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企合作是促進旅游院校和旅游企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闡述了校企合作對師資隊伍建設的促進作用;對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校企合作 旅游企業 外語導游
校企合作是促進旅游院校和旅游企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旅游院校與旅游企業合作,能夠充分發揮學校和旅游企業各自的優勢,為社會培養市場所需人才。在高校外語導游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學校與旅游企業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學校以專業為依托與多家旅游企業合作。二是學校創建經濟實體。學院利用自身的旅游專業知識和人才優勢,自己創辦旅游企業。這些合作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外語導游人才的培養。
1.校企合作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建設。教育質量的關鍵是師資。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學生,必須有高水平的教師。高職教育需要的是既懂理論又會實踐的“雙師型”教師。由于受到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科學、輕技術”的影響,傳統的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理論有余,實踐不足。高校的教師也存在著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相對較弱的弊端。我國高職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現實要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多數教師缺乏實際經驗。例如,教《英語導游》的教師多是從外語院校畢業的人,他們對旅游知識缺乏,對于實踐能力更是匱乏。在與旅游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學院可以組織教師到旅游企業學習,及時了解和掌握旅游企業對所需人才規格的要求,教師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的結合起來;也可以從旅游企業中引進一些專業基礎扎實、有豐富經驗的旅游管理人員來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實習老師。從而優化師資隊伍的整體結構。
2.校企合作促進了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教學專業現代化要求旅游院校要突破傳統的決策水平,加強深入調查研究、吸收旅游企業、旅游協會等專家參與,對旅游業的發展形式、發展趨勢、專業就業等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與學校一起對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崗位知識、技能要求等進行論證,做出決策。①通過校企合作專業辦學指導方向更明確。外語導游專業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線。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中,基礎文化課以夠用、適度為原則;專業理論以實際、實用、實踐、實效為原則,應大幅度增加實訓教學。讓學生在實際運用外語進行導游講解的過程中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專業設置市場化。高校在對學生的專業教育、道德教育、成才教育等諸多方面充分采納旅游企業的意見,從而獲得真實的市場需求信息。也能有效地彌補課本知識落后與社會發展的不足。實現課堂教學的創新。高校按照旅游市場的導向的需求設置專業和課程,培養出來的外語導游人才能夠迅速地適應崗位需求。③教學具有針對性。高校與旅游企業的合作也包括讓旅游企業參與制定人才規格、課程計劃、評估標準等方面,使學校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朔虒W內容的老化、教育方法落后、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和發展相脫離等方面的弊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我國加入WTO,旅游企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導游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對游客的服務質量,關系著一個地區和我們祖國的旅游形象。外語導游起到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的作用。外語導游要用準確的語音、語調、流利的語言同外國游客交流并進行景點講解。實際運用是提高英語語言表達準確性和流利性的關鍵。同時,強化外語導游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也十分重要。建設一支數量足、結構合理、思想業務素質高的導游隊伍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企業人才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未來旅游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力。以往60分萬歲,勉強能拿個大學文憑的那種畢業生將被旅游企業所淘汰。如今,只單純擁有畢業證和學位證的普通本科生也越來越不適應旅游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現代旅游企業趨向于需要那種“誠信為本,才智并舉,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大部分用人單位對于專業知識扎實、政治素質好、動手能力強、外語水平高的畢業生頗為青睞。從外語水平來看,由于我國的經濟正逐步走向國際化,對于畢業生的外語水平要求逐漸提高,不僅要求四級、六級,而且更看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少外資企業更是要求能懂幾門外語的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下培養的學生,顯示出極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很快就能完成由學生到外語導游的角色轉換,縮短了由學校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周期。以我們旅游管理學院為例,我們每年一次的導游員大賽,邀請了丹東地區多家旅行社的參與,旅行社的經理們也擔任評委,有的旅行社會借機挑選所需人才。旅行社為獲獎同學頒發獎品和提供旅游的機會,學生從而獲得了實踐的經驗。旅游企業的參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通過比賽又提高了實踐能力。旅游學院還聘請一些旅游企業的專家來學院講學,學生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學生在大一剛入學不久就會由學院安排到旅游企業參觀,進行行業認知培訓。旅游旺季和畢業前到旅游企業實習,可以說我們的畢業生都有很多帶團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和能力。
一些專家指出:目前,我國旅游教育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旅游學科本身的成熟度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第二,課程體系與人才需求之間的矛盾。第三,課程的要求和教育的要求之間的矛盾。目前的畢業生存在的問題:我們目前培養的學生理論性太強;有一些畢業生綜合知識結構方面比較欠缺。走校企合作之路來幫助旅游院校改善目前的培養模式,使學科體系完整化并得到提升,使教育與產業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幫助旅游企業改善自身的培訓機制,以使旅游人才的培養更加合理化,更適合未來產業的發展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杜玉華:《從人力資源供求矛盾看“訂單式”培養模式的多贏效應》.《職業教育研究》,2007.6
[2]王愛華:《校企合作辦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新疆職業大學學報》, 2007.3
[3]李漢斌:《職業院?!靶F蠛献鳌迸囵B模式初探》.《成人教育》,2007.4
[4]王保軍:《訂單培養 校企雙贏》.《中國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