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務英語寫作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技能, 它不僅僅是漢語商務表達的英文版,也不僅僅限于文體格式、語用規范等范疇。實際上,樹立“跨文化意識” 商務寫作觀是解決目前商務英語寫作中 “文化休克”問題的重要措施。本文將從“跨文化意識” 的角度對商務英語寫作中需要注意的文化差異因素及相關的應對策略做一探討。
[關鍵詞] 跨文化 意識 商務 策略
商務英語寫作是現代國際貿易活動的一種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商務英語寫作的特殊性并不僅僅存于語種、表達結構、文體特征等語言屬性方面的要求。在本文作者看來,“跨文化意識”在商務英語寫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政治經濟環境和傳統習俗不同,人們的商業價值觀、消費心理和經營習慣有很大的差異。認識和加強“跨文化意識”(Cross-culture awareness),對于解決商務英語交流時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誤解和麻煩至關重要。因此,筆者力求在本文中對“跨文化意識”和商務英語寫作的關系,以及如何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做一些探索。
一、文化意識的涵義
“跨文化意識”是指外語學習者對于其所學習的目的語文化具有良好的知識掌握和較強的適應能力與交際能力,能象目的語本族人的思維一樣來思考東西并做出反應,以及進行各種交往活動。簡而言之,“跨文化意識” 就是指對于影響人們行為和觀念的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包括對人類行為的表現和文化模式差異的理解。
“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知識”是有區別的?!翱缥幕庾R”不是指對于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具體事實或信息的了解,而是對文化現象、模式、特征,以及不同文化之間關系的洞察和批判性的理解。因此,跨文化意識不只是外在的知識,更是一種內在的能力和素質。
漢威(Hanvey)把“跨文化意識”稱為文化的敏感性或洞察力。他把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能識別表層的文化特征,人們通常認為這類文化特征新奇、富有異國情調;第二層次是能識別與自己的文化迥異的細微且重要的文化特征,人們通常認為這類文化特征不可置信、難以接受;第三層次與第二層次相似,人們認為這一層面的文化特征只有通過理性分析才可以接受;最后一個層次是能夠做到從對方的立場出發來感受其文化,即立足點的轉移。第四個層次是跨文化意識的最高境界,要求參與者具備“移情”(empathy)和“文化融入”(transpection)的能力。
具備了“跨文化意識”就能認識到每個人都是文化產物,人的行為和觀念都受自身文化的制約,人們的語言和行為受到種種社會可變因素,諸如年齡、性別、職業等的影響。這種對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洞察,不局限于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語文化,而適用于任何文化,是對一般性文化內涵、特征和不同文化關系的把握。
二、文化意識與商務英語寫作的關系
正如W.B Pearce所說:文化是凍結了的人際交流,而交際是流動著的文化。“跨文化意識”和商務英語寫作應該是一個互為交融的整體。“跨文化意識”為商務英語寫作服務,商務英語寫作以“跨文化意識”為標繩。商務英語寫作作為外資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間一般業務和重要商務交流的重要表達方式,其作用自然是無可否認的。但是,過去的英語商務寫作,無論是其從業人員還是商務英語寫作的專家、培訓人員,都過多的專注于商務英語寫作的書面格式、語用規范等方面的“技術性”要求,而對商務英語寫作中非常重要的“跨文化意識” 重視不夠,或根本就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Haney (1979, P285) 聲稱,產生于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疏忽文化差異(bypassing)而造成的。即便一些商務英語寫作專家或從業人員意識到了“文化差異”在寫作表達中的作用,但往往也只是一種“單方面的意識”(unilateral awareness),即只強調母語文化(native culture)或他文化(other culture),這種厚此薄彼的策略自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實際上,“跨文化意識”應該是雙邊性(bilateral)或多邊性的(multi-lateral), 即我們應該對交流雙方的文化異同給予同等重視。將“跨文化意識”納入商務英語寫作框架之中,不但可以使商務交流的目的和用途表達得更明確、更容易被對方接受,對于推動貿易發展,構建和諧的商貿合作關系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策略
1.文化遷移知識的積累
