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注意豬肉總是好事。但是我要說,這不是因為它太好吃了。
在中國,豬肉是一個主要的經濟指針,也是中國人常吃的肉類,尤其是窮人。所以,當豬肉價格上漲,消費者當然怨聲載道。
2007年,我從外國人和中國的富人那里,聽到最多的抱怨是關于環境的,但是普通平民最關注的,通常還是豬肉的價格。

夏季的那次價格高峰來臨的時候,我的一個中國鄰居一直在記錄他兩次吃豬肉的時間間隔。一份報告說,最近,廣州的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今年的歷史最高點,并且可能還要更高。
2007年早些時候,一些經濟學家告訴我,當年8月份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盡管是十年來最高的一次,但應該是短期的,并且政府一定會出面平抑物價。
物價上漲曾引起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以及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公眾的不滿,那些記憶肯定還留存于他們的腦中。但是,2007年10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又達到了6.5%,人們突然覺得,這樣的物價不會下降或消失了。
其他一些有關豬肉的新聞是,廣東省發生了大規模的豬失竊事件。但是那篇報道還列舉出,去年3月份也發生過類似失竊事件。因此,不能確定豬肉價格上漲和豬失竊之間是否有直接關系。
最近又有消息說,一些人持械搶劫了85頭豬。看來,如果價格繼續升高,連豬都不安全了。
來源:美國《時代》周刊博客 2007年12月4日
翻譯:段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