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育產業作為中國新興的產業,正在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中國產業政策的調整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體育產業的發展受到束縛。體育產業國際化、多元化是其發展方向。
[關鍵詞] 體育產業 發展 途徑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把體育當做社會主義的一項福利事業來認識,體育與文化、教育、衛生等都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所制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體育與國際間的交往日益頻繁,人們對體育的產業性質開始有所認識,“體育產業”一詞也就隨著人們對體育的產業性質認識的不斷深化而應運而生。多年來,我國的體育產業只是體育事業的組成部分,而體育事業更多地由政府投資,體育市場也幾乎都是政府大包大攬,行政色彩濃厚。\"體育作為公益事業,有政府的責任所在,但必須通過市場、產業的方式加快發展。”顧灝寧說,”現在各類體育競賽、健身資源市場化配置程度不高,沒有發揮資源的經濟價值,要改革、調整機制,把資源放到市場上去。”
現階段,我們認為體育產業是一種“復合產業”,主要包括三大類別:第一類為主體產業類,指發揮體育自身的經濟功能和價值的體育經營活動內容。第二類為體育相關產業類,指為體育服務產品 提供相應支持和保障的各種產品。第三類是指體育部 門開展的,旨在彌補和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其他各類經營活動。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體育產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束縛。下面分幾個方面談一下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途徑。
一、構建合理的內部結構,促進體育產業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從體育產業的構成來看,體育產業是由本體產業、相關產業和其它產業所組成。在體育產業發展初期,需要通過發展體育的相關產業和興辦其他產業來積累發展資金。由于體育本體產業主要受政府調控,行業壟斷性較強,其發展規模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相關產業中,主要是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較迅猛,但就體育用品產業的內部結構而言,我國體育用品從整體來看,自主開發、設計能力較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低,大都以來料加工為主,還沒有形成自主開發的主導性體育產品。在整個體育產業結構中,主體產業所占比重較少,產業結構之間發展不協調。而要保持體育產業的持續、有效地發展,應確定體育產業的合理結構,優先發展體育本體產業,通過體育本體產業的發展來帶動相關體育產業的發展 。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促進體育產業國際化,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規模化的整合,從整體上提升體育產業的競爭力。發展體育制造業是體育產業化的基礎、沒有體育制造業的發展,就無法為體育信息化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奠定產業基礎。而發展信息技術、高新技術又能帶動體育產業化,形成信息化與體育產業化互動,促進體育產業的更大的發展。因此,以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為依托,以體育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體育產業化結構,將推進我國體育產業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二、重視整體規劃布局,完善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產業政策及經濟政策
產業組織政策是優化體育產業市場開發,規范體育產業市場開發模式運行的專項政策。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范各類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經營實體的組織形式,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制度,建立開放性的創新發展機制。以資本為紐帶,通過資本市場和產權市場形成具有競爭力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型體育企業集團。提高整個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核心,改善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組織結構。政府的主管部門要制定相關政策,包括政府財政投入政策、產業項目基本建設投資政策、社會集資政策、稅收政策、體育彩票和體育基金等方面完整、系統的體育產業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政策體系,促進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更加完善,更加規范化、更加國際化,為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較好的物質基礎。
三、建立健全調控機制,加強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法制建設
目前,我國出臺的體育產業法規,大多是綜合性的管理辦法,對管理的每個環節和各運動項目的規定不細致,缺乏可操作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在綜合性規定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制定有關實施細則,如體育產業經營的申辦條件、經營條件、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等。由于體育產業在我國屬于新興產業,理論研究相對滯后于體育產業實踐的發展,政府對體育產業的管理還處于探索階段,有關調控機制還未形成。加強體育產業市場的法制建設。政府應認真研究現有體育產業法律法規,逐步調整完善體育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力求對體育產業起到良好的監督和保護作用,推動體育產業沿著法制化軌道健康發展。加強體育產業的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用法律保障體育產業經濟的健康穩定,使我國體育產業能適應奧運經濟的發展要求。根據體育產業市場發展的現狀,當務之急是要加快高層次的立法。目前我國體育市場管理的法制建設十分薄弱,應該及早出臺全國性的體育市場管理條例,明確管理部門的職能、管理范圍、管理權限,界定進入市場的專業技術條件、資格及審批程序,規定各類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規范體育市場的主體、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對體育市場的管理、監督和調控。 因此,要依法設立行業服務標準,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經營秩序,使市場主體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展開競爭,使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的發展有法可依,實現體育市場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效益化、法制化和國際化。
體育產業市場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也是衡量國民生活質量高低和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我國,體育產業市場剛剛起步,社會蘊藏著巨大的體育消費市場潛力,探討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途徑,對于其廣闊的市場前景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