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蘇黎明
2002年的她剛剛從北大畢業,年輕氣盛。在搜狐做了一段時間的編輯之后,又跳槽到一家廣告公司作策劃,一年之后她成了策劃總監。2004年,她和投資人一起成立了新語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她已經是京師同文校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誰說青春留不住,已近三十的饒維維看起來依舊像個學生,聲音甜美,清純模樣依舊,智慧和敏銳讓她的青春煥發著更加動人的光彩。五月花開的季節,她還是喜歡和在校的學生打成一片,她留戀校園,留戀這個讓她的事業不斷成長的地方。
創業之初辦成兩件大事
從青澀小女生到總經理,饒維維給自己的人生寫下了多彩的篇章。其實,和眾多“校園創富”族一樣,饒維維當初是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兒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的。2003年3月,朋友羅渭臨和幾個后來的合伙人找到當時已經是廣告公司策劃總監的她,和她商量成立新語絲校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憑著以前在大學時期的觀察和積累,她一聽就覺得這個計劃一定有前途,幾乎沒有考慮就同意了。當記者問她當初為什么會那么“輕率”,也沒想想萬一失敗了怎么辦時,她笑著說:“那時候不懂得去斟酌事情,還是因為年輕吧!當時我覺得那個想法很好,有發展,就決定去做了。 ”

果然,新語絲成立后很快就有了客戶。8月,索尼選擇了新語絲承辦在東北和華北 50多所高校的數碼影像大賽,在活動策劃和執行過程中,這個年輕團隊給索尼留下熱情而富有責任心的好印象。9月,搜狐想在全國的大學校園推廣一款新的游戲產品。新語絲在協助做這件事時,考慮到在學校里推廣網絡游戲產品可能遇到的阻力,另外搜狐游戲事業部也對人力資源有需求,就沒有采用普通的產品推廣方案,而是創造性地將推廣和校園招聘結合在一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語絲將
20余萬份游戲光盤夾在招聘宣傳冊里一起成功地在全國 125所高校中進行了發布和推廣。
在這之后,新語絲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整合了校園論壇和其他校園媒體,為企業的校園推廣提供全國性的傳媒渠道,用來應對校園考試和假期給企業產品推廣帶來的淡季旺季差別,以及由此影響的新語絲收入不穩定的狀況。她們不僅編輯出版了《yoNG》周刊,作為發布信息和廣告的新平臺,還通過市場調研幫助客戶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動態。
困難中求穩進
在新語絲的運營中,由于缺乏實戰經驗,饒維維和她的伙伴在執行環節中頻繁地遇到不曾預料的問題。比如說在客戶提出需求后,她們往往在沒有問清楚對方預算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制作策劃案。毫無疑問不經過仔細推敲的方案提交出去的結果只能是被槍斃。
“溝通非常重要。而那時候根本不會溝通,不管是我們倆人之間,還是在和投資人或者客戶打交道的時候,都有障礙。 ”饒維維說。就是因為不懂得自我表達,也不善于領會對方的用意,使得合作的各方無法達成共識,合作也因此不能夠順利進行。
是的,剛剛離開學校的大學生缺少的是經驗,在一開始的創業道路上難免會顯得稚嫩。但是她們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那就是她們最熟悉和了解校園。新語絲立足的就是高校這一巨大的市場,打造中國最大的校園文化傳播集團。大學生為了節約費用習慣使用手機短信互相聯絡,有活動的時候,負責活動執行的羅渭臨每天會發 200多條短信與學校里的人聯絡,因此練就了不用看鍵盤就可以編輯短信息的真功夫。
2006年為雅虎郵箱做推廣策劃時,他們又推陳出新想了一個妙招,抓住大學生初進校園有寫信的習慣和需求的特點,策劃發起“大學里的第一封信”的活動,將雅虎的郵箱LoGo和相關信息印在郵資封上,在新生入學時發給新生。由于 2004年以來,公司在全國許多城市設立城市管理人的機制逐步完善,所以此次活動成功地向全國的 100所高校、40萬新生推廣了雅虎的郵箱。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新語絲的客戶已經有了康師傅、盛大網絡、網通等眾多知名品牌。2005年新語絲的營業額達到300萬元,2006年達到600萬元。
細節不忽視,創新更重要
新語絲在每個人的努力中進一步發展,由于饒維維和她的伙伴羅渭臨在新語絲是管理型股東,也就是說新語絲還屬于其他投資型股東。2007年她們離開了公司,正式創辦了屬于自
