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江“滿城盡飄黃絲帶”,近日入選2007年度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新人新事”。“滿城盡飄黃絲帶”是前年底、去年初,鎮江發生的一個“愛心天使”與一座“愛心城市”的動人傳奇。這一年中,“愛心天使”陳靜的情況怎樣?這是鎮江人民都十分關心的——
2006年底、2007年初,鎮江曾“滿城盡飄黃絲帶”,上演了一個“愛心天使”與一個愛心城市的動人傳奇,為“愛心天使”募得施行骨髓移植的費用。“愛心天使”骨髓移植沒有?手術進行得怎樣?康復情況如何?愛心城市——鎮江每個人都十分關心她這一年來的情況……
機場,愛心在送她赴京
黃絲帶在飄舞,希望在愛心中升騰。
“愛心天使”陳靜進行骨髓移植的費用,在第二故鄉——鎮江這座充滿愛心城市的全力支持下,市民傾力獻愛心的援助下,終于得到了圓滿解決。
1月29日上午,鎮江電臺的記者和一些網友、熱心人的手機上收到一條陳靜發來的短信:“我是陳靜,明天下午3時半從南京去北京307部隊醫院,先做高分辨和第10次化療。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持和關愛。”
陳靜要去北京繼續治療了!得知這一消息的人,都為陳靜能這么快就能成行北京、接受新的治療而高興、而鼓舞,這畢竟是向著進行骨髓移植在邁進,向著希望、平安在邁進。
1月31日,南京祿口機場。下午兩點還不到,鎮江的江蘇大學的老師、同學,鎮江的網友、熱心人來為陳靜送行,鎮江報紙、電臺、電視臺那些一直關心陳靜的記者也來為陳靜送行,他們還要用自己的工具記錄、報道這被愛心簇擁、充滿希望的一次出發。
大家手中、眼前依然恍如黃絲帶在揮舞、在飄舞,那一片片黃絲帶都是一聲聲深情的祝福。
“陳靜,我們在鎮江等你回來!”網友阿呸、毛毛蟲、妖精等還特意制作了一條橫幅,在機場廣場打出來,為陳靜送行、為陳靜祝福、為陳靜鼓勁,并表達著美好的企盼。
啊,網友們打出的也是鎮江人民的企盼——黃絲帶飄舞出的愛心!
陳靜在父母陪同下來了。看著鎮江網友列隊打出的橫幅,聽著他們齊聲高喊的“陳靜,加油”,陳靜又一次為第二故鄉人民的深情感動、鼓舞。
在機場,網友們熱情地拉住陳靜的手,詢問著她最近的身體狀況,并與她合影,網友毛毛蟲等還給陳靜準備了專門的禮物,陳靜就讀的江蘇大學的老師也紿陳靜以鼓勵。
陳靜的父親感動地說:“心里熱乎乎的,這么多陌生人變成了朋友,放下工作為陳靜忙,鎮江人真好!”
就要登機了,眾網友與陳靜依依不舍,網友為陳靜系上象征希望、祝福與期盼的黃絲帶。網友毛毛蟲動情地說:“心里很難受,她走的時候,是帶著我們所有的人的希望,這一路上,所有的網友都在關注著她,希望她能早點回來。”
帶著鎮江人民的祝福,陳靜乘1538次航班,飛赴北京。舷窗邊,陳靜深情地向東望著,那邊的一個城市,她的第二故鄉給了她最大最無私的援助,系著的黃絲帶是一個城市的祝福。黃絲帶在眼前閃耀,啊,她眼前仿佛又出現“滿城盡飄黃絲帶”的動人場面。
鎮江電視臺的直播鎮江節目中的“”高陽說故事”欄目制作的專題,轉達了陳靜一定要記者轉達的,她對鎮江人的感激:“鎮江人民,你們好,我是陳靜,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會堅持到底的!”
