短尾龍飛往何方,只得長嘆一聲!
南海觀音云游至此,見短尾龍變作書生正往新安江下游而去,在尋找棲息之所。南海觀音在江邊變出一座小店,自扮老板娘,單等他前來入網。書生早已饑腸轆轆,跨進店內嚷著來碗面條。只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端了上來。書生見了,連湯帶水吃進肚去,頓時肚中翻江倒海一陣疼痛。正驚異間,忽見脖頸處一條鐵索團團纏住,不由暗暗叫苦:中計了!任憑他如何掙扎,鐵索卻越纏越緊。他大罵老板娘:“我要吞了你!”老板娘變回南海觀音,短尾龍也現出原形。他氣憤地質問:“觀音菩薩慈悲為懷,今日因何加害于我?”觀音微笑道:“小龍息怒,玉帝恐你日后為父報仇禍害人間,特降玉旨命我將你鎖住。小龍不必擔憂,我決無害你之意。”說罷提了鐵索飛入云端,飄至淳安縣城鐵井上空,將它放進鐵井囚禁起來。短尾龍雙眼流淚問道:“但不知我何日才能飛回新安江中重獲自由?”觀音答道:“等淳安縣城三日不聞鑼聲,石塔開花之日。”短尾龍料自己定無出頭之日,只得求情道:“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準許小龍每年上徽州府祭祖!”觀音聽短尾龍說得在理,便讓它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這一天,沿新安江逆流而上徽州府祭祖。
從那時起,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短尾龍就要回娘家祭祖。這時新安江上大風猛刮,濁浪翻滾。老漁民一看到這種惡劣天氣,就不由唱起“四月八日大風刮,新安江上惡浪翻,狂風吹斷眾苧麻,短尾巴龍回娘家”這首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