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加強對馳名商標的保護已成為當務之急。我國對馳名商標的保護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仍然要完善這方面的法律保護才能更好地與世界接軌。凡事都有兩面性,因此,我們在加強對馳名商標保護的同時,還必須對其予以一定的限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 馳名商標 法律保護 限制
一、我國現行立法對馳名商標保護的規定
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相關公眾包括與使用商標所標示的某類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消費者,生產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其他經營者以及經銷渠道中所涉及的銷售者和相關人員等。商標是否馳名,不是由商標標識本身的外在形式決定,而是由商標所標示或代表的商品或服務與社會公眾的關系、商標使用者的企業形象、公眾評價、消費者在長時間和較大范圍內的認可程度等因素決定。馳名商標可以是注冊商標,也可以是未注冊商標。但它必須具有較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知名度,是在長期的市場環境中形成的、群眾公認的商品或服務標識且該商品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名牌效應。根據《巴黎公約》的規定,馳名商標必須是商標注冊國或使用國主管機關認定在該國馳名。在我國,馳名商標由國家工商管理機關依據自2003年6月1日起生效的《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予以認定。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雖然尚沒有達到最先進的國際條約的要求,但與過去的規定相比,已經放開了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我國《商標法》第十四條是關于認定馳名商標時所應考慮的因素,與國外通行多年的標準接軌,除了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該商標的持續使用時間、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等因素外,該條第五項“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的規定使得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呈開放的態勢。而我國《商標法》第十三條則體現了對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就相同或者相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边@從兩個方面對馳名商標進行了保護。一是對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的保護,僅限于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但對普通的未注冊商標,一般情況下法律是不予保護的。而對已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的保護,表現在其保護范圍不限于一般注冊商標的保護范圍即相同或類似商品。即使是在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復制、摹仿、翻譯已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的,也屬于對他人馳名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除了上述對保護范圍的特殊規定外,我國商標法還把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擴大到了企業名稱登記領域。如《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商標所有人認為他人將其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登記,可能欺騙公眾或者對公眾造成誤解的,可以向企業名稱登記主管機關申請撤銷該企業名稱登記。此條規定與《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相銜接,由企業名稱登記主管機關依法撤銷將他人的馳名商標作為自己的企業名稱進行的登記。
二、完善我國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
隨著我國加入WTO、更多地與世界接軌,我們看到馳名商標保護已經成為各國用以爭取和維護本國競爭者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對抗和排擠其他競爭者,從而實現其最大限度地占領市場,并以法律認可且公開保護的方式壟斷市場的有效手段。因此,完善我國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制度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利于維護廣大消費者和馳名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而且有利于防止不正當競爭。如何保護馳名商標,國際公約和大多數國家之間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國的具體內容也互不相同。我國雖有國家工商局2003年修改的《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但它僅是屬于行政規章,立法層次較低,其中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及保護規定得也不夠詳細,有些問題及實踐中的做法還值得去探討、去完善。因此,根據我國商標法制建設的現狀及國外的立法經驗,完善現有的馳名商標立法保護制度,應當修訂《商標法》,明確規定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真正建立起馳名商標法律保護制度,使馳名商標不僅有一般商標的保護制度,而且還有特殊的法律保護制度。應當將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擴大到服務上。按照我國現行《商標法》的規定,只有禁止在商品上使用馳名商標的規定,卻沒有禁止在服務上使用馳名商標的規定,因此如果出現在服務上使用馳名商標的行為很難被認定為是侵犯馳名商標權的行為。但如果這種行為不加以禁止,類似的侵權行為就會越來越多地出現,這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是極為不利的。國外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規定禁止馳名商標以外的人在任何商品和服務上使用與馳名商標相同或類似的商標,可見將馳名商標的保護擴大到商品和服務上,使馳名商標持有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更為充分的保護已經成為馳名商標保護的必然趨勢。我國也應該與國際接軌,順應國際趨勢,在《商標法》和相關法律中擴大對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明確規定禁止他人在所有商品和服務上使用與馳名商標相同或類似的商標,加大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力度。
此外,要完善對我國馳名商標網絡的法律保護。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域名的商標識別作用日益顯著,將他人馳名商標搶注作為域名注冊并使用的情況已經較為普遍,對馳名商標進行網絡保護,已經成為馳名商標保護制度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但我國《商標法》缺乏對該問題的相關規定,因此我國現行法律應當將馳名商標的保護延伸到計算機網絡域名的注冊或使用上,如果出現了搶注馳名商標的網絡侵權行為,法律應當賦予馳名商標所有人救濟權利如請求撤銷該域名等,以防止引起公眾誤解,及時保護馳名商標。
三、對馳名商標的限制
凡事都有兩面性,盡管對馳名商標保護的法律規定仍有缺陷,但事實上對馳名商標已經給予了遠遠超出其他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待遇,法律的天平已經明顯傾向于馳名商標所有人。在對馳名商標提供特殊保護的同時,也應對其給予必要的限制。我國商標法律法規僅規定對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而對馳名商標進行特殊限制的規定明顯不足,這方面仍有待于完善??梢詮囊韵聝蓚€方面考慮予以完善:一是要禁止和限制馳名商標所有權人的自我淡化行為。市場中,假冒馳名商標的現象長期屢禁不止,馳名商標一直是不法侵權者覬覦的主要對象。然而馳名商標所有人自己將其所擁有的馳名商標不經任何法定程序任意使用于自己生產的其他商品之上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不僅使其馳名商標淡化,而且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首先,馳名商標所有人自我淡化的行為必將親手葬送自己辛苦打拼而獲得的商譽。其次,馳名商標所有人自我淡化的行為常常會誤導消費者,使其誤以為新產品亦屬于馳名商標的商品,或者商品與馳名商標所有人之間存在關聯,從而導致誤購,而誤購的商品有可能是質量低劣的產品。最后,馳名商標所有人自己“搭便車”,輕而易舉地占有市場,也是排擠同類營業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馳名商標的自我淡化行為損人又不利己,法律應該作出明確的規定,對此種行為加以限制和禁止。根據《商標法》的有關規定,注冊商標的使用嚴格限制在核準注冊的標志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上;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類別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應當另行提出注冊申請。而根據權利義務對等原則,法律還應規定,馳名商標需要注冊在其他商品上的,對其另行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嚴格審查,并予以量化限制,規定另行注冊的商品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和類別。
其次,限制馳名商標的許可使用和轉讓。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人可以轉讓注冊商標,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商標注冊人可以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許可人應當監督被許可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被許可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商標法雖規定了商品質量控制的條款,但對馳名商標的轉讓和許可使用并未規定更嚴格的質量要求,即對被許可人和受讓人的產品質量應達到何種程度未作出規定,不能不說是一個缺陷。而被許可使用人或受讓人未經過任何的認定程序,就輕而易舉地使其產品享受馳名商標待遇,受到特殊保護,顯然不符合市場平等競爭法則。因此法律應作出規定,嚴格限制馳名商標的轉讓和許可使用,只有受讓人或被許可人的產品質量達到與馳名商標商品相當的程度,轉讓合同或許可使用合同才有效,否則,應確認為無效。同時對馳名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備案和轉讓合同的核準手續,也應作出更嚴格的規定。
綜上所述,馳名商標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對其充分保護的同時也要對其予以一定的限制,與其說是一種無奈,不如說是一種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崔立紅著:《商標權及其私益之擴張》,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熊英袁毅超主編:《知識產權法全攻略》,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