她在北京準備骨髓移植
陳靜赴北京前,鎮江的網友就與北京的網友聯系。北京的網友熱心地為陳靜做著準備,忙碌著。
陳靜到了北京,就有北京網友開車將陳靜接到住宿處,陳靜的校友、網友、“情系陳靜 愛在鎮江”大型義演活動發起人之一朱小東,這次也陪陳靜一家到了北京,和熱心的北京的網友一起忙著辦理住院手續、安頓住處、辦北京公交一卡通、手機號等各項事情,很快陳靜住進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接受治療,準備找到相匹配的血源進行骨髓移植。
2007年2月初,陳靜開始接受進北京的第1次化療,也就是第10次化療,同時向中華骨髓庫申報匹配血源,尋找與陳靜相匹配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進行移植。

一個星期后,找到了一位志愿者,江蘇人,女性。
這時的陳靜,情緒特別好,因為過幾天就可以給北京血樣做高分辨檢測了。但高分辨檢測結果一般要兩周到一個月才能出來。
等待中,春節(2月18日)來臨了。
這是陳靜一家三人第一次在這種氛圍里在祖國首都過春節。陳靜希望年三十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便提前幾天向醫院請假,但剛剛做完化療,陳靜身體很虛弱,血小板也很低,出于健康考慮,醫院一直沒有同意。
可回家過年,是陳靜的愿望,在一位北京網友幫助下,說服了醫院,醫院一直到年三十下午,才答應陳靜可以離開醫院,但一定要在年初一一大早回醫院檢查。
一家三人在北京在年三十晚上團圓了。上午,一位北京網民送來了水果、掛歷等節日禮品,并親切地問寒問暖,使陳靜一家倍感溫暖,雖在異鄉照有親人般的關心,十分感動。而且,這位網友是一位年已58歲的女同志,家中還有一位84歲的老母親需要照料呢!
誰也沒有料到,志愿者發生了變化。
過了春節,陳靜在等待高分辨檢測結果。但直到3月初,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血樣還沒有到達北京市中心血站,高分辨檢測依舊沒有進行,檢測結果仍然沒有。又過了半個月,陳靜開始到北京后的第2次化療(第11次),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血樣仍然沒有送到。陳靜家人擔心有變化,便再次向中華骨髓庫申報配型。
3月21日,消息傳來,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確實發生變化。那位志愿者說她懷孕了,不能捐獻造血干細胞。
這樣一來,期待的高分辨檢測也就不可能進行。這個消息對于陳靜、陳靜的家人,以及所有關心她的熱心市民和網民,不啻是重重的一擊。
于是,只好一邊治療一邊再尋找相匹配的血源。
3月27日,中華骨髓庫傳來消息:又找到兩個志愿者,一個是內地的,一個是臺灣的。臺灣志愿者捐獻的周期比較長,醫院決定先聯系內地的志愿者。不久,消息傳來,這位內地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已經同意做高分辨檢測。聽到這個消息時,陳靜因白細胞數開始急劇下降,被送入層流病房,也就是無菌倉。
不久,檢測結果出來了:志愿者與陳靜完全相符!
網友、校友朱小東迅速將這一消息用短信發到所有關心陳靜的網友、市民及新聞記者手機上。網友、記者看到這條短信,都高興極了。電臺記者劉雨辰在制作的專題節目中,一開頭就這樣表達自己的心情:“短短一行字,讓我興奮得差點叫出聲來!”
是啊,這三個月中,從期盼、等待,到希望破滅,再到希望重新燃起,這是一段讓人心緒起伏跌宕的日子,這是一段忽喜忽憂忽憂忽喜的時光。所以,有人說,被愛心包圍著的“愛心天使”陳靜,再一次得到上天的眷顧。
陳靜高興地對電話連線采訪的記者說:“肯定是很開心的,你想10個點是很不容易的。一般人就8個點就已經很開心了,現在是10個點全都相合。”
陳靜在進行到北京后的第3次化療(第12次)后,身體狀況基本穩定,細胞數也有了上升,由無菌倉轉回普通病房。高分辨檢測的成功,將有利于造血干細胞移植。下一步,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將進行全面身體檢查,如果一切順利,據陳靜的主治醫生、307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科的醫生扈江偉介紹,兩周后就能對陳靜實施造血干細胞移植計劃。
陳靜和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高分辨完全相符的消息在陳靜的網絡專版上公布后,無數熱心網友給予誠摯的祝福。網友憶深說:因為有愛,她不再孤獨,重獲希望;因為有愛,我們八方相聚,并肩作戰;因為有愛,愛心天使將重新插上翅膀在愛的天空翱翔;因為有愛,我們就有期待,期待她早一天回到我們身旁。
在北京,有很多網友為陳靜忙碌著。
一個網名叫“無限思考”的網友尤為熱心,“無限思考”是搜狐社區一個論壇的版主,今年58歲了,去年7月,她得知陳靜的事后就一直在關注。最早網絡上發起的捐款就是她組織的。鎮江記者電話采訪她,她說:“陳靜到北京,就應該給她提供最好的服務,要幫忙就要幫到底,我就是一對一。”
鎮江的網友、市民也時刻關心著陳靜,他們通過新聞媒體、手機短信等了解陳靜在北京的情況,牽掛著陳靜,與陳靜同憂同喜。當陳靜與捐獻者的高分辨結果出來,完全符合的短信出在鎮江網友手機上時,讀到這么一個好消息,甭提網友們多高興,網友毛毛蟲說:“天哪!真的很激動,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據說,陳靜的父親得知這個結果,也哭了。網友和陳靜父親的感覺是一樣的,哭或想哭都因為看到陳靜重生的希望。
陳靜到北京后,一些媒體繼續關注著。
2月5日,北京晚報、搜狐網北京社區一同來醫院探望、采訪,人民政協報記者來看望陳靜,鼓勵陳靜要勇敢、堅強地挺下去!
