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文獻資料、訪談調查等研究方法,對河南省發展體育旅游所具有的優勢與面臨的劣勢、所擁有的機遇與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設立專門管理機構,創新和發展地方特色體育旅游產品,培養高素質從業者,加大宣傳力度等發展對策。
[關鍵詞] 三峽庫區 體育旅游 發展對策 河南省 SWOT
體育旅游是一種可以增強旅游者體質,促進旅游者病體康復、提高旅游者健康水平的旅游活動,河南地處中原,體育旅游資源豐富。優越的旅游資源是發展體育旅游業的前提和基礎,如何把豐富的旅游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使其最快地轉化為體育旅游產品并成為河南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是目前急需解決的課題。
一、體育旅游及其發展概述
1.體育旅游概念界定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體育旅游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但一般都把體育旅游定位于旅游,認為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的結合,是旅游的分類形式之一。基于這種共識,我們可以對體育旅游進行界定:體育旅游是指以一定的體育資源和體育設施為條件,以從事各種休閑娛樂、身體鍛煉、運動競賽、康復保健、體育觀賞及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等為主要內容和手段,促使旅游者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專項旅游活動。
2.我國及河南省體育旅游的發展
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2001年國家旅游局推出“體育健身游”活動以來,體育旅游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盡快把旅游業培育成我省的支柱產業”,使河南省由旅游資源大省轉變成旅游經濟大省,到2020年建成旅游經濟強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河南省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達急劇增加,體育娛樂消費飛速增長,廣闊的體育旅游發展前景,要求我省必須不斷提升競爭力,使體育旅游成為我省旅游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二、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
1.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優勢
(1)資源優勢。河南省體育旅游資源豐富,給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豐厚的基礎。河南是少林拳和太極拳的發祥地,這種獨特的體育旅游資源,為河南體育旅游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黃河、淮河等天然大型水系,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南灣湖,紅旗渠等,這些資源是開展漂流、游泳、劃船、潛水、水上劃板、垂釣、摩托艇等體育活動的最佳場所。太行山、伏牛山等地存在大量的溫泉,兼有溫泉浴和水上運動的雙重功能。太行山系、豫西山系和桐柏-大別山系為開展登山類體育旅游提供了條件。形式多樣的民間歌舞和眾多的民間體育賽事,與當地的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成為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河南建業足球訓練基地、南陽白河A級賽船場、信陽南灣湖水上項目訓練基地、河南省體育中心、鄭州市航海體育場,新鄉、焦作的少年乒乓球訓練基地,為開展體育比賽創造了條件,也為發展觀賞型體育旅游提供了基礎。
(2)區位優勢。河南省地處我國中部,有隴海-蘭新鐵路,寧西鐵路橫貫東西,把河南與華東、西北、西南地區連接起來,京廣線,京九線、焦柳線貫通南北,使河南和華南,華中,東北的交流更加頻繁,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機場有國際、國內航班和眾多城市聯系。此外,河南省眾多的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把河南和鄰近省區連接起來,為河南體育旅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3)河南省體育旅游市場巨大。河南省廣大群眾有喜好健身的優良傳統,隨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體育旅游需求增強,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體育旅游市場巨大。
2.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劣勢
(1)市場主體不成熟。目前,河南省體育旅游市場大發展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體育旅游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等市場主體尚不成熟。從需求來看,區域內部體育消費的意識和觀念還有待轉變,消費能力和水平較低,體育旅游市場規模較小;從供給來看,一方面尚缺乏具有競爭力的、大規模的體育旅游旅行社,多數普通旅行社缺乏體育旅游經驗積累與產品包裝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體育旅游的資源優勢還沒能轉化為產業化發展優勢。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式產品。
(2)旅游區域發展不平衡。目前,河南的、的體育旅游熱點地區主要集中在鄭州、開封、南陽、洛陽和焦作地區,其他地區發展相對落后。各個市區,除鄭、汴、洛外,幾乎都未形成環形旅游線路,使得旅游過程中的行程時間太長,游覽時間相對較少。
(3)專業人才匱乏。河南省省尚無高校培養體育旅游專業人才,而普通高校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比較穩定,對于新興的休閑拓展、攀巖、漂流、滑雪、探險等體育旅游項目,畢業生的素質和技能能力難以滿足需求。因而,目前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匱乏成為影響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3.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機遇
