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慶零售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仍存在很多問題。重慶零售業要想在新的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及時轉換觀念,提升零售業與其他產業間的關聯度,選擇合適的經營業態,降低物流成本,實施連鎖經營,強化特色經營,以及加強成渝合作。
[關鍵詞] 重慶零售業 競爭 發展
一、重慶零售業發展概況
直轄十年,重慶零售業發展迅速,通過十年提速發展,其規模不斷擴大,都市中央商務區、區縣商圈、城鎮商業特色街(專業市場)和鄉鎮(社區)商業點四個層次的商業中心的構架初步形成,也初步構建起了一批以大公司大集團為骨干的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新格局。但隨著中國零售業的對外開放,重慶,這個擁有3200萬人口世界上最大的最年輕的直轄市,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正以其巨大的市場引力吸引著國內外零售巨頭的不斷涌入,加上重慶本土零售業自身發展過剩、商業網點分布不均、業態布局不合理、組織化程度低、經營方式單一、物流配送發展滯后、信息化程度低、規模效益不明顯等原因,重慶零售業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競爭壓力,如何及時為重慶本土零售業把脈,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具有迫切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重慶零售業發展的對策分析
1.準確為零售業定位,轉變重加工輕流通的觀念
當前,流通業正在由末端產業上升為先導產業,零售業在整個經濟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世界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都經歷了一個流通現代化的階段。如日本曾在20世紀60年代連續推出三個流通現代化的五年計劃,意在配套和促進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韓國在20世紀70~80年代也效仿了這一做法,并大大提升了流通產業化水平,為增強本國經濟的競爭力、實現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戰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從我國的情況看,盡管工業化發展水平與世界上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但相比較而言,流通業的發展更為滯后。重慶同樣也沒有徹底解決流通業發展速度偏緩的問題。重慶政府近年來對第三產業,包括零售業的實際重視與扶持力度不足,重視程度低于加工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因此,相對于整體經濟發展而言,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偏緩,甚至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一度落后于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重慶有條件發展更為強盛的流通業,但需要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切實調整經濟結構。
2.適應城市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零售業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
充分利用重慶工業基礎雄厚的有利條件,發展壯大零售業。與其他城市比,重慶雄厚的工業基礎為零售業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條件。工業的發展不僅創造巨大的消費市場,同時重慶的一些優勢加工業也為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貨源條件。重慶零售業的發展必須與工業攜起手來,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互相依存,互相促進,這不僅對商業發展有利,對整個重慶的經濟發展也大有益處。如城市交通運輸設施的建設中要考慮到零售業發展的要求,像輕軌網點的規劃,公交站的設置,以及人行天橋的建設等都要為零售企業的營業提供方便,這不僅對零售業有利,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設施的效力。
3.開發像衛星城市式的新市場
在主城區的商業中心仍然是像解放碑的大型商業圈居多,商業零售業的競爭日益劇烈。因此,建議市內的零售業不應只針對主城區,更應在主城區外建立像衛星城市那樣的衛星商業中心。身為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市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商貿業的發展對帶動西南地區城市商業現代化,以及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至關重要。同時,西南地區的商業生存空間很大,遠未達到飽和,因而除主城區外的地區商貿業發展的嚴重滯后必將極大地阻礙重慶市打造區域性購物中心。所以,必須抓緊除主城區外商業區規劃,認真做好業態配置與功能定位,引導大中型商貿業向主城區以外的延伸,逐步形成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4.整合流通渠道,降低物流成本
