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進入紐約的跨國公司,成為年入數十萬元的白領,是無數年輕人的夢想。然而,他卻“不知天高地厚”地炒掉了世界著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股神巴菲特稱他是“奇才”,就連好萊塢明星甚至美國議員,都爭著和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中國人交朋友。
2008 年4 月初,江平以1650 萬美元的“天價”,買下了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西側的SUPK豪宅,成為小野洋子的新鄰居。此事立即引起《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其實早在去年,他就創造了年賺1 億美金的神話,被華爾街的老板們譽為“華人印鈔機”。
在“雷曼兄弟”公司當上交易員
江平是江蘇靖江縣人,1981 年,不到16 歲的他就以揚州地區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中國科技大。1989 年,他揣著2000 美元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后又到斯坦福攻讀金融博士,因為這才是他的真正興趣所在。
在江平眼里,華爾街是個神秘而又充滿誘惑的地方。這里跨國銀行林立,它控制著全世界超過半數以上的財富,是個名符其實的金融帝國。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件趣事,一位致富心切的美國青年在一次聚會上巧遇“股神”巴菲特,便斗膽上前求教:“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在美國干哪一行賺錢最多最快呢?”投資大師笑著說:“很多聰明的年輕人都問這個問題,我只能一只手捏著鼻子,另一只手指向華爾街。”巴菲特雖然不喜歡金錢的“銅臭味”,但他不得不承認,華爾街仍是最容易實現發財夢的地方。
在這里,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分析師,年薪就可拿到6 萬甚至10 萬美元。如果能成為交易員,薪水更會達到前者的數倍,除此之外還有數目驚人的分紅。如此豐厚的回報吸引了無數“淘金人”。而江平真正步入華爾街是在1995 年,他簽約世界著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最初只是一名技術支持部門的普通員工,但江平真正想做的是一線交易員。“華爾街對中國人有武斷看法,認為我們數學好,會計算,但做不好生意。所以到這里后,我想的就是怎么在公司內部找工作。”
江平設計的一種交易模型,因實用價值極高,為公司贏得大量利潤,也給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他終于如愿以償地成了一名交易員。
交易員,顧名思義就是在金融市場上不斷地交易,買入賣出牟取利潤的人。他們涉獵的市場可以是原油、黃金、股票、債券,甚至是指數、貨幣、農作物、工業原料,以及上述載體下的各種金融衍生物。
起初,江平被分配到公司業績最差的拉美外匯交易部門。這一年墨西哥爆發經濟危機,眾多投資者紛紛撤離,導致比索對美元的比價大幅下跌。經過認真調研,憑著對數據獨特的敏感性,江平發現墨西哥貨幣被嚴重低估,有著強大的升值空間,于是他大舉買進。果然,挺過危機后,比索強勁反彈,江平負責的拉美外匯交易部,也一舉成為雷曼公司最賺錢的部門。
從1995 年至2004 年,全球經濟危機一波接一波。但是,江平的投資業績一直在三四成到一倍以上,成為雷曼公司貢獻最大的交易員之一。但這位“送財童子”得到的報酬,卻與他的付出不成正比。
按照華爾街的規矩,基金經理的分成一般是業績的10%~ 15%,但江平的分成還不到這個比例的三分之一。他說,“我主要是不會替自己講價錢。”
華爾街最能賺錢的華人基金經理
在雷曼服役 10年間,江平雖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但通過這段時間的磨練,他已然成為華爾街上一匹“千里馬”。而他的“伯樂”也在這時出現了。2004年底,江平計劃離開雷曼兄弟公司回中國發展,同時就近照顧父母。賽克資本投資公司的主席兼創始人科亨卻聞訊趕來。
他們在曼哈頓的一家意大利餐廳吃了飯。江平告訴科亨,他在華爾街看到太多的陰暗面,決定退出江湖。
但是,科亨發現江平身上“有著超級交易員的潛力”,極力勸他不要放棄,并開出優厚條件力邀他加盟賽克。更令江平感動的是,對方一見面就送來了大禮。“我從來沒有一下子拿過那么多現金,而且沒有任何壓力。 ”江平說,他在雷曼工作多年,每年幫助公司掙1億多美元,也沒有一次拿過這么多的獎金。科亨讓他有一種“異鄉遇知音”的感覺。
