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可持續增長率的概念、計算公式以及股權融資條件下的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等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完善國內可持續增長率的基礎理論,并在財務管理實踐中發揮作用。
[關鍵詞] 可持續增長率 股權融資 期初權益 期末權益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并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企業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當企業經營效率(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和財務政策(資產負債率和收益留存率)保持不變,并且不打算或不愿意發售新股;此時銷售的實際增長率等于可持續增長率。
一、可持續增長率計算公式
1.根據期初股東權益計算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2.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收益留存率×銷售凈利率×權益乘數×總資產周轉率)/(1-收益留存率×銷售凈利率×權益乘數×總資產周轉率)
當然,我們知道了可持續增長率和上述四個指標(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中的三個,另外一個也就可以求解了。
二、股權融資條件下的可持續增長率計算與分析
可持續增長率不意味著企業的增長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續增長率。關鍵在于管理人員必須預計并且加以解決在公司超過可持續增長率之上的則增長所導致的財務問題。在企業的經營中,限制銷售增長的是資產,限制資產增長的是資金(包括負債和股東權益),為此,企業要想實現超常增長,必須有資金的支持。那么,高速增長的資金從哪兒來?對于企業來說,得到資金的途徑有負債資金和權益資金。對于權益資金來說,可以是內部留存收益的增加也可以采取股權融資的形式。如果涉及股權融資,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怎樣計算呢?
下面通過例題來進行分析。
例如:A企業近兩年銷售收入超常增長,下表列示了該企業2004年和2005年的有關財務數據(單位:萬元)
分析:1.2005年超常增長的銷售額=12000×(66.67%-7.37%)=7116(萬元)
2.2005年超常增長所需要的資金額=22000-16000×(1+7.37%)=4821(萬元)
3.2005年超常增長的資金來源
超常增長增加的負債籌資=(22000-11000)-(16000-8160)×(1+7.37%)=2582(萬元)
超常增長增加的留存收益=1180-560×(1+7.37%)=579(萬元)
超常增長增加的外部股權融資=4821-2582-579=1660(萬元)
4.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1)根據期末權益計算
銷售凈利率=7%;資產周轉率=0.9091;權益乘數=2;收益留存率=84.29%
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7%×0.9091×2×84.29%)/(1-7%×0.9091×2×84.29%)=12.02%
(2)根據期初權益計算
計算可持續增長率既可以用期末權益計算也可以用期初權益計算,計算結果應該是一樣的。在用期初權益計算,如果企業實現超常增長沒有增發新股,用上年年末的股東權益計算是正確的,這個毋庸置疑。如果企業實現超常增長增發新股呢?在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財務成本管理》的相關實例中以及輔導練習中,關于這個問題至今未有提及。
根據期初權益計算,用上年年末的股東權益來做。
銷售凈利率=7%;資產周轉率=0.9091;
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2.6961;收益留存率=84.29%
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7%×0.9091×2.6961×84.29%=14.46%
用這種方法計算的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14.46%與按期末權益計算的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12.02%就出現了差異。
那么,用上年年末的股東權益加上增發新股數計算的結果又如何呢?
銷售凈利率=7%;資產周轉率=0.9091;
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2.2403;收益留存率=84.29%
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7%×0.9091×2.2403×84.29%=12.02%
用這種方法計算的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12.02%與按期末權益計算的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相同。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為涉及進行外部股權融資的前提下,其實質是資產負債率也就是權益乘數發生變化,這樣只能根據△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測算新增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銷售額等,并重新測算權益乘數。如果企業要想在2005年實現銷售的高速增長,必須提前籌集所需要的資金,在理論研究中假設在生產經營之前必須發行股份。當然,在實際生產經營中,沒有必要在年初時就把所需要的全部資金一次籌集起來,但要早做計劃。所以用期初權益計算時,應該用上期期末的股東權益加上本期新增發股份來計算。這樣計算,涉及進行外部股權融資時,用期初權益和用期末權益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才是一致的。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企業要實現超常增長,公司如果可以而且愿意通過發售新股來籌集新的資金,提高公司權益資本的比率則增長過快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同時權益資本比例的提高,也使企業在保證其資本結構最優的前提下,進一步負債融資成為可能,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可以用計劃期期末權益來計算,也可以用期初權益來計算,注意這里的期初權益應該用上期末的股東權益加上計劃期新增發股份來計算。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07年[M].《財務成本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2006新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