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妙的郵票——照片明信片的視覺創新
2008.3.4-2008.5.18法國網球場畫廊
明信片是第一個廣為銷售的印有照片的大眾媒體,在一個時期內,它的發行量甚至遠遠超過了插圖報紙或書籍。1900年,攝影明信片贏得了大眾廣泛的歡迎,除了小鎮和鄉村風景,出版商還供應一系列搞怪的圖片,取名為“奇妙的明信片”。種類繁多,包括問候卡,愚人節卡等,上面的插圖也各色各樣,有諺語故事,幻想故事,連環畫,甚至色情場面。
為了讓這些明信片達到最佳效果,為出版商工作的攝影師們運用一整套特效,如蒙太奇,曝光過度,光學變形,特寫等,這些早已被專業人士熟悉但對普通大眾來說還比較神秘的手法。這個展覽主要展現了名信片制造業在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視覺效果革新上最繁榮的時期。屆時大眾將觀賞到超過500張明信片,還有很多以名信片為材料的藝術品。

楓丹白露的森林:
畫家與攝影師,從柯羅到莫奈
2008.3.2-2008.6.8 美國華盛頓國家畫廊
艾利森#8226;瓦特:幽靈
2008.3.13-2008.6.22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艾利森#8226;瓦特(Alison Watt)是第七個加入英國國家畫廊的藝術家,也是Rootstein Hopkins基金計劃中歷史上年紀最輕的藝術家。1965年,瓦特出生于Greenock,曾在格拉斯哥藝術學校學習。2000年,她成為在蘇格蘭國家當代畫廊舉行個展的最年輕的畫家。她近期的作品表明她對絲織品暗示力量的高度迷戀。童年去倫敦國家畫廊的一次旅行導致了瓦特對安格爾(Ingres)1856年的畫像“Moitessier'夫人”一輩子的崇拜,并成為她長期以來創作靈感的來源。
Rootstein Hopkins基金合作的畫家被指定在2年的時間中在國家畫廊的工作室創作,其創作要求與國家畫廊的館藏作品密切相關。這個計劃的目的在于證明早期的大師作品對當代藝術家創作持久的影響力。

特納到莫奈:
風景畫的凱旋
2008.3.14-2008.6.9
澳大利亞國家畫廊
澳大利亞國家畫廊這一次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了19世紀風景畫的創作重點:從純粹的描述客觀地點發展到反應人們的心情和時間的流逝。
畫家最初在荒野中探索,尋找大自然力量的極致;而逐漸的,人類在城市中出現,自然被控制了。展覽為表現這一過程推出了當時最好的幾位畫家:特納(Turner), 康斯特布爾(Constable),庫爾貝(Courbet), 梵高(Van Gogh)等人。這些作品來自本國和世界各地的國家收藏和私人收藏。

美麗與學習:韓國的畫屏
2008.3.11-2008.6.1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由韓國Kun-Hee Lee美術基金支持的“韓國的畫屏”首次將韓國18世紀末期的書籍,學者制服,文物和吉祥物展示給美國觀眾。這些作品都以繪畫的形式呈現在四個畫屏上,非常適合供學者研究。展覽還包括一個當代韓國藝術家創作的六面拼貼畫。總體來講,這是個難得的,讓人耳目一新的韓國畫展。

巴比倫——
東方的古跡
2008.3.14 -2008.6.2
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這個展覽第一次將世界各地的作品聚集一地,將文明古城巴比倫的史實和神化相互融合,呈現了這個古代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基礎設施,并探索它對世界深遠的影響力。除此之外,展覽還解釋了巴比倫人源遠流長的神話是如何從從他們的歷史中萌芽并發展起來的,給參觀者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來體驗人類光輝的古代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