己的公司——京師同文校園文化傳播公司。“京師同文”,讓人想起 1862年洋務派創立的京師同文館這個中國近代高校的前身。饒維維說:“我們做校園文化傳播,用的就是這層意思,意義也在于此。”
在運營新公司半年間,饒維維的體會是:雖然沒有了來自投資方的壓力,但是由于是新公司,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從零開始,又做老板又做業務員,開拓新市場。二次創業的饒維維現在處在一個女人最美麗的年齡,從開始創業到現在,她收獲的不只是成熟,還有智慧。
隨著公司業務的逐步擴大,公司又招聘了新員工,也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朝氣蓬勃的大學生。
創業,許多行業都有機會
談起大學生創業優劣勢,饒維維認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創業,也不是說想創業就一定要一畢業就去創業,先工作一段時間看清楚方向、有一定積累再去創業,可能更好。激情對于創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大學生各個方面的積累都不夠多,無客戶資源、無管理經驗,所以創業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謹慎考慮,要了解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看清楚有沒有創業機會,對商業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創業過程中,一定少不了的是恒心,對于那些無法預測的挫折和挑戰,那些得不到回報的付出,創業者一定要堅持,要舍得付出。
談到哪些領域適合大學生創業,饒維維說,除了一些傳統行業和需要高資本的行業以外,許多行業都適合,比如零售店,雖然不起眼,做好了也可以獲得成功。還有IT行業,由于大學生是知識儲備和更新相對比較好的人群,所以在 IT行業還是有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的。總之,創業機會有很多,要注意發現、精心論證和選擇,確定目標以后就要全力以赴地行動,堅定地向著目標努力,即便遇到不順,也要充滿信心,因為向前走,一路上鮮花自會開放的。
海歸創業三大關鍵詞
加拿大培森國際教育集團總裁李亞光女士送給所有的創業海歸們幾個成功的關鍵詞。
【經驗、經歷】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人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把自己的那顆心磨得厚厚的。這不僅需要人生的經驗和生活閱歷,也應該感謝曾經出現的磨難和挫折,感謝它們出現在需要累
積經驗與磨難的時期,同時也讓自己有足夠的心力與精力去適應。就像李亞光曾經經歷的身體病痛、生意失敗、心理挫折等,這些都讓她的閱歷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心理更成熟,做事更穩健。
【職業性格】
這個詞是李亞光一直強調的,“人在職場上,一定要有七商——德、智、情、膽、財、政、營”。德商是人生戰略,如地基、如樹根;智商是速度,是思考的參數;情商是戰術,決定著處理問題的圓滿度;膽商是取舍時的表現;財商是必不可少的思考工具;政商決定著高度;營商決定著成功度。雖然社會上還有多種說法例如逆商、藝商等,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這七商 40個性格品質的共同組合就像七條彩虹,構成了人在職場上由青澀到成熟的精彩演繹。而這也是培森國際一直在強調的成功性格描述。用李亞光的話說:“人生處處需經營,這七商又豈止是在職場上不可或缺,在人生的舞臺上想要輝煌燦爛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解】
說來容易做來難。在加拿大讀書時,李亞光接待過中國國家教育部、原人事部的一個聯合代表團,當博士、博士后們和代表團的意見不一導致場面陷入尷尬時,她說:“讓我來說兩句吧——因為我自己之前做過生意,知道創業的難處,國家既然能體會我們創業的艱難,給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我們回國發展事業,作為留學生也應該理解國家的政策和背景,體諒國家的苦心。不是只要你是博士國家就必須給予扶持基金的。如果你的計劃具備可行性、共贏性仍得不到支持,就要思考自己的溝通方式是否科學,用自省的心態,去追求盡可能智慧的做法,這樣你的工作一定會有起色,哪怕開始只是一點點。 ”正是這句話讓那場談話峰回路轉,所以只有學會理解,不忘換個角度看問題,雙方才有可能達到共贏,也只有學會理解,創業者才能在創業的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