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我在四川滬州一家中藥行當學徒。那時,滬州的《江城晚報》經常揭露一些官場丑聞,能反映一些人民的聲音,文藝副刊也很活躍,很受群眾喜歡。
一天,晚報副刊發表了一副對聯:
“國亦為民,共亦為民,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p>
許多人讀了這副對聯,都感到報紙將有大禍臨頭。那個時候,哪個敢說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是代表老百姓呢?更沒有人敢說總統的壞話,罵總統不是東西。正因此,當時很多茶館都掛有“茶房酒肆,休談國事”的牌子。
果不出所料,幾天后,《江城晚報》???。據說某一天早晨,天麻麻亮,20多個戴黑眼鏡的彪形大汗,手持大棒,沖進報社,一陣亂打,將門窗、桌椅、辦公設備,全都砸得稀巴爛。行兇后,眾人走到河邊,招呼一只船,一溜煙消失了。
事后,街頭巷屋,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晚報被土匪搶了,有人說是得罪了袍哥大爺。究竟是啥子人干的,誰也不能確知,但人們心里有數:“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在作怪。
(責編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