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先闡述了新知識管理的主要觀點;再探討新知識管理蘊含的復雜適應系統思想;最后分析了新知識管理理論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 新知識管理 復雜適應系統 主體
一、新知識管理理論
隨著復雜性理論在組織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愈加廣泛,一種基于復雜適應系統思想的新知識管理理論應運而生。新知識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國際知識管理聯盟的McElroy和Firestone等。新知識管理是相對于第一代知識管理而言的。第一代知識管理以信息技術為中心,強調圍繞著信息系統來管理知識,僅關注現有知識的擴散,主要目標是把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內傳給正確的人。而新知識管理認為,不僅要利用信息技術,更要以人為中心來管理知識,即強調通過個體自組織地交互來擴散和生成知識。不僅要關注知識的擴散,更要關注知識的生成,因為后者能帶來更持續的競爭優勢。不僅要把組織看作是知識的供應方,即注重組織知識如何轉化為個體知識;更要把組織看作是知識的需求方,即注重個體知識如何轉化為組織知識。
二、新知識管理與復雜適應系統理論
新知識管理理論的很多觀點都來源于由Holland提出的復雜適應系統(CAS)理論。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的基本思想是:CAS由主體(主動的個體)組成,系統的復雜性源于主體的適應性。主體通過與環境,以及與其它主體的非線性交互,不斷學習或積累經驗,以此改變自身結構和行為方式,從而促進了系統的演化,包括新層次的產生、多樣性的出現、更大的聚合主體的形成等。
新知識管理理論的研究者們認為,可以把組織看作是CAS。以下結合CAS的四個主要特性,來扼要分析一下新知識管理理論中蘊含的CAS思想:(1)非線性,即CAS內的主體之間有非線性的交互作用。知識工作者之間的知識交流就是一種非線性的交互。(2)自組織,即CAS演化到某個有組織狀態的直接或根本原因在于系統內部,而外部只是其演化的條件。知識的擴散和生成是一個自組織而非他組織的過程。(3)涌現性,即整體不等于部分和的特性。在CAS中,整體的行為要比其各部分的行為復雜得多。知識是通過知識工作者間的交互而涌現出來的。(4)適應性,通過與環境的交互,復雜適應系統不僅會改變其內部模型的適應度,還會從中提取積木,以創造新的內部模型去適應持續變化的復雜環境。新知識管理認為,未來的知識型組織應該是個智能復雜適應系統。通過與環境的交互,組織不斷改變內部模型(知識),以適應環境飛速變化的需要。
三、新知識管理理論的實踐意義
基于復雜適應系統思想的新知識管理理論究竟能給企業知識管理帶來什么?其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關注知識生成
Rudy Ruggles曾對四百多個歐美企業組織的知識管理實踐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許多企業并不擅長產生新知識。然而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知識是組織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尤其對知識型組織,知識更是維系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若僅滿足于現有知識,而不根據環境的變化(如顧客需求、競爭對手策略等的變化)生成新知識,企業組織將難以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新知識管理理論正強調了要關注知識生成,知識生命周期從知識生成(內含知識檢驗),到知識集成,再到知識應用。這給知識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指導意義。
2.以人為中心
Rudy Ruggles在調查中提出兩個問題:企業正在做的知識管理實踐是什么?應該做但還沒做的是什么?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的歐美企業目前的知識管理實踐主要停留在信息技術層面,通過搭建信息網絡、數據庫、知識管理系統等來收集、儲存、萃取和檢索知識。而普遍認為最應該做但還沒做的知識管理實踐行為是:公布內部專家知識源,創建知識工作者的交互網絡。當又被問及作為組織競爭能力來源的知識更依賴于人、過程還是技術時?50%的企業認為更依賴于人。而新知識管理理論正是強調以人為中心,不僅要借助信息技術,更要重視促進人與人的交互,而知識正是在人與人的非線性交互中涌現出來的。
3.強調知識的檢驗
新知識管理理論重視通過個體交互而生成知識的同時,也強調要進行知識的檢驗。在知識生命周期模型中,知識的檢驗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在知識生成過程中,當在個體或團隊層面形成初步知識后,還要經過同行評價等形式的檢驗,未通過的知識將反饋給知識工作者或團隊去更正,而只有通過的知識才能被吸收為組織知識。然后在知識應用過程中,知識還要進一步接受實踐的檢驗,通過的知識將被重用,未通過的知識也會反饋給知識工作者或團隊。這樣能形成更適應組織實踐工作需要的知識。
4.知識管理不應被組織商業策略禁錮
在目前的組織實踐中,知識管理多被認為要服從組織的商業策略,當商業策略形成后,才借助知識管理來收集、發送執行策略所需要的信息。準確地說,這更像信息管理而不是知識管理。新知識管理理論認為,商業策略是一種組織知識,知識管理目的是增強組織中的知識生成和擴散,也就增強了形成組織商業策略的能力。換句話說,組織商業策略是知識管理指導下的知識生成和集成過程運作的產物。如此得來的商業策略才更有效,更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5.組織管理者角色從控制者變為培育者
新知識管理理論認為,學習和創新是一種社會過程,而不是僅依靠行政命令就可完成的。因此,新知識管理的研究者們提倡通過自組織來促進知識生成,認為個體間自發地共享知識或相互學習,知識擴散和生成才能更有效。自組織能讓個體更加自由地吸收知識,從而更有可能創造新知識。所以,組織知識管理者的角色不再是中央控制者,而是培育者或使能器,他們為組織中的知識擴散和生成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Mark McElroy. Integrating Complexity Theory,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0,4(3):195-203
[2]約翰 H. 霍蘭.周曉牧等譯:隱秩序——適應性造就復雜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