零售企業欲提高在終端市場的競爭力,整合流通渠道及關注物流配送能力是其關鍵一環。在對國內外零售業態進行分析時,可以發現國內零售行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流通渠道冗長,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只有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效率,才可以降低企業的物流倉諸成本。以沃爾瑪為例,它擁有世界上最好、效率最高的物流配送系統,沃爾瑪利用配送系統把商品送到門店的成本只占商品零售額的2.5%左右,而其競爭對手做同樣的事情,一般付出5%,這樣沃爾瑪自然能做到低價。由于重慶本土零售業實力相對較為薄弱,尚不足建立足夠的自有配送中心,更多的是依靠第三方物流。而現在的重慶,物流企業規模較少。因此,政府應加強對物流行業的整合規劃,為重慶市的零售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本土零售企業對創新的關注也應進一步鎖定在如何整合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壓縮流通成本,節約流通費用。
5.注重業態選擇,走社區超市之路
零售行業的經營業態包括百貨、超市、大賣場、便利店等,每個業態都有特定的細分市場,針對不同的目標消費群體。其中,便利店滿足的是消費者日常消費、緊急購買的需要,大賣場則以一站式購物的方式滿足現代消費者大批量采購及物美價廉的需求。從經營模式的角度看,盡管大賣場能夠較快達到保本點,但它投資大,對單店的管理要求很高,信息系統和采購系統復雜,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另外,從市情民俗、消費者習慣看,重慶的便利店以貼近市民等優勢在市民生活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重慶零售企業不一定要跟在跨國零售企業的后頭亦步亦趨地模仿其業態。相反,它們可以發揮自己更為貼近本土市場的優勢,積極開展業態創新。目前市內大賣場已經飽和,總量差不多達到了控制數量,如果還要開設新網點,可以發展以服務周邊居民為主的社區便利店或社區超市。
6.實施連鎖,走規模經濟之路
連鎖對于零售業的重要意義,在于從根本上改變了零售業“坐商”的傳統盈利模式。重慶的零售業要得到發展和壯大,取得一定的規模效益,需要繼續推廣和完善連鎖經營,實現規模效益。連鎖經營很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實行規范化的經營和管理。在重慶已開展連鎖經營的企業中,不少企業只是走連鎖經營的形式,運作的規范性較差。為此應借鑒優秀的經驗,盡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連鎖企業法,以保護連鎖企業的知識產權和經營管理權,并連細規定連鎖經營的基本條件和標準,規范連鎖經營,真正體現其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的核心,防止連而不鎖。 同時,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包括行業特征、經營特色、企業規模、環境因素等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連鎖形式,并要重視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設。
7.發揮特色經營,實現差異化營銷
特色經營,即商業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采取獨特的經營方式和方法,從而形成一種富有明顯個性的經營風格,它是一種變被動為主動的積極的經營策略。零售業的特色經營主要通過商品特色、服務特色、環境特色和品牌特色等來具體體現。這一方面要求重慶零售企業根據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求認真搞好商品品種和檔次定位,在經營中有所側重,避免出現“大而全”的現象。同時要看到,零售企業的產品其實就是服務,如何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形成特色服務是零售企業能否立足于市場,站穩市場,提高市場份額的關鍵所在。重慶零售企業只有發揮貼近居民、反映新都市生活、具有鮮明的個性價值等經營特色。找準目標市場,挖掘特定商品的更完善的服務功能,滿足社區內特定消費者的深度消費需求,才能在這一領域內獲得競爭優勢。
8.加強成渝合作,促進兩地零售業的共同繁榮
應該說任何形式任何行業之間的成渝合作對重慶的零售業發展都有好處,但就零售業本身,與成都的合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改善流通條件,加快流通效率,快速流通。二是要大力發展物流業,因為零售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物流業。成都是物流中心,重慶要發展成為物流中心,這方面雙方應該進行合作,優勢互補。三是重慶與成都零售業的競爭,重慶的優勢是價格低。這種優勢來自于整個社會的物價水平低,這一點我們要充分利用。
三、結論
重慶零售業正處于水深火熱的發展階段,城市的進一步開放讓更多的資本涌入重慶零售市場,爭奪市場分額。盡管重慶零售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們能及時轉換觀念,提升零售業與其他產業間的關聯度,選擇合適的經營業態,降低物流成本,實施連鎖經營,強化特色經營以及加強成渝合作,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重慶零售業仍能在新的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丹黎:重慶商貿流通業發展凸現十大亮點.華龍網,2006-03-03
[2]冉凈斐:從先導到創新:流通經濟學研究的新進展[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年 2期
[3]趙凡禹:零售巨頭沃爾瑪:零售業連鎖經營的成功奧秘[M],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4-1
[4]沈臻正:特色經營是企業參與競爭的有效途徑[J].商業企業,200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