3月12日,4月11日,中央電視臺記者來看望陳靜或電話告訴陳靜,當天或翌日中央電視臺會播放鎮江“滿城盡飄黃絲帶”的片子,給陳靜以鼓舞。
鎮江電臺的記者為了使鎮江人民及時了解陳靜在北京治病情況,經常電話采訪陳靜,將最新情況及時在新聞節目中播出,每當節目中有陳靜的聲音傳來,總吸引著鎮江人民一雙雙耳朵。《關注十分》也播出一期期專題節目,一如既往地表達著新聞媒體對陳靜的十分關注和共同期盼。
在北京307醫院,陳靜一如在鹽城醫院一樣,病榻上仍然堅持學習,除了每天堅持學英語,準備病好了攻克英語六級外,還經常閱讀勵志方面的書籍,如海倫·凱勒的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劉墉的《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讀了這些書,陳靜說,她總被書中的主人公執著向上的精神所感動,從中汲取了更大的勇氣和動力。
化療是很折磨人的,每做一次化療都是對身體的一次傷害。可是,不化療病情很快就要復發,特別是志愿者變化,新的志愿者沒有確定下來時,還要等,化療更是必需的。每一次化療后,人都很虛弱,但陳靜都一次次挺過來。在遇到志愿者變化,別人感到難受,要崩潰時,她反過來安慰別人,一點也不怪那個志愿者,理解人家。當尋找到新志愿者時,她在日記中寫道:“感謝那些偉大的志愿者,是他們的愛心和勇敢給這么多白血病患者重生的機會。他們的舉動讓我們溫暖一生。”
在無菌倉內,她也依然樂觀堅強。她在日記中寫道:“我想對所有關心我的人說:別難過,我會撐住的,沒什么可以壓倒我,謝謝你們給我的一切。”
這一天,她進行骨髓移植
陳靜哪天進行骨髓移植?她的父母、鎮江人民在焦急地等待。
陳靜哪天進行骨髓移植?她的父母、鎮江人民在焦急地尋問。
2007年6月5日,鎮江電臺新聞綜合頻率的新聞節目告訴關心陳靜的鎮江市民:即將為陳靜提供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是一位女性,前不久她剛剛做完全面的身體檢查,各項指標均合格。
這就是說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這邊沒有影響為陳靜進行骨髓移植的問題,下面就是定日期實施骨髓移植計劃。
這時的陳靜怎樣?能進行骨髓移植嗎?
