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難之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截至26日12時,遇難65080人,受傷360058人,失蹤23150人。地震累計受災人數4550.92萬人。
再造一個新北川
5月22日,溫家寶總理揮別北川縣城。他對當地干部說,我們要再造一個新北川。北川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
作為這次巨震的重災區之一,整座北川縣城幾被夷為平地,全縣無一間房屋可住。
拉網式搜救
5月14日,重災區北川的救援工作獲突破性進展。紅軍師裝甲團官兵,在重型機械、生命探測儀和搜救犬的幫助下,展開拉網式排查。
武警官兵突進“孤島”
地震發生后十幾小時,震中汶川依然杳無音信,前往救援的水、陸、空三路人員均受阻。5月13日晚23時,武警某師200名官兵冒著生命危險突破死亡線,徒步抵達汶川縣城。震后“孤島”終被突破。
敬禮
在地震發生十余小時后,一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準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男孩的名字叫郎錚,大家叫他“敬禮娃娃”。
祈福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5月19日14時28分,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所有汽車、火車、艦船鳴笛,所有城市防空警報鳴響。同胞紛紛自發組織,點燃白蠟燭,放出河燈,撒下菊花瓣為汶川祈禱、祈福。
216小時,生命奇跡
5月21日下午2點半左右,生命奇跡再次上演。在一名逃出工人帶領下,一架海事救援直升機來到巴蜀電力金河電站引水隧洞工地,救出14名被困在此的受傷工人。其中,38歲的女傷員崔昌會獨自被困在臨時工棚附近。由于沒有食物和水,她靠一個梨子還有蚯蚓、野草和尿液維持生存,一直堅持到救援人員到來。
對口支援
5月23日,國家民政部發出通知,21個省份對口支援21個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災縣。其中,河北省對口支援崇州市。5月26日開始,崇州第一批安置房開始建設,一期工程預計6月5日前完工。
奧運火炬傳遞修改路線
5月22日,北京奧組委決定,將四川省的奧運火炬傳遞時間由6月15日至18日改為8月3日至8月5日,其他尚未傳遞的省份,日程安排也做相應調整。
汶川地震發生后,奧運火炬傳遞活動與抗震救災結合起來,縮減規模,簡化程序,火炬開始傳遞前,全體參與者向遇難同胞默哀;同時,在火炬傳遞的起點、終點、沿途設立了募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