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年末,北京通州的月亮河度假村舉辦了一個“動漫美學超鏈接”的特展,策展人陸蓉之鮮亮出場,推介動漫主題的當下藝術狀態。2008年1月5日,北京索卡藝術中心舉辦了名為深呼吸的展覽,策展人胡朝圣是中國臺灣地區對高科技產業下的動漫和新創意形式的熱衷者。之前因起廣泛爭議的“果凍時代”展覽,動漫和卡通類作品也占相當大的比例。源于日本動漫卡通藝術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生態而融入日常生活,更力圖以產業的形式成為新的藝術經濟增長點。
日本的當代藝術發軔時期中,動漫形象大行其道,如今中國國內的大多動漫創意也是來自日本。隨著村上隆、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等變得耳熟能詳,藝術動漫席卷了新一代的生存空間。隨著奢侈品牌的助力,如今這樣的一種形態已經成為了年輕一代的偶像和典范。日本青少年御宅族對電玩和卡通漫畫的癡迷,包括年輕一代吃喝玩樂的日常形態,動漫幾乎涵蓋日本最大比例的青少年生活,而這個狀態至少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
但情況并不是一直如此,最近在東京都的幾個年輕藝術家展覽,引起我們的重視,這些來自美術學院的青年學生如今是日本藝術界最朝氣蓬勃的力量,而東京都政府近年來出臺了各種支持年輕藝術家的政策,并定期在位于新宿的政府大樓舉辦展覽,正是為年輕藝術家的多樣發展和學習提供機會。例如名為Tokyo Wonder Wall的系列活動,包括利用政府大樓的走廊空間展出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和舉辦研討會等等。他們作品遠離動漫和卡通的方式,走向更加多元和豐富的創作體驗。2007年底最受關注莫過于匯集關東圈六大美術院校學生作品的大型展覽“THE SIX”。關東圈六大美術大學包括:東京藝術大學、東京造型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東京工藝大學、橫濱美術短期大學。“THE SIX”展,由六校學生企劃、運營,選拔了六校藝術節中脫穎而出的代表藝術家,展出的作品最全方面地反映了東京圈年輕藝術家們的創作方向,也成為藝術家交流學習的難得場所。有趣的作品很多,形式、風格各異,充滿了年輕氣息。比如東京造型大學繪畫專業在讀的麻生知子的作品,畫面單純而感性,給人陰郁而又有力的印象,同時兼有親密感和疏離感,十分動人。
現場美術院校的學生介紹說,各個學校的傳統和風氣各異,在年輕藝術家們的作品中也相應有所表現。比如,東京藝術大學的作品多畫工細密。武藏野美術大學的老師們受歐洲藝術作品影響較多,學生們自然也有所繼承。而東京造型大學的老師受德國作品影響大,偏重抽象作品的學生也較多。橫濱美術短期大學和東京工藝大學在動畫和設計上較為突出。多摩美術大學的學生則有很多有創意的想法。而動漫題材創作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主流。
在具有廣泛動漫創作傳統的日本,年輕藝術家創作依然呈現的多元化和豐富性。相比之下,中國國內藝術生態中動漫題材的流行依然存在問題,缺少發展基礎以及模仿嚴重是其中之一,另外為了建構創意經濟的發展而采取的對年輕人“拔苗助長”的推廣方式也值得商榷。但不是沒有前途,關鍵要在文化自主性的根基上去做好深度發掘,并在年輕藝術家的技法和制作方面日益提高水準,做好相關的市場推廣步驟,待真正能夠作為群體力量成熟之后,動漫與當代藝術的結合成為全新的藝術形態和市場力量是指日可待的。藝術搭上動漫的創意引擎,成為中國高端文化經濟形態,并以此在大經濟脈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僅想象一下還是頗讓人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