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司章程是由發起設立公司的投資者制定,經全體公司股東一致或多數同意,直接約束公司、股東、經營管理層,并規定公司組織及運作規范、權利義務分配的基本規則的自治法規,是成立公司必備的法律文件。作為公司領域的重要制度,公司章程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貫穿公司的設立、運作,以及解散整個過程,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被稱為公司的憲章。
[關鍵詞] 公司章程 重要性
約束企業行為有兩個法寶,一靠法律,二靠章程。法律就是公司法,以及一些配套的法規、規章、它代表的是國家的意志,而章程是靠發起人,股東制定并通過的,它體現了發起人和股東的意志。公司章程是規定公司組織及行為基本規則的重要法律文件,是公司設立和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它是由公司全體股東或發起人制定并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都具有約束力的規范文件。它是公司存在和活動的基本依據,是公司行為的根本準則,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章程對公司的作用正如憲法對國家的作用,也正因此章程被稱為公司的憲章。
一、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公司章程通過對公司法規定的具體化,能夠加強公司法的具體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公司法》第16條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條款中法律雖有相關規定,但是只是框架性的規定或者只規定了相關的上下限度,具體則交由公司章程進行細化。
其次,公司章程通過對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補充,能夠彌補公司法的不周延性。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法律必須做出明確的規定,實踐中才能有法可依,但是由于成文法立法的滯后性和對現實的不可窮盡的局限性,再詳細的立法仍會出現漏洞,特別是一些通過列舉方式規定的事項,單純的列舉不可能完全滿足現實實踐的需要,必須通過兜底性條款對其不周延性進行彌補。公司章程作為公司的自制文件,更加充分體現公司的特點和滿足公司的需要。
最后,最為重要的一點,同時也是新公司法非常突破性的規定,公司章程通過規定替代公司法的某些規定,以此排除公司法規定的適用,通過自治的方式更好地發揮公司的個性。例如,《公司法》第43條,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前所述,公司章程對公司法規定無論是細化還是補充,其前提都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公司股東和發起人的意志實質上仍局限于法律意志下。但是根據修正后的公司法,公司章程在一些事項上具有了完全的自主權,給予了章程更大的自主權,也擴充了公司自治的空間,因此,這種規定實則是賦予當事人意思自治理念的體現。
二、公司章程在產權交易中的重要性
公司章程直接關系到交易主體及其行為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特別是在新公司法賦予公司章程更多自治規范權的法律背景下,再次重申公司章程在產權交易中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
公司章程主要體現股東共同的自治意思,不僅是公司的自治最基本的規范約束,還是政府監管公司的重要依據。公司章程在產權交易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明確出讓產權的權屬關系。明晰的產權權屬關系是產權交易的前提。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以及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等是公司章程必須載明的內容,所以,通過查驗產權標的企業的公司章程,便可以明確的驗證出讓產權的具體出資產人;通過查驗出讓方的公司章程,便可以驗證本次產權出讓所涉及的決定主體,進而判斷該產權是否要求出讓的一方所持有,以及產權的類別和屬性等事關合法合規交易的相關信息。
其次,核對印證其他提交材料。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當事人還需要提交其他證明產權的出讓或受讓行為已履行公司內部決策程序的書面證明,即相關的股東會決議或書面同意意見等。此時,通過查驗公司章程,可以核對與會股東及其簽名或印章是否與公司章程所載相一致,所形成的決議是否符合議事規則和程序,進而判斷交易主體履行相關內部決策程序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再次,判斷交易主體行為的合法性。由于新《公司法》賦予了股東更多的意思自治權,股東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自主設定更多的任意性條款。如對外投資或擔保的限額、股東是否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經理和執行董事的職、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方式等事項。這樣,在新《公司法》實施后,產權交易會因此而產生更多的“變數”,不同的交易主體依據各自的公司章程會做出不同的作為,而惟有查驗公司章程,才能對交易主體行為的合法合規性做出正確判斷,這也更體現了公司章程在產權交易中的重要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在認識公司章程重要地位的同時,也認識到了應該通過放寬對公司的管制而加強公司章程的自治機制,但是我國在這方面卻背道而馳,管制色彩過于濃烈,公司章程自治機制并未完全發揮出來。從公司自治的角度來透視,我國公司章程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內容上的缺陷,公司對公司章程幾種記載事項劃分不是很明確,也欠科學。第二,章程理念上的缺陷,由于公司法的管制色彩太濃,不注重發揮公司章程的自治機制,造成了商事主體章程意思不夠,不能正確地認識和運用章程機制。我在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后,大膽地提出以下幾個解決辦法:第一,要科學界定公司章程中的絕對,相對和任意記載事項。第二,通過公司章程的相對必要記載與任意記載事項細化,補充乃至修正公司發的相關規定,實現公司自治。第三,構造新的章程制度的同時,章程理念上也應向發達國家看齊,我國現在走向抽象到具體,逐步與國際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