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知識經濟時代,對技術商品價值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本文以專利技術商品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專利技術商品估價的必然性,并探討了現有專利技術商品估價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對專利技術商品估價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關鍵詞] 專利技術 估價 技術貿易
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技術貿易分量的日益增多,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技術價格以促進技術貿易的發展,已不僅是技術交易中的焦點問題,同時也成為理論界不斷探討的重要課題。 隨著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縱深發展,以專利技術為代表的技術資產的價值評估日益成為無形資產評估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技術資產價值評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一、專利技術商品估價的必然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專利技術交易。為了維護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交易的順利進行,有必要合理確定專利技術商品的現時公允價值。
首先,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的低效率,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科學的價值評估標準。其次,專利技術作為一種商品,其價格也具有提供決策信息和配置資源的功能。同時,專利技術的轉讓不僅促進了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形成了物質商品、技術、信息、金融、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組成的統一大市場,同時也促進了技術市場的發展,刺激并推進了專利技術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最后還考慮到專利技術可比性不強,在貿易中很容易陷入陷阱和誤區,并由于我國對無形資產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夠,專利技術價值評估制度、方法的不完善或選擇不當,使國有無形資產流失嚴重等。
綜上所述,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中,研究專利技術商品估價是很有必要的。
二、現有專利技術商品估價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國內對專利技術商品的估價,基本上是沿用傳統的有形資產估價的方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導致了在估價過程中的專利技術商品價值與價格的嚴重背離,使得公平交易得不到保證。以下對現行幾種估價方法的局限性進行逐一分析。
1.重置成本定價法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對技術商品評估時,按其現時完全重置成本,減去其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來確定技術商品價格的一種方法。目前,國內外都把重置成本法列為技術商品估價方法之一。但專利技術商品的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對應性和虛擬性,它的成本往往是相對的,所以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際操作上來看,重置成本法都不太適用于專利技術商品估價。
2.市場定價法
市場定價法是通過市場調查,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技術商品作為比較對象,分析比較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進行差異調整,從而估算出被評估技術商品的方法。實際上采用市場定價法評估技術商品的可操作性及科學性都值得進一步商榷。
第一,技術商品之間的可比性比較差,因為技術商品基本屬于一次性生產,產量惟一,尤其是專利技術商品;第二,專利技術市場中已成交的專利技術商品的情況比較復雜,無法了解其交易的公平性,所以市場定價法的可操作性不高。
因此,市場定價法雖然從理論上看來是可行的,但實際上其可操作性很低,估價結果的參考性差。
3.收益現值法
收益現值法是通過估算專利技術商品在可以預見到的未來若干年內每年的預期收益,并采用適宜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專利技術商品的現時價格,即評估值。在運用收益現值法的過程中,要求能夠科學合理的計算獲取預期收益、折現率及持續獲利時間這三個基本參數。然而,收益現值法是建立在資金具有時間價值這一特性基礎上,因此需要對未來的一些數據進行預測,而確定預期收益的參數又需要全面調查了解資產的歷史、現在,以及未來一定時期的經營狀況,但對專利技術商品而言,它不僅缺乏經營歷史資料,且風險高,技術壽命具有隨機性。因此,運用收益現值法對專利技術商品進行評估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三、專利技術商品估價的發展趨勢
目前關于專利技術商品交易中對其定價的研究多運用重置成本法、市場定價法、成本加成法、超額收益法等方法對專利技術商品進行定價,鑒于以上方法的局限性及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尋找新的可以滿足專利技術商品特性的估價方法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前理論界所探討的技術定價方法可歸納為三類:①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改進,視技術為無形資產,以資產評估中的成本法或收益現值法為基礎,經改進得出技術定價模型;②基于技術的金融特征,借鑒金融理論中的定價模型,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或期權定價模型,再根據技術的特點加以修正,形成技術定價模型;③運籌學決策模型的運用與模糊數學思想的借鑒,主要是根據多因素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估法,以及二者綜合應用確定的技術價值評估模型。
在專利技術商品交易中交易雙方要經過一個談判過程,談判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博弈過程,所以用博弈法對專利技術商品進行估價是一個可行的新方法,而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未曾有學者對專利技術商品的估價區間進行量化的研究。專利技術價值評估循著這條思路進行研究可能得到更科學合理的價值評估模型,并且其在技術貿易市場中的可操作性更好。
參考文獻:
[1]葉陳毅:無形資產管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4
[2]周春喜:技術資產估價方法研究,價格理論與實踐.2002.1
[3]張林:技術商品定價模型的研究初探,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1.4
[4]孫金華:技術資產定價的方法和模型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