(1)奧運會對河南省體育旅游的帶動。世界各國對大型體育盛會舉辦權的競爭日趨激烈,舉辦大型體育盛會對樹立本國良好形象,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有巨大積極作用。2000年悉尼奧運會,吸引了25萬名海外游客,給澳大利業帶來至少37億美元的收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一方面,奧運會吸引大量國際游客來河南開展體育旅游,另一方面,奧運會可以激發國民進行體育運動的熱情,打開國內體育旅游市場。
(2)旅游發展方向的轉變。我國旅游目前正處在轉型期,主要表現在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發展;從靜態旅游向動態旅游轉變;以被動旅游向主動旅游轉變,這對河南省來說可以調整旅游發展戰略,發揮資源優勢。
(3)河南省發展生態經濟的契機。旅游業是發展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隨著國民體質和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在國家提出的“中部崛起”戰略思想指導下,河南省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發展體育旅游既符合國家和區域的整體發展目標,也滿足了廣大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水平的需要,因此,得到各級政府的多方面支持。
4.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威脅
(1)周邊各省的體育旅游競爭。河南省與同處中部地區的山西省、湖北省、河北省及鄰近的陜西省旅游資源結構略為相同,部分周邊省把體育旅游作為旅游業的重點加以培植和發展,各省區之間旅游資源又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已開發的旅游產品結構大體雷同,旅游客源市場定位也基本相似,地區間“分吃大蛋糕”的競爭必將更激烈。
(2)省內體育旅游產品雷同,產生的競爭。由于省內各體育旅游景點間缺乏協調,體育旅游產品開發常常“一窩蜂”,這樣導致資源、資金浪費和惡性價格戰,削弱區域整體的體育旅游的競爭能力。
三、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對策
1.成立專門機構,負責開發和管理
體育旅游涉及面廣,并獨具特點,單靠體育管理部門或旅游管理部門很難保證有效地開發和管理,可由省體育管理部門和旅游管理部門共同溝通和協調,組成一個專門機構,將河南省特有的體育旅游資源的狀況和特色、體育旅游的特殊特點、體育旅游者的需求取向等因素相綜合,開發適銷對路的體育旅游產品、統一進行宣傳及促銷、組織業內交流與協作等活動,有效的開發和促進河南省體育旅游的發展。
2.培養高素質的從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
河南省在漂流、滑雪、滑翔方面還缺乏專業的體育導游人員。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興起,各旅游專業在大中專院校中建立,培養出了一批批專職的導游人員,但關于體育旅游這方面的專業培養卻較為薄弱。
3.不斷開發體育旅游新項目,減少與省內雷同產品的開發,提高整體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創新包括思想觀念的創新、經營策略的創新、管理方式的創新、產品項目的創新等多個方面、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不斷開發新的體育旅游項目對體育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4.突出地方特色體育旅游產品,增強與周邊省區的競爭力
旅游資源的稀缺性和獨特性是其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根本原因,為吸引游客,特別是為吸引國外旅游者,我省在設計和整理民族體育旅游資源時應突出資源的本土性,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體育。
5.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促銷力度
首先,省政府、體育旅游管理機構,體育和旅游相關部門及企業可聯合目標市場所在地政府及相關部門、企業開展聯合促銷,大力推介我省體育旅游產品,與客源地之間達到信息有效溝通及反饋;其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旅游交易會和博覽會,舉辦或參加與體育旅游相關的節事活動,并邀請體育與旅游方面專家、政府官員、名人、記者等參加,這些做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推銷效果。另外,要注意對各種傳播方式(如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網絡等)的利用,并可制作一些專題或欄目來進行宣傳,如河南電視臺定期舉辦的“武林風”節目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平清:三峽庫區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 30(2),170-172
[2]文平:對提升河南省體育旅游競爭力的思考[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5(3):77-79
[3]孫延昭:河南省體育旅游業發展現狀的分析與探討[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23(3):114-116
[4]陳錫疇:河南旅游地理[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5]馬宏斌:河南省體育旅游發展優勢分析與開發策略[J].中州大學學報,2006,23(4),92-93
[6]韓紀光:我國發展體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4,25(1):35-38
[7]諶靜:河南省體育旅游資源優勢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天中學川,2006,21(2):68-69
[8]馬宏麗:對河南省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評價[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6,2(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