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變動的經營環境和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使企業時刻面臨著生存壓力,企業借助外力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已經成為一種有效選擇。企業之間建立聯盟可以實現資源互補、風險共擔。如何有效地管理知識成為聯盟企業需要關注的首要問題。知識庫是企業合理組織知識資源的有效手段。本文針對聯盟企業知識的特性,提出聯盟企業構建知識庫的過程框架。
一、聯盟企業知識和知識庫
聯盟企業指加入企業聯盟的成員企業。聯盟企業的知識是指聯盟企業所擁有的、可以反復利用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技術基礎上的,能給企業帶來財富增長的一類資源。聯盟企業知識的特性對其知識庫的構建提出新的要求:聯盟企業增加聯盟知識、其他聯盟企業知識兩個知識源;聯盟企業選取的知識表示方法要便于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聯盟企業還要采取措施保障核心知識的安全。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知識庫的構建過程。這個構建過程包括構建知識的技術過程和管理過程兩方面內容。
二、聯盟企業構建知識的技術過程
1.知識獲取。知識的獲取是指從知識源中總結和抽取知識的過程。知識庫的性能取決于其獲取知識的質和量。知識獲取主要有三種方式,全自動、半自動和人工方式。聯盟企業知識的獲取方式如表所示:
表 聯盟企業知識獲取方式
2.知識表示。知識表示研究如何把獲取到知識用計算機所能理解的形式表現出來。本研究所選取基于OWL的領域本體知識表示方法,能準確表達知識并便于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這種方法采用OWL本體表示語言表達知識。領域本體反映特定領域中本質的概念,提供特定領域的概念、關系等。OWL(Web Ontology Language)建立在 XML 和 RDF 等已有標準的基礎上,包括三個子語言:OWL Late,OWL DL 和 OWL Full。
3.知識組織。知識組織主要研究知識在知識庫中的物理存儲模式。知識的組織方式依賴于知識表示形式。聯盟企業要實施保護核心知識的措施。對于基于OWL的領域本體知識表示方法,知識組織主要解決異構本體的集成問題。本研究采用基于本體的領域知識集成方法實現領域本體的集成,集成步驟為:建立共享詞匯庫;建立局部本體;定義映射。
幾乎每個聯盟企業都擁有核心知識,聯盟企業以加強核心知識為中心獲取知識。聯盟企業通過為知識設定知識密級和訪問權限控制共享范圍。知識密級是指知識機密程度,聯盟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設置知識密級標準。聯盟企業依據知識密級為用戶設置訪問權限,保證用戶的合法性,防止知識泄露。
4.知識呈現。聯盟企業構建知識庫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對知識資源的有效管理,知識呈現過程需要借助企業知識門戶這個媒介才得以完成。企業知識門戶是一種智能化的應用,它建立了用戶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幫助用戶方便地找到需要的知識或知識載體。
三、聯盟企業構建知識庫的管理過程
管理過程旨在提高聯盟企業學習知識的效率,增加知識庫的知識儲量或加快知識庫的更新速度,包括:
1.加強知識庫的維護管理。在日常維護方面,聯盟企業應根據使用者的反饋信息不斷對知識庫進行調整和完善,根據知識變化對知識庫中的知識進行更新和擴充;在安全性維護方面,聯盟企業要嚴格貫徹知識密級標準和訪問權限機制,防止知識流失。
2.提高知識學習能力。知識學習能力包括知識吸收、整合和傳遞能力。聯盟企業提高知識學習能力要主動在聯盟中營造有利于成員企業之間共享知識的氛圍;聯盟企業也要塑造以學習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學習新知識及經驗的主觀愿望,促進知識創新;聯盟企業還要在整個企業范圍推廣知識庫的應用。
3.完善激勵機制。聯盟企業激勵機制的標的是促進知識共享及鼓勵知識創新。一方面,聯盟企業應建立知識貢獻激勵制度,設置知識貢獻考核指標。另一方面,聯盟企業應建立內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知識的創造者或創新者授予內部知識產權,并根據知識對企業業績的貢獻給予適當獎勵。
綜上所述,構建知識庫的技術過程建立出知識庫的“支架”,而構建知識庫的管理過程為知識庫增添了“肌肉”,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聯盟企業知識庫構建過程框架如圖1所示。
圖 聯盟企業知識庫構建過程框架
知識庫既是聯盟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又是聯盟企業實現競爭優勢的保證,并且直接影響聯盟企業獲取知識的質量。本文針對聯盟企業知識和知識需求,提出聯盟企業構建知識庫的過程框架,框架由技術過程和管理過程兩部分組成。技術過程是構建知識庫的基礎,管理過程是知識庫發揮效用的催化劑。聯盟企業只有有效地結合這兩個過程才能使知識庫持續發揮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