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征收管理示范街”活動在征納雙方之間構架了新的橋梁與紐帶,塑造了依法誠信納稅、寓管理于服務的新型稅收關系典范,誠信納稅意識深入人心……
丹陽市地稅局第十二分局(原新橋分局)以嚴奇峰分局長為首的領導班子,帶領全分局積極開展了創建“征收管理示范街”活動。
為了使這一創建工作不流于形式,地稅十二分局成立了以嚴奇峰為組長,周偉忠、程智威為副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嚴奇峰親自掛師,周偉忠認真指導,程智威具體負責實施。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制訂總體規劃,構建創建活動基本框架。該分局制訂了創建活動總體規劃,確定了“大三步”“小三步”的工作思路。本次創建活動劃分為三個步驟,即“大三步”。第一步驟,根據分局征管現狀,將華東燈具城——界牌鎮的中心南路確定為“征收管理示范街”創建示范點,對示范街內的所有納稅戶進行清理統計,建立臺賬,制作懸掛“管戶示意圖”;在示范街入口和出口各樹立一塊“征收管理示范街”標牌,作為創建標識,同時又起到宣傳造勢作用。第二步驟,宣傳發動,構建網絡和組織實施,這是整個創建活動中的關鍵和難點。分局按時間段將該步驟分為三個階段,即“小三步”。第三步驟,對整個創建活動進行全面總結,為今后的征管工作積累寶貴經驗,同時將這些經驗在全分局推廣運用,力求在工作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對內,該分局每月至少召開兩次情況通報會,對創建工作進行部署總結;對外,召開了宣傳發動會,發放了一百二十余封《致納稅人的一封信》和相關政策宣傳資料,向納稅人說明了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步驟,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還對31戶納稅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定期對納稅人進行走訪,及時了解情況,對調查和走訪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切實提升服務質量。通過上述措施,對內做到了思想統一,對外取得了納稅人的理解和支持,創造了良性互動的外部環境,形成了“透明、互動”的新氛圍。
強化過程監控,確保創建質量。一是該分局每階段制訂實施計劃,在時間和質量上提出具體要求,對表證單書進行規范,要求有關人員每月填報規定的表證單書,對辦證、申報、入庫、扣款、房產稅征收等情況實行全方位監控。二是通過每月的情況通報會和每周一的分局例會,要求創建小組人員匯報有關創建情況,隨時了解創建進度,切實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不僅增強了征收力度,也極大地鼓舞了其他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每階段結束后對當期工作進行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找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同時制訂下階段工作計劃,真正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截至11月份,中心南路上共有各類辦證門市90戶,其中:18戶為企業門市,72戶為個體門市,無漏征漏管戶。72戶個體門市中起征點以上的有70戶,征稅面達97.22%。8戶未領取營業執照的納稅人,已全部納入了征收管理,所有管戶全部實行了亮證經營。業戶準期稅務登記率、準期申報率、稅款準期入庫率達到l00%。
依托“一個網絡”,實行民主管理。在示范街構建了由界牌燈城管委會、個協、經濟服務中心負責人和國稅、工商、人大相關人員組成的協稅護稅網絡組織,形成共管合力。一是對稅源和稅戶實行全方位動態實時監控,及時掌握相關稅收動態信息;二是豐富與納稅人的溝通途徑,及時了解和掌握納稅人不滿意的地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征納雙方之間架起一座溝通聯系的橋梁;三是推行民主評稅,9月底召開了協稅護稅網絡人員和18名納稅人代表(占示范街內總戶數的20%)共24人的民主評稅會議。分局對每戶定額都予以公布,邀請與會人員結合各戶實際情況對定額情況進行評議,為分局下一步的定額調整提供依據,充分體現了定額核定與調整的公平、公正、公開。目前,示范街上的所有“雙定戶”定額已張榜公布,公開接受監督,未發現群眾有不同反映。
采取“內部評比”的方式,實行創建工作的全面推進。該分局將創建人員分成兩個小組,要求他們深入示范街,開展宣傳、輔導和走訪,努力實現示范街成為“稅收征管的典范,文明服務的典范”這一目標。分局領導也經常下戶認真傾聽納稅人的心聲,掌握和比較兩個小組的工作情況。同時分局通過交流、互評和領導講評等方式,定期對兩個小組的創建進度和工作質量進行考評,取長補短,對創建工作中的“亮點”進行推廣,對不足之處及時整改,使示范街的創建工作得以全面、平穩、協調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