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燈籠
□ 雨奇
一盲人夜晚出門總提一盞明亮的燈籠。好奇者問:“你自己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呢?”
盲人笑道:“我是看不見,但我的燈籠可以照亮別人呀。”
“照亮別人,跟你有什么關系?”
“別人容易看到我、看到路,這樣我就安全了。”
分 粥
□ 初中生
七個人每天喝一桶粥,粥不夠分。開始,他們抓鬮來選掌勺分粥人,每天輪一個。一周下來,只有掌勺分粥的人能吃飽。后來他們投票推出一位公平的人分粥。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掌勺人。再到后,他們成立了分粥委員會,分粥辦法還沒討論出結果,而粥已經涼了……
找證人
□ 人在江湖
幼兒園里。
老師:洋洋,小朋友摔倒了,你不扶起他還在那里左顧右盼什么?
洋洋:我看周圍沒人。
老師:沒人更應該扶了。
洋洋:我怕沒人作證,別人懷疑是我推倒的。
出院
□ 重慶康偉
老頭在醫院住了大半月,每天來看他的人絡繹不絕。
一天,老頭突然決定要出院,誰也攔不住。
護士沒辦法,只好把主治醫生請出來。
醫生說:老人家,你的病還沒好完,為什么要急著出去?
老頭說:我兒子現在不當局長了,我還住院干什么?
要 求
□ 夢 緣
有一個男孩,得了重病要死了,希望無償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記者知道后,采訪他。
他說:“我有個要求。”
記者問:“你不是無條件捐獻嗎?”
他說:“我只要求受贈眼角膜的人,每年記住我媽媽的生日,代我去看看她……”
高 見
□ 茅寒春
“領導的話真是深謀遠慮、高屋建瓴啊!”
“我隨便一說而已。”
“啊,那更顯非同一般了。”
“這是我屬下的觀點。”
“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啊!”
“可惜他雙規了。”
“真是辜負了您的栽培。”
“他現在成了跨國公司總裁。”
“大器晚成啊!”
“我真不如他呀。”
“真乃虛懷若谷。佩服!”
婚前婚后
□ 一葉輕飄
婚前,每逢下雨,他都會打傘去接下班的她,他在電話中說:“你別動喲,我給你送傘來,淋壞了你,我會難過的。”
婚后,每逢下雨,她就想起送傘的事,她給他去電話,“雨挺大的,你送傘來接我吧。”他說:“你自己打輛車回來吧”。
網 戀
□ 高飛翔
17歲男孩:親愛的,周末去看海,好嗎?
70歲老嫗:哦,親愛的,恐怕不行,海風會吹皺我的臉龐。
結 伴
□ 唐光源
盲人說要爬上山頭。
眾笑:一路坎坷,你目不識途,行嗎?
聾子說要爬上山頭。
眾笑:十聾九啞,一路風險,你聽不見虎嘯狼嚎,喊救命都不能。
盲人對聾子說,我們同行吧
聾子牽瞎子,走過坎坷,瞎子豎起耳朵警覺辨聽一路動靜,二人終于爬上山頭。
錯 愛
□ 水中曄
她是個懂事的孩子,成績一向優異。不料高考成績出來了,她卻落榜了。
父親絕望地癱倒在病床上,生平第一次對著女兒怒吼。沒人知道,她是為了省下上學的錢為父親治病,故意考差的。
沒多久,父親因病情惡化去世。
她不明白,自己毀了父親唯一的希望……
減 負
□ 文一兵
局長下達“減負”通知后,立即下到各校檢查落實情況。
幾天后,局長回家,見家教老師走了,就責問妻子。妻子理直氣壯地說:“ ‘減負’嘛,我辭退了家教。”局長發火地說:“‘減負’是對別人的,不是對局長孩子。”
節 約
□ 張志忠
在縣機關大會上,縣長倡導說:“我們要從節約一張紙、一杯水做起,創建節約型機關。”
第三天,縣長帶著28位科級以上領導,對機關突擊檢查。
檢查結束后,縣長主持召開了總結大會。會后在縣賓館餐廳的3張酒桌上,與會人員始終在討論節約話題。
政策真好
□ 曾棠
村里發放種糧補貼款,現場熱鬧非凡。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
三叔捏一把票子擠出人群,手指沾沾唾沫,瞇縫著眼睛一遍遍數。
我去采訪,讓三叔說句心里話。
三叔說:自古以來,種地完糧天經地義。可如今種地不要錢了不說,還給補助。政策真好呀!
