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本管理是現今企業比較流行的一種管理方式,與之相對應且并存的是制度管理方式。本文在分析制度管理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現代企業應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即現代企業管理應該遵循剛性與柔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又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關鍵詞] 制度管理 人本管理
一、制度管理的特征
制度管理是根據管理制度進行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是指根據企業中制定的規章和制度進行程序化的管理,它是與現在比較流行的人本管理相對應的管理方式。任何企業想保持高效的運轉,都必須有堅實制度管理和管理制度為基礎。制度管理有如下一些特征:
1.制度管理對人的約束是剛性的,企業中的任何人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必須服從制度管理。企業員工只需按照既定的制度工作既可。
2.制度管理通常體現為管理的規范性、有序性和程序性。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加以保證,人員在制度許可的范圍內工作。
制度是企業高效運轉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企業領導者在管理活動所要關注的基礎性工作。它能夠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使企業不因人員等因素的變動而發生動蕩。當然,嚴格的制度化管理在保證企業高效運轉的同時,也因忽略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帶來對人員積極性的壓制。
二、人本管理的內涵
所謂人本管理,不同于“見物不見人”或把人作為工具、手段的傳統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認識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層涵義:
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曾經熱衷于片面追求產值和利潤,卻忽視了創造產值、創造財富的人和使用產品的人。在生產經營實踐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決定一個企業、一個社會發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機器設備,而在于人們擁有的知識、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一切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人沒有活力,企業就沒有活力和競爭力。
2.開發人的潛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務。生命有限,智慧無窮,人們通常都潛藏著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務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釋放其潛藏的能量,讓人們以極大的熱情和創造力投身于事業之中。
3.尊重每一個人——企業最高的經營宗旨。每一個人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嚴和做人的應有權利。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人們常常把尊嚴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一個有尊嚴的人,他會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當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時,他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應盡的責任。因為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存在,是由于它們被消費者所接受、所承認,所以應當盡一切努力,使消費者滿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4.塑造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組織成功的基礎。一支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對企業是至關重要的。每一個企業都應把培育人、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作為經常性的任務。尤其是在急劇變化的現代,技術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每個人、每個組織都必須不斷學習,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員工素質,也就是提高企業的生命力。
5.凝聚人的合力——組織有效運營的重要保證。組織本身是一個生命體,組織中的每一個人不過是這有機生命體中的一分子,所以,管理不僅要研究每一成員的積極性、創造力和素質,還要研究整個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形成整體的強大合力。從這一本質要求出發,一個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就應當是齊心合力、配合默契、協同作戰的團隊。
三、現代企業需要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
現代企業管理有一項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視人的作用,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在企業所有的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最關鍵的資源。重視利用和開發好人力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此,企業的管理應該遵循剛性與柔性相結合的原則。
1.管理的剛性原則。企業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企業有形或無形的資源無一例外都需要人去操作,使資源要素形成最佳組合,使企業運行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制定一套系統、科學的管理制度就顯得迫切和必需了。這些規章制度在企業內部具有權威性、約束性,全體員工必須人人遵守、自覺維護、貫徹實施,也就具有嚴肅性和很強的剛性。
企業制度建設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離開企業制度,企業管理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企業運用一整套系統、科學的規章制度實施管理,就能保證企業有序進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強調制度建設,強化制度作用,就是強調企業由“人治”進化為“法治”。企業管理的剛性原則,就是要求企業的全體員工都處于企業規章制度的硬性約束之中。
2.管理的柔性原則。企業強調制度建設的過程,也就是強調企業由“人治”進化為“法治”的過程。然而,企業管理制度再詳盡、科學,也不可能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把制度定得細而又細,則從條條框框出發而失去了其靈活性及應變力。另一方面,若完全通過制度實施硬約束,管得又嚴又死,員工的抵觸情緒反而越大,制度就越難實施,效果會越差。人力資源不僅需要利用,更需要的是要合理開發,它不僅是數量方面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質量方面的高低。企業需要的是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無窮潛力,實現企業的目標。因此,在堅持剛性原則的同時,更需要強調由“強制”進化為“自覺”的柔性原則。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企業同樣需要有自己的企業精神,需要有積極向上的風氣,需要有能使員工的潛能充分發揮的環境,而這種精神、風氣和環境是需要營造的,即需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完成。企業文化建設強調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培養人。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員工處在企業文化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無形的約束之中,若想違犯將受到輿論和情感壓力的約束,企業文化建設使員工產生自控意識,達到內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更重要的是培育員工高度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責任感,激發其發自內心的貫徹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企業實行制度化管理,是由“人治”進化為“法治”,企業進行文化建設,是使制度執行由強制升華為自覺。企業實行剛性管理是基礎,使企業運行有序,有章可循;企業實行柔性管理,是剛性管理的進一步升華。剛性和柔性管理應該合二為一,剛柔相濟,相得益彰,不能偏頗。這樣的企業管理,才能稱得上是較為完善的人本管理。
四、對人本管理理念的實踐
1.實踐人本管理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有效地進行人本管理,關鍵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環境,使每一個員工不是處于被管的被動狀態,而是處于自動運轉的主動狀態,激勵員工奮發向上、勵精圖治的精神。人本管理主要包括相互聯系的一些機制,如:動力機制、壓力機制、約束機制、保證機制、選擇機制、環境影響機制等。
2.人本管理需要構筑”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文化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手段,已逐漸被認同,管理的重心已從過去的”以物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研究企業文化,就是要研究如何調動所有員工的積極性,研究如何提高企業全員的素質。實施人本管理的重要途徑就是借助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來實現對人的引導和激勵。并以此使員工對企業產生心理上的歸屬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3.人本管理需要保證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結合,做到“剛柔相濟,張弛有度”。與單純的制度管理有顯著的不同。單純的制度管理主要強調外在的”他律”,而人本管理則強調通過對人的管理,使企業內所有成員達到各得其所和各盡其能的境界,從而實現”自律”;單純的制度管理使員工走入”別人要我這樣做”的被動誤區,而人本管理則通過對人性規律的把握來實現”我自己要求這樣做”的主動觀念。單純的制度管理是一種”剛”性的管理方式,而人本管理則是以”柔”為特性的全方位的潛移默化。單純的制度管理更多的是針對人性中”惡”的一面來強硬的約束,而人本管理則通過發揚和彰顯人性中”善”的一面來抑制”惡”的一面,實現人自身的改善。
剛性管理有利于建立秩序,柔性管理有利于推動協同、和諧的發展,企業管理才能得以完善。偏向兩者中的任一方,而不是兩者互動,就都會出問題。”過剛易折,過柔易卷。”,這是古人的處世哲學,其中蘊含的道理用到管理中也同樣適用。人本管理與制度管理應是相輔相承,二者缺一不可。沒有”剛性”的制度做支撐則約束會顯得蒼白無力,無法深入人心。只有二者互為補充,有機結合,才能在得到員工認可的前提下,更好地約束和規范員工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恰當把握運用文化的”柔性”與制度化管理的”剛性”二者的尺度,做到“剛柔相濟,張馳有度”。
參考文獻:
[1]胡君辰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2]王繼承著:誰能勝任.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