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僅關系到我們每個勞動者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和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2008(第五屆)中國薪酬管理高層論壇上,有關領導和專家及各企事業單位的與會者圍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進社會公正和諧”這一主題,對我國薪酬領域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研討。
聚焦突出問題:
三大現象與三大主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政府按照以人為本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執政新理念,采取多項舉措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規范分配秩序,調整分配機制,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取得了積極成效。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是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勞動報酬比重逐步下降。原勞動保障部研究機構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從1995年到2005年,11年間政府和企業收入所占比重分別上升6.6和3.2個百分點,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下降了9.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總額中的比重也出現下降趨勢。中國社科院有關研究數據顯示,1990至2005年,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從53.4%降至41.4%;同期企業所得占GDP比例從21.9%增加到29.6%。
二是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緩解。首先,職工平均工資地區差距仍在拉大。其次,行業間工資收入差距依然較大。第三,各個階層收入增長速度存在差異,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差距呈現進一步拉大的趨勢。1997年,10%最高收入戶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是10%最低收入戶的4.19倍,到2005年,擴大到9.25倍。
三是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完善,其中突出的是企業工資制度不健全,普通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尚未形成,企業一線生產崗位工資增長慢、水平低,低工資職工比例較大。
全國人大代表、原勞動保障部副部長、中國勞動學會會長華福周指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復雜的,主要原因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在思想認識上,是發展經濟、追求GDP增長,還是發展經濟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重、著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一些人思想中還有模糊認識;在體制上,主要是企業工資共決機制不健全,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進展緩慢,發揮作用不夠;在管理上,收入分配宏觀管理不到位,監控手段和方式不力。
交流與交鋒:傳遞最新理念與信息與會的專家學者結合薪酬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圍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邱小平司長在談到我國工資改革形勢和政策趨勢時指出,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分配格局,促進實現公平分配是工資制度改革的任務;蘇海南先生就兼顧效率與公平,逐步理順薪酬分配關系進行了深入論述;姚洪杰先生提出了深化中央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健康發展的新思路;曾湘泉教授提出的“總報酬——薪酬理論的新發展”的新觀點、林澤炎先生關于“法治化進程中的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勞動保障法規背景下的必然”的思考,令人眼界大開,耳目一新;楊河清先生提出了我國建立工資增長機制的三大原則、五大措施;吳德貴先生展示了深化事業單位分配改革的十條思路;田文智先生和黃超吾先生分別就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的設計,戰略、薪資、績效如何三強鼎立提出了深刻見解;崔家泉先生介紹了推行崗位化管理,強化薪酬的激勵作用的經驗。這些觀點和實踐做法,對深化企事業單位的薪酬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
展望發展方向:舉措與趨勢
華福周會長在本次論壇上明確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采取四大新措施,這四項措施為收分配制度改革標明了方向,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認可。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之一,對此,邱小平司長認為,深化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水平,是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而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今后工資分配改革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建立健全合理的工資分配制度,著力提高低收入職工的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改革的趨勢與方向是:建立“市場機制調節、企業自主分配、平等協商共決、政府監控指導”的企業工資分配體制。
首先是堅持公平與效率相協調。分配本身不存在效率高低問題,但公平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承認合理的分配差距;分配的基本決定因素是勞動效率按勞動貢獻參與分配。
其次是堅持企業自主分配與平等協商共決相統一。企業自主分配不是企業行政單方面決定分配;平等協商共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工資分配的內在規律,是處理好勞動與資本的分配關系、實現互利雙贏的基本保證。
第三是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堅持市場化改革是基本取向;市場經濟的外部性需要政府的適度干預;政府主要通過法律、經濟、信息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對工資分配發揮規范、監督、調節和指導作用。
專家云集:結合實際,登高望遠
與往屆論壇相比,本屆論壇具有四大亮點:一是層次高。參加論壇的有薪酬政策制定與管理部門主要領導、全國知名的薪酬專家學者及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的高層管理人員,可謂專家云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司長邱小平,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企業分配局巡視員姚洪杰,山東省勞動保障廳廳長董國勛,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力資源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林澤炎,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德貴,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楊河清,勝利油田副總經濟師崔家泉先生,臺灣知名戰略及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師黃超吾等專家學者到會并就我國薪酬改革的發展趨勢和政策原則進行了精彩演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雜志社社長陳淮,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副所長楊黎明分別主持論壇和做論壇總結發言。二是根據事業單位的不同特點,設置了企業薪酬制度創新、事業單位薪酬改革方向等兩個分論壇,使各專題的探討更加深入和具有針對性。三是理論探討與解決現實問題相結合。這對推動我國的薪酬改革將具有影響和推動作用。四是打造了一個中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沿信息發布平臺。論壇傳遞了最新的薪酬改革的前沿信息、預測改革方向和趨勢,探索改革的措施和方案,探討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研究如何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