文化遷移知識是跨文化意識的基礎階段,也是增強“跨文化意識”敏感度必須要跨越的障礙。無可否認的是,文化遷移包含的內容龐雜繁多,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并非無章可尋,下述兩方面尤其值得重視:
(1)詞匯表達方面。無庸置疑,詞匯是英語表達的基石,商務英語寫作也不例外。這里僅就詞匯用語的文化差異作一探討。具體的說,我們在使用某個表達時不能只注意其語意層面,還得從跨文化知識的角度進行揣度。比如,“Cricket”(蟋蟀) 在中國文化里常給人以憂傷凄涼的聯想,如岳飛的“昨夜寒蜇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但在英美文化中,“蟋蟀” 這種憂傷形象不復存在,而成了“快樂的小蟋蟀”。英國民俗也認為在圣誕夜聽到蟋蟀鳴叫的人將會無比幸運。因此,在平常的詞匯積累時注意從文化異同的角度加以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2)語體風格方面。語體風格在商務英語寫作中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除常規的語體格式和篇章規范外,還應該注意中西商務書面交流時語體風格方面的文化因素。一般而言,英美商務人士更注重商務書信、函件等的簡練、準確和直觀;這與中國人的間接、委婉、曲線性的表達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當用英語進行商務寫作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避免寫作中母語文化的干擾,從篇章大局把握,在整個語體風格上與國際商務寫作保持一致。
2.“跨文化意識”敏銳度的培養
“跨文化意識”敏銳度是一個衡量感應文化異同度的變量。敏銳度的高低并非與文化遷移知識的多少成正比。應該說,“跨文化意識”敏銳度以母語文化為參照體系,是一種對有別于母語文化的他國或他族文化的反映度和感知度。也就是說,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強弱僅靠對目的語(target language)的學習和研究是遠遠不夠的。敏銳度的培養有賴于對中外文化的對比性研究學習。比如,“龍”在中國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真龍天子、龍的傳人”被用來稱呼古代皇帝及中華民族,但“龍”在西方文化中卻被認為是邪惡的、可怕的會吐火的巨獸。因而,“亞洲四小龍”不能被簡單地表達為“the four dragons in Asia”,而是“the four tigers in Asia”。由此可見,中外文化的比較性學習是提高“跨文化意識”敏銳度的關鍵,敏銳度的加強有賴于母語文化和異國文化的同步提高。
3.較強的針對性
“跨文化意識”嚴格說來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項需要長期點滴積累的系統工程。如何在較短的期限內使寫作者的“跨文化意識”和相關的商務寫作匹配,加強針對性是惟一可行的路。商務寫作者尤其要注意與外貿、商務等經濟領域相關的跨文化知識的比較性學習。例如,在商務英語寫作時需要對常識型的產品熟悉,“白酒”是liquor或alcohol,而不是white wine,因為英語里白酒是指含酒精的酒。針對性的增強商務英語寫作中的“跨文化意識”,可以使你在從業領域中的“跨文化意識”敏銳度得到較快的增強,由此可避免無的放矢和面面俱到帶來的精力分散。
四、結語
跨文化意識不僅僅可提升商務英語寫作的表達準確度,還可以增強商務雙方或多方的理解和合作。因此,將跨文化意識融入商務英語寫作不但非常重要,而且也非常必要。加強對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異同的敏感度,根據目的語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和敏感度,便成了商務英語寫作教學和實踐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參考文獻:
[1]Doherty M, Knapp L Swift. Writer for Business [M].Harlow, Essex: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5
[2]Haney, W.V.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M].New York: Richard Irwin, 1979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Z].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石本俊.商務英語的語用失誤及其文化解讀[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06,(4)
[5]肖薇何非:商務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2007,(5)
[6]許力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問題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7)
[7]許小平:國際商務英語寫作[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8]吳紅云劉潤清: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