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史蒂夫#8226;鮑爾默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沒有雅虎,我們也能實現目標?!钡@然,這起失敗的收購浪費的不僅僅是微軟的時間和精力,還有信心。微軟歷來拒絕大型并購,并曾表示,并購是那些沒有其它增長選擇的公司才需要考慮的事情。但這次,它的主動收購表明,在谷歌面前,微軟的緊迫感日益增強。
《時代》雜志撰文稱,雅虎從沒有真心想賣給微軟,盡管楊致遠多次表示,會考慮微軟報價,但實際上,他并沒有顯示出愿意達成交易的興趣,而是集中精力尋找替代收購方。一向制衡微軟的谷歌自然是最佳選擇。楊致遠的做法是,將雅虎的關鍵字搜索付費業務外包給谷歌。
這招果然令微軟不快?!斑@會從根本上動搖雅虎自身的戰略與長期發展動力,廣告客戶將紛紛放棄雅虎的Panama搜索廣告系統,轉投谷歌的平臺……與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搜索服務提供商合作將使雅虎不再符合我們的需要?!滨U爾默在給楊致遠的信中這樣寫道。
雖然保住了自己一手創立的雅虎,但楊致遠的做法無疑是自殘性的。將關鍵字搜索付費業務外包給谷歌,就等于放棄了在未來互聯網市場核心領域中競爭的籌碼。
很多雅虎股東都批評這位創始人太感情用事、拖拖拉拉、不為股東考慮——他們大多表示能夠接受微軟每股33美元的報價,并認為雅虎董事會的41美元估價 “毫無現實感”(事實上,自2005年底泡沫破滅以來,雅虎股價僅有一次短暫達到這個數字)。

美國億萬富翁卡爾#8226;伊坎在微軟取消收購后,向雅虎公司高層發出公開信,指責雅虎高層拒絕微軟公司收購報價的做法“不負責任”且“不合理”。伊坎說,他目前擁有5900萬雅虎股票,并正在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批準,以便把手中的雅虎股票價值積聚到25億美元,從而獲得更多的控股權。不過,也有人并不看好微軟與雅虎可能的合并:“將微軟和雅虎的互聯網戰略結合在一起,就能夠與谷歌一競高下了嗎?這就像是試圖把兩塊石頭并在一起,然后希望它們能在水中漂浮?!?/p>
互聯網能夠有今天上網人口超過10億的規模,微軟功不可沒。它讓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有了一臺PC,它賦予這些獨立的機器以智慧,也由此成就了自己在單機時代的霸業。然而,讓微軟沒有想到的是,一旦PC們聯合起來,卻對它構成威脅。
在互聯網真的成為新經濟、文化、社會的創新發動機之后,你幾乎看不到微軟的身影。雖然學著谷歌做搜索引擎、學著AOL 做網絡服務MSN、學著雅虎把MSN改造成門戶網站……但這個自詡為“快速模仿者”(fast- follower)的公司在互聯網領域卻始終顯得有點兒后知后覺。
一位網友的話或許不無道理:“我看了一下我的機器,瀏覽器是Firefox,音樂播放器是iTunes,視頻播放器是VLC,即時通訊軟件是iChat,手機同步工具是iSync + Address Book。使用最多的網上工具是Google、Gmail、Google Reader、Google Docs、Blogger……都是Google的,幾乎沒微軟什么事兒?!?/p>
現實證明:微軟對搜索的垂涎并未停止。5月18日,微軟向雅虎提交了一份替代交易方案。新方案并不涉及雅虎的全部資產,其目標僅僅是雅虎的搜索和廣告業務——微軟表示,愿意和雅虎在搜索廣告領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或成立合資公司,以聯手對抗共同的敵人Google。相信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微軟最初要收購雅虎的主要用意。
“微軟將繼續努力尋求改善并擴大其在線服務和廣告業務的新途徑?!边@句聲明一語道出微軟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