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30、133……隨著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世界進入高油價時代。
受燃料價格上漲影響,4月15日,美國第三大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與第五大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冒著“壟斷”、“減少就業機會”等指責宣布合并,從而誕生全球最大的航空企業。
航空燃油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成本之一,占航空公司總體運營成本的40%以上。達美與西北航空合并時,原油價格已經從1月中期的每桶約90美元上升至約110美元,大幅度提高加大了航空公司運營成本。此外,美國經濟表現疲軟,信貸緊縮導致融資困難,也讓航空公司雪上加霜。
許多人都認為,2008年很可能成為美國航空業迄今景氣最差的年份。此前美國航空業虧損最多的一年是“9.11”事件之后的2002年,共計虧損110億美元。

達美與西北航空的合并刺激了市場間的競爭。
5月4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母公司UAL集團宣布,正在尋求與全美航空公司進行合并。目前,這兩家公司分別在美國航空業位居第二和第七。如果合并成功,其規模將超過達美-西北航空。
而就在不久前,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曾有意與美國大陸航空公司進行合并,但被后者拒絕。
有分析師預計,經過一系列合并后,美國最終將出現3家航空巨頭,控制約80%的全美航空交通量。
目前,相對于較為便宜的但卻一直未見起色的“低成本航空”,合并被全球航空業認為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通過合并,航空公司可以整合線路、優化人員,通過“避免重復”而省下更多的成本。
而那些降低服務標準、合并航線、取消座艙硬件設施甚至淘汰老舊機型、提高票價的做法被認為是治標不治本,似乎可解燃眉之急,但時間一長,公司很容易滑入另一個極端——自今年3月以來,包括美國天空巴士航空公司、邊疆航空公司在內的4家廉價航空公司申請破產。
盡管美國航空巨頭頻頻出手,但與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同行相比,他們還是遲了一步。
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法航-荷航集團就是法國航空公司與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合并的結果。
歐洲第三大航空公司——英國航空公司在今年3月初也將它在西班牙最大的伊比利亞航空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提高到13%以上。此前,它還參與收購了西班牙第二大的西班牙航空公司。
3月27日,柏林航空花了1.4億歐元現金和承擔1.9億—2億歐元的凈債務的代價,收購LTU航空公司100%的股份。
不僅如此,有消息指出:歐洲航空巨頭還打算“染指”整合后的美國民航業版圖——英國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法航-荷航集團均有意入股合并后的美國航空企業。
這一“野心”的源頭來自于歐盟和美國間已經生效的“開放天空。協議中,雙方承諾降低跨大西洋航班價格,使旅客擁有更多選擇,以促進客運量的提升。
這樣,幾大航空公司同處于一個全球性航空聯盟的背景下,人人自危,不足為奇。
不能想象油價達到200美元一桶的時候,我們要為飛上藍天的夢想付出多大代價。盡管這一天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