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旅游市場的不斷完善,城市旅游競爭日趨激烈,文章在對寧波市目前旅游市場競爭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提升寧波城市旅游競爭力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 寧波 旅游競爭力 策略
當前,旅游日益成為城市居民休閑度假的一種重要方式,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的作用也日益明顯,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旅游業將逐步走向全面開放,并廣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競爭程度愈演愈烈,競爭范圍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城市旅游競爭力是關系到我國城市旅游業同國際接軌并邁向世界的重要問題。在探討寧波當前旅游市場競爭要素的基礎上,提出了提升寧波城市旅游競爭力的主要對策。
一、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關于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概念,有的學者認為:城市旅游競爭力是指一個城市利用自身的旅游資源優勢和各種機遇,組織旅游部門和旅游企業,制定經營管理策略,開拓國內外旅游市場的能力。顧朝林(2003)等認為城市旅游競爭力是指在旅游產業本身素質和城市旅游環境的綜合作用下,通過旅游企業在旅游市場上銷售其產品而反映出來的持續發展壯大的能力。保繼剛(2005)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概念進行了探討并歸納總結出影響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絕對因素和相對因素。絕對因素主要包括區位要素、形象要素和政策要素;相對因素包括景區景點、交通、住宿、購物、餐飲和娛樂六個要素。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影響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要素可分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旅游資源狀況、區位條件、地方特色文化、政府的管理組織能力、城市形象和城市環境等。
二、寧波旅游競爭力的要素分析
1.優勢條件
(1)雄厚的經濟基礎,城市綜合競爭力強
寧波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長江三角洲南翼的經濟中心。2005年,寧波市國內生產總值2446.4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700美元,財政收入466.5億元,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8元。從全國范圍來看,寧波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寧波全市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均居全國15個副部級城市前列,并躋身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投資環境40優之列。《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2005年寧波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中國大陸200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六,結構競爭力排名第四,制度競爭力排名第二,政府管理競爭力排名第七,企業管理競爭力排名第一。
(2)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
寧波的山、河、湖、海、港和島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根據2004寧波市旅游資源普查結果:寧波市旅游市旅游資源涵蓋8大主類的全部,涉及114種基本類型,占全部155種類型的73.55%,資源豐度屬于中等水平,形成較為豐富的旅游產品體系。在各類資源構成中,旅游商品和遺址、建筑與設施類集聚度較高。例如,具有“南國書城”美譽的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天一閣建于1561年,原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樓。它不僅以藏書之多而聞名于世,而且以其奇特的書樓設計、秀美的園林構筑、恬靜的環境氛圍而稱譽全國。
(3)區位交通優越
寧波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的東南隅,寧紹平原的東端。北臨錢塘江和杭州灣,西接紹興,南臨三門灣,東于舟山隔海相望。寧波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我國東南沿海現代化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就公路交通而言,進出市區的主要公路干線全部達到一級以上標準,向西和向北直達杭州和上海,向西南連接京九鐵路,向南則可以連接福建和廣東。航空方面,目前櫟社機場已經開辟了寧波至全國各地和國際、港澳等地38條航線;鐵路方面則是近中程鐵路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并開通了直達國內很多大城市的列車。國際航運方面,寧波是長三角惟一的深水港城市,寧波北侖港是我國四大深水港之一。
(4)底蘊深厚的地方文化
寧波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以河母渡為源頭的農業文化、以天一閣為代表的藏書文化、以上林湖越窯遺址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禪宗五大名山之一的天童寺和珍藏有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它山堰為代表的水利文化和以鎮海口海防遺址為代表的海防文化,堪稱聞名海外。寧波又有“文藪之幫”美譽,歷史上曾形成高層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學派,如“姚江學派”、“浙東學派”等,并出現了虞世南、黃宗羲、方孝儒、王陽明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5)良好的旅游業發展勢頭
自從1998年榮獲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來,寧波市旅游業發展的年均增長率超過11.5%,提前完成《寧波旅游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規劃目標,并于2004年建成“旅游大市”。
2006年,寧波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4.25萬人次,旅游創匯3.37億美元;接待國內旅游者2685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289.6億元,旅游總收入316億元。旅游業在浙江的實力僅次于杭州,已經成為浙東旅游中心。
2.目前存在問題
(1)重量級景區少,旅游產品結構亟待優化
寧波市雖然旅游資源豐富、景區眾多,但是當前除了溪口景區外,在全國具有高知名度的景區數量非常少,呈現出“中小景區眾多,龍頭景區稀少”的局面。而且,寧波旅游資源的數量優勢尚未轉換成質量優勢,無論是自然資源型旅游產品還是人文旅游產品整體上均處于較低層次的觀光層面,缺乏基于文化底蘊的深度開發。當前,寧波市旅游產品結構特征為以觀光游覽類為主、度假類為補充、商務旅游產品發展迅速,但產品結構還處于低級階段,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優化。