5月24日,陳靜結束了到北京后的第4次化療(第13次化療),白細胞和粒細胞的數量很低,身體非常虛弱,正在層流病房接受治療,等身體達到可移植的狀態就可以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了。
扈江偉醫生——鎮江人民從電臺新聞節目中熟悉的白衣天使說,等陳靜恢復以后,評價完了,馬上就可以做骨髓移植了。
骨髓移植這一天離陳靜越來越近了。
就在鎮江焦急地盼著等著進行骨髓移植的日子早一天確定,為陳靜實施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早一天進行時,從北京傳來了好消息:
6月28日,陳靜在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實施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
6月28日,很巧,這一天是陳靜的生日,在自己生日這一天進行骨髓移植,太有意義了。因為就在這一天陳靜獲得重生。陳靜說這是她二次生命的生日。從此,她有了二個生日!而且竟是同一天。
鎮江電臺新聞綜合頻率的記者劉雨辰及時向全市市民、網友報告了這個消息:“6月28和29號兩天,‘愛心天使’陳靜在解放軍307醫院的無菌倉順利地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巧的是6月28號是陳靜的生日。她在病床前度過了令自己難忘的笫24個生日。隨著志愿者捐獻的外周血干細胞懸液流入陳靜的體內,陳靜獲得重生。”
為陳靜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陳敏,是一位上海女性,一所高中的體育老師。隨著陳敏造血干細胞的送到,也帶來了陳敏送給陳靜的禮品和祝詞,還有陳敏父親的賀詞。
這天,從上午9時至晚上9時,鎮江電臺的記者用電話跟蹤采訪。當晚,搜狐網北京社區網民侯解放到醫院祝賀陳靜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成功。
遠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名城、陳靜的第二故鄉——鎮江,曾經“滿城盡飄黃絲帶”的愛心城市也在默默地祝福著陳靜,并希望她接受新的挑戰,盡快康復,重新回到校園。
(但,據扈江偉醫生介紹,陳靜患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屬于高危,移植存在一定風險,也并不等于治愈,骨髓移植后最危險的是頭3個月,并發癥、移植排斥比較厲害,比較兇險,過了這3個月相對好些、穩定些,后期也有些并發癥,要過一兩年排斥期,并在5年內沒有復發,才算基本治愈。要戰勝病魔,還需要接受更大的挑戰。)
她,站著笑著打出V字
金秋時節,鎮江日報記者石小剛赴京采訪陳靜,拍攝了一組陳靜近況的照片。10月14日的《鎮江日報》用半個版篇幅向鎮江人民介紹陳靜最新情況。
記者寫道:“2007年9月28日,記者在位于北京307醫院對面住宅小區里的陳靜‘臨時的家’里,看到了快樂依舊美麗依然的陳靜。
“從6月28日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后,過去了整整3個月,陳靜以頑強的意志度過了期間無數次的抽血化驗、治療(包括腸道排異、皮膚排異,在無菌倉里兩三個月幾乎沒怎么吃,全靠輸液),從目前的情況看,她現在是同期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14位患者中最好的。
“鎮江的廣大市民,尤其那些讓黃絲帶高高飄揚的眾多網友們,時刻牽掛著陳靜的病情,他們通過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送去祝福與問候,他們為陳靜在治療中的每一次好轉和成功而歡呼。
“在采訪結束時,陳靜讓記者帶回發自肺腑的話:‘感謝鎮江所有的好心人,我現在北京一切都好,請你們放心!”
這組圖片報道的題目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陳靜”。一幅大照片上,陳靜戴著口罩,右手舉著那頁委托記者帶給鎮江人民的話語,左手打出一個象征勝利的V字,眉宇間映著“滿城盡飄黃絲帶”揮舞出的金色,雙眸中正漾出一種充滿喜悅、感激的笑!
鎮江人民清楚地記得,1月28日,“滿城盡飄黃絲帶”大型義演廣場上,舞臺背景上的陳靜是躺在病床上打著V字手勢的陳靜;而9月28日,記者帶給鎮江人民的陳靜,是經歷人生劫難、再獲重生、滿懷喜悅的陳靜,是站著笑著的陳靜,這時打出的V字手勢,其內涵、意義已與前一個V字大大不同了。
鎮江人民望著報紙上的陳靜,也笑了,那是欣慰的笑,那是滿足的笑,那是祝福的笑!
11月8日,記者節。這天,鎮江日報記者又撥通北京陳靜的電話。正在康復中的陳靜在電話中樂觀地說:“我的身體比一個多月前好多了,現在每個星期只要到醫院去檢查一到兩次,非常感謝鎮江的父老鄉親對我的關心!”
11月下旬,江蘇大學的老師、鎮江市民、新聞媒體專程赴京探望,得知陳靜近期進行了血常規檢查,各項指標都很穩定。陳靜非常感謝鎮江人民及所有關心她的人,“我永遠不會忘記!”
鎮江人民得知陳靜正在康復中和被先后評為“省十佳青年學生”、躋身“2007年度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前20名的消息,無比欣慰。大家在祝賀她的同時也是同一個心愿,同一個祝福:陳靜,愿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