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人喜歡吃鹽水鵝。在揚州,賣鹽水鵝的攤點,大街小巷,遍地開花。
鹽水鵝又叫做老鵝。這個“老”有三層含義:一謂大,家養兩條腿的禽類,數它最大。二是用老湯老鹵燒制出來的。這老鹵,時間短的幾年、十幾年,長的有幾十年。其三,在賣熟食的熏燒攤上,它唱主角,絕對領銜。在鵝之前冠以“老”字,有恭維之意,有抬舉之意,喊起來也簡潔、順口、干脆、響亮。
在揚州,大凡賣老鵝的,都冠以“黃壓”二字,以示正宗。黃壓是揚州所屬的一個古鎮,位于揚州的正北方向,黃壓老鵝的揚名,據說跟一代風流皇帝乾隆有關。相傳,有一年乾隆南巡,途經黃壓,只覺異香撲鼻,令人饞蟲直爬,口水直灑。原來這香來自老鵝,當地制作老鵝的人家很多,空氣都是香的。乾隆老信忍不住,決定品嘗一下,一吃便叫好不絕,當場下旨,列為貢品。
黃壓老鵝怎么個好吃法,讓我給你細細道來:先看外表,黃澄澄、油亮亮的;論形狀,不癟不塌,十分飽滿,雖熟猶生;朝它跟前一靠,乖乖,一股說不出來的香氣,朝你肺腑,朝你味蕾,朝你汗毛孔里直鉆。那個陶醉的程度,人簡直要雙起來了。弄塊嘗嘗,不咸不淡,有滋有味??湛诔?,不晌人;當茶吃,能下飯;搭老酒,嶄貨(上海方言:很好的東西)。論老鵝的肉質,真是又酥又爛,利牙爽口。
在揚州,賣老鵝的家當配置,都是清一色的三輪車。車上用木板一擔,將上下隔開。板上是一個玻璃柜,柜子分兩層,長方形的托盆里,塞得滿滿的是油亮亮的老鵝和紅彤彤的豬頭肉,真是醒目誘人。板下是一只大號的鋁盆。這盆口廣一米,跟嬰兒洗澡的盆一樣大小。盆里放的也全是老鵝,這是后續用的。用三輪車有很多好處,出攤時,腳一蹬,幾支煙的工夫就到地頭;收攤時,車輪一轉,到家了,既方便又快捷。
賣老鵝的生意好壞,全在于口味。賣老鵝的就考究個秘方,這秘方一般都是祖傳的。按常理,燒老鵝無非是蔥、姜、八角、桂皮、丁香、料酒諸等作料。其實不然,這里面大有名堂。據了解,作料少的有十幾種,多的達到30多種。它跟中藥的配方一樣,也講究比例,也講究君臣佐使,不是瞎來的。這秘方是要用來養家活命的,輕易不得示人。
生活中經常有朋友小聚,三五知己,突發雅興,突發豪興?,F辦菜肴來不及,不要緊,錢一掏,老鵝攤上就能把下酒的菜肴采辦得齊齊的。大包小包一拎,里面有鵝血、鵝腸、爪翅、腌肝、頭頸,外帶兩根素雞、一包花生米?;丶冶P盤碟碟朝下一擺,有葷有素,立馬就能吃起來喝起來,既方便省事,又能大快朵頤。
有人說揚州的老鵝是“下里巴人”,其實它更是“陽春白雪”。在揚州,再高檔的婚宴、壽宴、商務宴,乃至大名鼎鼎的紅樓宴、滿漢全席,都有它一席之地。這是一道特色菜,傳統菜,更是一道撐門面的保留菜。
(責編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