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三十年》(上下)
中信出版社/吳曉波 著/35元、42元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盡管任何一段歷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國,卻是最不可能重復的。在一個擁有十二億人口的大國里,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瓦解,中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在世界的注視之下,中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國世景變遷的幅度之大往往讓人恍若隔世。作者沒有用傳統的教科書或歷史書的方式來寫這部著作,沒有用冰冷的數字或模型淹沒了人們在歷史創造中的激情、喜悅、吶喊、苦惱和悲憤。作者坦陳,歷史本來就應該是對人自身的描述,司馬遷的《史記》在這方面是最好的借鑒,它應該是可以觸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滿了血肉、運動和偶然性,我很慶幸能生活在這個充滿了變化和激情的大時代,我想多寫一點人的命運。從上下兩冊書中來看,這個目標已被無限接近。
《零號特工》
花山文藝出版社/蘭曉龍 著/32元
《士兵突擊》作者蘭曉龍又一力作,同樣是一部關于英雄與誓言的故事。小說背景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表面上一切都很平靜,暗流卻潛伏在水面以下,共產黨、軍統、中統、日軍,在地下世界里的爭斗神秘而劇烈。故事環環相扣而又匪夷所思,令讀者抓心撓肝而欲罷不能。一個個俊俏的生命,前仆后繼,赴湯蹈火,為著少年的中國,與大地和山川融為一體。有論者說,這本書是古龍的手筆和王爾德的魂魄,讀過方知所言不虛。
《尋找北大》
中國長安出版社/錢理群 主編/29.8元
“北大失精神”,最先說這話的是魯迅,復述者是錢理群。這本由錢理群任主編的《尋找北大》,延續了關于“北大精神失落”這一話題的討論風潮。它是一本招魂之書,三十六位新老北大人在書中集體深情地呼喚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誠如編者所言,“一百個北大人就有一百個北大”,本書的作者從不同的年代和視角,用不同的筆法勾勒和演繹出了三十六個北大,直接或婉轉地道出了各自心目中的“北大精神”。
《動物檔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蔣子丹 著/33元
這本書里的故事,大部分跟流浪傷殘的小動物有關。張呂萍耗費百萬家財,創辦了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民間小動物收容基地北京市人與動物——環保科普中心,先后收養上千只無家可歸的流浪傷殘動物,使之成為它們安全的庇護所。在這里能看到劫后余生的本書主角們。雖然,它們經歷中的細節,已飄散在時間的蒼茫里,我們仍可以用想象還原它們的創痛并感同身受。只要我們的內心深處,還留存著一小塊濕潤和柔軟的地方。
《老底子的事體》
上海人民出版社/錢民權 著/15元
本書作者是上海有名的業余收藏家,書中敘述了他在這幾十年來的趣事。涉及的都是作者自己經歷的事和熟悉的人。閱讀本書,你可以讀到作者幼年時的童趣、少年時的夢幻、青年時的磨煉、中年時的拼搏。書中記錄了他在收藏過程中的串串記憶,也是他對以往生活中的平凡故事和點點滴滴的感受的記錄。這些已經被歲月抖落的往事,不僅是作者人生的印痕,而且也是一代人生活的縮影。
《牛奶可樂經濟學》
人民大學出版社/(美)弗蘭克著、閭佳 譯/39.8元
經濟學?!別害怕,這本書并非學術大部頭,它只是生活小智慧。雖說很多人以為經濟學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簡單又實際。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作者提取日常生活經驗中100多個事例,教會您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我們身邊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經濟學原理來一一破解,這就是博物經濟學。同時,這也正是這本書的絕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