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熱錢洶涌,國內資產價格虛高。人民幣升值預期,使價格高企的股市和樓市創(chuàng)造了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的神話。但繁榮的背后,泡沫威脅卻成為懸在中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人民幣升值預期,造就了中國股市和樓市的兩市繁榮。上證指數從2007年初的2728點,最高沖至6164.04點。截至12月21日,落在5101點,漲幅接近2倍。據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最新調查顯示,2007年11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5%,創(chuàng)下近兩年房價增幅的新高。
被動升值吹大資產泡沫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仲大軍指出,目前美國壓中國人民幣升值,這種做法便是政府對市場投機資金的密切配合。“西方國家的政府與投機資金恰如哼哈二將,默契配合,一個在市場上炒作,一個從政治上施壓,最終目標是獲取中國的財富。中國的人民幣升值晚了,如果早在四年前適當升值,也不至于被外部熱錢炒作。”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認為,在升值過程中會有泡沫經濟問題的出現,股市和房地產都會出現高潮,“中國股市要漲到2013年,到20000點左右都不算泡沫。房地產在一些中等城市至少還有兩三倍的上漲空間。北京若控制得好,七年后恐怕不止再漲一倍。”

亞洲金融危機后,中國采取人民幣堅挺的戰(zhàn)略,外資狙擊中國資本市場的圖謀失敗后,不得不離開中國。2000年,國際資本又開始返回中國。
楊帆分析說:“他們看到俄羅斯不行了,而且都知道中國要崛起了。這個時候,美國搞了一個陰謀,或者叫索羅斯陰謀。他們達成北京共識,準備到中國來,先把中國股市打垮,讓股指下跌50%,把牛市打成熊市。”
2003年9月中旬,上證綜合指數擊穿900點大關。“這個時候,在我們低估股價、低估國有資產的前提下,他們購入大量中國資產,然后,中國這輪特大牛市開始。”
人民幣升值節(jié)奏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也成為資產泡沫危害是否加深的關鍵因素。“加快升值只會讓外資大量進入中國樓市和股市,都漲到天上去,然后崩盤。他賺錢走了,我們完了。這怎么能行?”
如果中國在泡沫問題上認識不足,危險是顯而易見的。湯敏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他舉例說:“比如樓市,事實是大量居民買不起房,少部分人買很多套。如果中央政府不采取打壓政策,奧運期間再漲一倍的可能性太大,這樣的房價能不崩潰嗎?”
“樓市上漲的結果是股市上漲,如果股市在12000點甚至15000點再垮掉,會造成什么后果?對那些有能力購買多套房產的投資者、房地產商,以及那些殺紅了眼的股民來說,他們自然不愿意看到目前中央的打壓政策。”
“升值預期綜合癥”
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自我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經濟過程。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松祚將此概括為“人民幣升值預期綜合癥”,他認為,這是造成資產價格嚴重泡沫的主要原因。
現在,中國銀行體系的健全,主要依賴于資產價格的走勢。資產價格泡沫一旦破滅,中國金融體系之穩(wěn)定必將受到嚴重威脅。
在資產價格泡沫涌動熱朝中,絕大多數企業(yè)參與炒股,“賺快錢”心理扭曲了中國企業(yè)決策行為。于是,“市值崇拜”開始影響中國企業(yè)家之心理:“老子天下第一”和不切實際的幻想,籠罩在許多人頭上。
“熱錢爆炒資產市場,讓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和地區(qū)差異更加嚴重:中國經濟“拉美化”現象不容忽視。“向松祚警告說。
現在,流動性過剩已成為最熱門的經濟詞匯。盡管天天在高呼流動性過剩,創(chuàng)業(yè)資金和創(chuàng)新資金卻依然缺乏,中小企業(yè)貸款依然困難,甚至更加困難。資金分配兩極分化愈演愈烈。
向松祚的觀點十分鮮明:“目前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是,全球投機熱錢太多。對中國來說,需要的是長期投資資金。熱錢大量涌入中國,只會造成經濟極度不穩(wěn)。”
歷史經驗證明,像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熱錢過多將是災難性的。拉美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以及俄羅斯當年爆發(fā)的金融危機,都是非常痛苦的教訓。
向松祚警告說,不能再讓熱錢炒作中國的股市和房地產了。“不信你看看,現在的中國股市,被套牢的不正是中國自己的散戶嗎?”
讓泡沫為我所用
楊帆認為,現在,中國資產泡沫不算高。只是漲得快了點。
對目前流動性過剩的判斷,楊帆表示自己聽不懂。他認為,中國經濟沒有過熱,也不存在流動性過剩。中國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有多少錢進來都不怕。現在主要是中國的機制不好,市場容不下這么多錢。這叫相對過剩,而從絕對量上看,不存在過剩的問題。中國在扶貧、環(huán)保和技術升級等方面都需要錢。由于市場容納不下,外國資本來了便去做股票、房地產。
他建議,中國要利用這一輪大牛市,通過上市公司和印花稅,把錢集中到該做的領域。當然,這個過程應該順勢而為。
“股市可以漲快點,樓市慢一點。中國應該加快上市步伐,讓一些好的公司上市,從而將虛擬價值真正轉化成物質生產力,或者馬克思所稱的使用價值。現在馬上要上創(chuàng)業(yè)板,大量企業(yè)都要上,把社保基金做平準基金,就是有泡沫也不怕。利用好了這個泡沫,股市從1000點漲到10000點,甚至15000點都沒有什么問題。” 楊帆分析說。
美國成功利用股市發(fā)展新經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使崩盤,也只是企業(yè)股價下跌,但企業(yè)強大了。“個人買股票賠錢那是活該,誰讓你買的?”楊帆笑著說,“這樣,我們可以讓投資人,包括外國人來埋這個單,讓他們去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