(2)國際旅游發展相對滯后
相對于國內旅游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而言,寧波國際旅游發展相對滯后。盡管寧波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及其占旅游總收入已經從2001年的4.51%上升到2006年的8.52%,但是比重相對來說還是相對較低。從入境旅游游客數量來看,寧波和上海、廣州、大連、西安等入境旅游的差距仍然很大,與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業發展總體水平相近的蘇州、杭州和無錫相比(如表),寧波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也明顯滯后。
表 長三角主要旅游城市海外游客接待人次比較(2004年)
資料來源:中國旅游統計年鑒,2004
(3)旅游業管理體制有待改善
從當前寧波旅游發展的狀況來看,旅游景區的規劃、資源開發、線路設計和旅游企業管理等方面還不夠合理、規范、科學,尤其是受利益的驅動和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寧波旅游管理體制還存在不順暢的局面,不僅造成旅游資源的不合理開發,還直接影響寧波旅游業的競爭力的提升。
(4)城市旅游形象不夠突出
寧波市自從確立“東方商埠、時尚水都”的旅游主體形象確定以來,形象提升很快。但是寧波留給外界的印象多是工商業名城,與大連、廈門、南京、杭州等沿海主要城市相比較,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夠十分鮮明,尤其與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及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不相適應。
三、提升寧波市旅游競爭力的策略探討
1.提高旅游資源的整合力度,加強景區之間的聯動
決定區域旅游吸引性和旅游活動行為層次的旅游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區域旅游業競爭力的高低。因此,寧波應根據旅游資源的內在關聯性和風景區地理空間的鄰近性,提高旅游資源的整合力度,加強諸如三江口都市商務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梁祝愛情文化旅游區、溪口人文山水旅游區、杭州灣海濱休閑度假區等景區的聯動,進行通過市場共享和資源共享,以及旅游產品的差異化開發所形成的整合優勢,進而增強寧波城市旅游整體的競爭力。
2.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城市個性形象
具有獨特個性的城市才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體現出一種文化,表現出獨特的民族風情。塑造寧波“東方商埠,時尚水都”的城市形象必須從挖掘和滲透地方文化入手,使廣大游客感受寧波特色的地方文化,豐富旅游體驗,從深層次展示寧波“文化為魂、海洋為魂、山水為形、時尚為媒、生態為體、都市為依、夜色為魅”的豐富多彩的旅游特色。
3.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提升旅游企業競爭力
優化寧波旅游產品結構應根據“多元優化”的產品戰略和“精品品牌”的品質戰略,針對細分客源市場進行多維方向的產品體系設計,突出重點、特色、和品牌,體現資源市場產品相對接、主題活動形象相呼應的產品設計思路,針對國內旅游市場,著重提高觀光旅游產品的質量,發展新型觀光旅游產品以及開發海濱島嶼休閑度假、山水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針對國際旅游市場,立足觀光旅游、大力發展商務旅游、會展旅游,積極培育宗教旅游專項旅游市場。
市場經濟條件下,旅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最終是由旅游企業來完成的。要提升寧波旅游企業的競爭力,宏觀上要支持一些實力較強的旅游企業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并合理地有步驟的采取聯合、兼并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改善和發展民營中小企業,并培育大型旅游企業和加快旅游企業集團的發展。微觀上則需鼓勵旅游企業通過建立機制、制度和企業文化,使旅游企業的產出規模、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和營銷決策等決定其競爭力的有機要素協調起來,轉變成企業在市場上真正的競爭力。
4.加強旅游管理隊伍建設;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
旅游管理和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旅游發展意識是提升寧波旅游競爭力的最終源泉。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各旅游城市均已高度重視旅游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設法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素質以提升城市旅游的競爭力。對寧波而言,應本著“以人為本,適度超前”的原則全面提高旅游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如推進高校和企業合作、產學研結合,多渠道、多層次的培養旅游人才;完善管理人才培訓體系,促進業務素質全面提高;定期進行旅游從業人員和管理隊伍的素質考核與評比,建立完善的評價與考核制度等。
政府的政策和管理是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提升作用是相當明顯的,政府部門制定的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是區域旅游業競爭力提升的環境約束。針對寧波市旅游業發展現狀而言,政府部門應著重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提升旅游競爭力:重點扶持旅游核心企業的發展、為旅游業發展營造公平、透明的經營環境、制定合理的旅游產業政策,做好科學合理的旅游發展規劃、樹立城市旅游品牌等等。
5.加強科技含量,建立寧波城市旅游發展的科技保障
信息是城市旅游的命脈,城市旅游產品決定了城市旅游業對信息和信息技術的依賴,信息技術尤其是在城市旅游的市場開發、促銷合作、管理咨詢等方面作用日益明顯。故此若要提高寧波城市旅游的競爭力,科學技術的引進與創新已經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完善城市旅游信息系統;建立城市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針對國內外高素質游客推出城市旅游e卡通等。
參考文獻:
[1]張爭勝周永章: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實證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1):13
[2]蘇偉忠楊英寶顧朝林: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初探[J].旅游學刊,2003,18(3):39~42
[3]保繼剛等著:城市旅游原理·案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45
[4]寧波市旅游局:寧波市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總報告[D].2005
[5]寧波市旅游發展規劃課題組.寧波市旅游發展規劃[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