2005年春節,他和太太帶著兩個在美國出生的兒女,回到江蘇老家和父母一起過年。這是他過的最快樂的一個春節。回到美國后,江平向雷曼公司提交了辭呈。他說,華爾街的人跳槽很常見,像他這樣業績很好、收入很低且一呆 10年的人很少。老板極力挽留,拿出近千萬美元的留聘獎勵,包括現金、提高的分紅和貸款等。但是,江平不為所動,因為這一切禮遇來得太遲了。
2005年 3月,江平正式到賽克公司就任,負責投資七國集團的外匯、指數、拉美外匯、債券和歐洲信貸。但一開始工作并不順利,“虧了七八百萬美元”。他感到了一定的壓力。不久,賽克主席科亨請他到家里吃飯,同時被邀請的還有美國前總統里根的經濟顧問。看到他情緒不好,科亨對他說:“不要擔心,我并不了解你做什么,但是我了解你這個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好!”結果,他當年就成為賽克最出色的基金經理之一。
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的專業投資人,江平一直關注祖國的經濟發展。2005年,中國股市已持續多年表現為熊市,投資者怨聲載道,江平卻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已經來臨。 ”當時,許多優質股票市盈率不到 10倍,而公司盈利每年都增長兩到三成。銀行利率不到 2%,巨額存款有可能轉入股市,從而引發一輪大牛市行情。
他開始對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公司的股票被嚴重低估。以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在香港上市)為例,它的市盈率僅為 8倍,分紅率達到 11%,而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市盈率高達 19倍,分紅率僅為 2.5%!于是,他就對中石油的股票進行了大手筆的投資,后來這只股票狂漲好幾倍。
2006年初,江平重點把業務擴展到中國股市、亞洲股市以及全球的石油和能源股票。但在當年的年中,新興國家的國債和股票遭到重創。是退是進,當時議論紛紛。但是,科亨力排眾議,全力支持江平繼續做多。結果,2006年底,江平的收益接近翻番。
其間,他還斥巨資在上海等地投資房地產,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2007年,在美國金融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憑著超人的投資天賦,江平仍幫賽克賺了個盆滿缽盈,僅他個人的分紅就超過 1億美元。被美國著名的《交易者》雜志評為“百位頂尖交易者”。因其投資業績遙遙領先于許多上榜的同行,江平甚至被股神巴菲特稱為“奇才”,并成為該榜單歷史上首個問鼎百強的華人。
最大的快樂是和家人吃飯
華爾街雖然是個“盛產”富豪的地方,但吃“淘金”這碗飯也十分不易。鳳凰衛視女主播曾子墨在她的自傳《墨跡》一書中,就描述了她在華爾街 4年的艱辛。雖然在摩根士丹利的收入足以讓她頻頻出入各種奢侈品牌的專賣店,做一個華爾街的“漂亮女人”,但巨大壓力使她不得不超負荷工作,在工作時間越長越榮耀的氛圍里,在辦公室待到凌晨三四點鐘是家常便飯。就算回到家休息睡覺了,手機也不能關機,不管什么時候,老板一個電話就得爬起來重新投入工作。
作為一個掌控著十幾億美元投資的基金經理,江平的工作同樣緊張異常。他每天早晨
4點鐘就要起床,向亞洲打電話了解全球市場動態,處理許多棘手的投資細節問題,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而更尷尬的是,做到一定級別以后,離開反而更難了。職業頭銜的光環和其他人的羨慕,以及這份工作的來之不易,使得江平不忍放棄。同事之間交流的也不僅僅是名牌服裝,而是今天誰買了一艘游艇,明天誰又把孩子送到歐洲的貴族寄宿學校了。金錢,對于華爾街的許多基金經理而言,不是單純的財富,而是工作能力的體現。據傳,一些男交易員為了在高風險和高強度的操盤交易中克制沖動與暴躁,平緩性情,甚至去黑市購買雌性荷爾蒙來服用,借此來確保自己的“競爭優勢”。
江平極為重視家庭生活。他說,“最高興事兒就是全家坐在一起吃晚餐”。在周末,他一天陪家人,一天要工作。“我還要送一對兒女去中文學校。 ”據知情人透露,江平在家鄉和太太相識,“兩人結婚很久,感情一直很好”。江平說,他非常惦記自己的父母,“每年都要回國探望二老”。他的父親因長期抽煙而導致咳嗽,他就設法勸父親戒煙。“我們勸說失敗后,就讓兒子女兒上陣,結果使他戒煙成功。 ”他安排退休的父母住在上海,并親自挑選保姆,還讓保姆學習老年保健知識,以便更好地照顧他們。
江平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去年在揚州中學建校 100周年時,他特意為母校捐贈 100萬美元設立“楊中教育基金會”,獎勵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今年,他還打算在自己就讀過的中國科技大學建立助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