麥田訓話
□ 英霆
傻子英麥田闖進來時,大家酒意正酣。不用人請,英麥田便不客氣地坐下來。校長想支走他,便說:“我正在和村支書、主任、會計在商量投資維修學校的事……”
英麥田瞪大眼睛打斷校長的話說:“為學校辦事,一壺茶就行,怎能鋪張浪費呢?”
一桌人都很尷尬。
臨別贈言
□ 英霆
姜縣令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離任時,眾人再三懇求其留下教誨之言。
姜縣令說:“諸位待父母要如待兒女一般。”
眾人都很不以為然:對長輩應該尊敬,豈能如同對待兒女一般呢?日子一長,人們才醒悟過來,沒有人能以疼愛兒女之心去對待父母。
母親的目光
□ 王波
我上班經常出公差。每次母親站在六樓陽臺目送。
前不久我要出國,孩子們紛紛要求我在國外買各種禮物給他們。
我問母親:“您要什么?”
母親說:“平安回來。”
下樓繞道,躲過母親的目光。剛到機場,接到妻子短信:“母親還在陽臺注視……”
“主角”
□ 心戀
劉局長為家婆慶祝70歲生日。生日宴上,劉局長端著酒杯一桌又一桌敬酒,談笑風生。
有人問:“哪位是家婆?我們應該先敬她老人家一杯。”
劉局長一楞:“噢,她還在家拖地板吧,我這就打電話讓她過來,謝謝你們光臨,我們先干杯!”
螞蟻的悲哀
□ 無邊光景
一座大橋虹樣地美,兩邊各有4個字:載重5噸,優質工程。
一只螞蟻被大橋的壯麗吸引,信步走上大橋。
突然大橋斷裂,螞蟻落入河中。
螞蟻爬上岸后大哭。同類來勸:你死里逃生,該喜才是。
螞蟻說:太悲哀了,我活了這么大,竟不知自己的體重超過了5噸。
甲魚三兄弟
□ 浣溪沙
局里要評年度先進工作者。小李買了三只甲魚,是三兄弟。小李把甲魚小弟送給了科長,把甲魚二哥送給了處長,把甲魚大哥送給了局長。甲魚小弟說:\"二哥,快看,大哥也來了。沒想到我和你轉了一圈,居然在這里和大哥又團聚了!\"
練琴
□ 厲劍童
琴房,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連拉200弓后因太累停下。琴師在女孩手上重重敲了一下,責令加練400弓。女孩淚眼汪汪。
我轉身對一位家長說:要是小孩的家長看見,不知道得有多心痛。
那位家長說:小聲點,琴師就是她爸。
風景
□黃守東
馬路上,一行人連連回頭,身后二人也隨之回頭。二人身后的幾人也跟著回頭。于是那幾人身后的許多人也不住回頭張望。
于是馬路上許多人紛紛回過頭去。
而第一個回頭者,正竊笑著欣賞自己創作的“風景”。
割 麥
□ 厲劍童
牛縣長正在牛莊與一老農一起割麥子。
柳記者見狀立即抓拍成新聞照片。
第二天,縣報以《縣長和咱農民兄弟心連心》為題作了巨幅圖片報道。
牛莊人指著照片議論紛紛:這不是牛縣長的親爹嗎,咋成了他兄弟?
水
□ 阿牛
日寇搜山無功而返,渴極,途經小庵。一老尼端坐誦經,后房搜出水一盆,眾寇欲分飲,首領分開眾人,舀一匙遞與老尼,尼坦然飲之,眾人紛紛飲用。俄頃,老尼口鼻溢血端坐圓寂,眾寇痛極滿地翻滾,皆斃。
(本期選登的參賽作品,由中國文化攝影網初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