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這兩天可真叫有苦難言,兩只耳朵嗡嗡作響,這不,他正準備上藥房給自己買些中成藥吃。為了確保不會吃錯藥,他還特地打了個電話向一些當醫師的朋友咨詢。
生活中,像張亮這樣有耳鳴、耳聾的人有很多。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鳴響;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輕者聽而不真,重者全無所聞。
耳朵接受外界聲音刺激,在耳朵里產生聽到聲音的感覺,這是正常的聽覺功能。而如果外界根本沒有發生聲音的音源,但主觀上卻感到有各種各樣的聲音,這就是耳鳴。耳鳴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可發生在多種情況下,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生理性耳鳴。在身體內部,血管搏動、血液流動、肌肉收縮、關節活動、呼吸運動等,都會發生微弱的聲音,其距耳較近者,就會感覺出這種聲音。平時由于外界有較強的聲音,把這種微弱的聲音掩蓋了,而沒有感覺出來。但如果走進隔聲室或在安靜的深夜,有時就會感覺到耳內有微弱的響聲,這就是生理性耳鳴。
第二種是傳導性耳鳴。此種耳鳴的原因是聽覺系統的傳導部分發生障礙,如外耳道腫脹、堵塞、鼓膜穿孔、內陷、中耳炎癥、粘連、硬化等。傳音障礙降低了聽取外界聲音的能力,減弱了其掩蓋體內所發生聲音的作用,使之能感覺出來,而成為耳鳴。再有,通過骨導傳入耳內的聲音,由于傳導障礙,向外逸散渠道受阻,而提高了耳內聲音的感覺,成為一種以低頻為主的,象刮風似的呼呼響聲。我們自己可以試試,用一只手捂住耳朵,就感到耳內轟轟的響聲,這就是典型的傳導性耳鳴。
第三種是神經性耳鳴。原因是聽覺系統的感音神經部分發生障礙。當內耳聽覺感受器有病,如藥物中毒、噪聲外傷、梅尼埃病等;聽神經和聽覺中樞遭受外傷或發生炎癥、中毒、缺血、腫瘤等;以及顱內各種病變影響到聽神經或聽覺中樞時,都會出現耳鳴。這種耳鳴多為高頻性蟬鳴或刺耳的尖聲。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鳴,如高血壓、低血壓、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而影響供血、某些疾病的毒素的影響、精神緊張、焦慮等引起的內分泌失調等。在生活方面、休息不好,失眠后也會有耳鳴出現。還有一些耳聾,用當前的醫療技術條件尚搞不清楚其原因或在臨床方面檢查不清楚的,稱為原因不明性耳鳴。
第四種是客觀性耳鳴。耳鳴是主觀的感覺,但有一種搏動性耳鳴是別人也可以聽到的,這叫做客觀性耳鳴。此種耳鳴與主觀性耳鳴不同,它確實有聲源,但聲源不在外界,而是本人耳部附近的體內。一種聲源是中耳內的小肌肉或咽部肉攣縮發出的聲音;另一種聲源是血管搏動的聲音。在正常情況下血管搏動的聲音是感覺不出來的,但是當血壓升高搏動聲提高,或向外逸散受阻,或發生動脈瘤或動靜脈瘺等疾病時,血管的搏動聲就構成了耳鳴。祖國的傳統醫學將耳鳴耳聾分為四種類型并有相應的成藥處方:
肝腎陰虧型
癥見眩暈耳鳴、形體消瘦、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量少、眼目干澀、腰膝酸軟、舌紅、脈細數等,可選用耳聾左慈丸、左歸丸等。
耳聾左慈丸 功擅滋陰平肝,主治肝腎陰虛所致耳鳴耳聾、頭暈目眩、視力模糊、腰膝酸軟等。用法為大蜜丸每天2次,每次1丸;濃縮丸每天3次,每次8丸。肝膽濕熱所致的耳鳴耳聾者禁用。
左歸丸 功擅滋陰補腎、益精養血,主治腎陰不足所致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骨蒸潮熱、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用法為每日2~3次,每次5~9克。脾虛便溏、胃弱痰多者慎用。
肝火上擾型
癥見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口苦脅痛、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或膩、脈弦數或弦滑等,可選用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等。
龍膽瀉肝丸 功擅清肝膽、利濕熱,主治肝膽濕熱所致的頭痛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小便淋濁、婦女帶下黃稠、男子陰囊濕癢等。口服每天2次,每次小水丸1袋或大蜜丸1~2丸或濃縮丸8丸。服藥期間須戒煙酒,忌辛辣食物。有胃寒者慎用;孕婦忌服;脾胃虛寒者不宜久服;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小水丸(沖劑)。
當歸龍薈丸 功擅清肝利膽、瀉火通便,主治肝膽濕熱所致面紅目赤眩暈、耳鳴耳聾、腹脹疼痛、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舌苔黃、脈弦數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大蜜丸1~2丸或水丸6~9克。孕婦忌服;陰虛火旺、體虛便溏者慎用。
脾胃虛弱型
癥見耳鳴耳聾、倦怠無力、少氣懶言、食少便溏、氣短喘息、舌淡苔白、脈虛弱等,可選用補中益氣丸、益氣聰明丸等。
補中益氣丸 功擅益氣升陽、調補脾胃,主治脾胃虛弱所致耳鳴耳聾、體倦乏力、食少腹瀉、自汗畏風、舌淡苔薄白、脈緩弱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6克。肝腎陰虧型耳鳴耳聾者不宜應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
益氣聰明丸 功擅益氣升陽、聰耳明目,主治脾氣虛弱、中陽不升所致耳鳴耳聾、視物昏花、失眠健忘、精神倦怠、肢體乏力、面色萎黃、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濡細等。口服每日2~3,每次6克。服藥期間忌食油膩、生冷及其它不易消化食物。高血壓者慎用;耳鳴耳聾屬肝膽濕熱所致者忌用。
痰火郁結型
癥見目赤腫痛、頭昏耳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暴發火眼、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可選用上清丸、黃連上清丸等。
上清丸 功擅疏風散邪、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主治痰火郁結所致眩暈、耳鳴、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6克。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年老體弱、脾虛便溏者及孕婦用。
黃連上清丸 功擅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于痰火郁結引起的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干燥、小便色黃等。口服每日2次,每次1~2丸。服藥期間忌食辛辣食物。孕婦慎用,脾胃虛寒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