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當人才難以與具體工作相匹配時,會影響企業目標的達成;人才難以與團隊融合時,會出現人多卻難成事的局面;人有才無德時,有卷走機密跳槽的可能,這些都會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把好人才入口關,成了許多企業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從需求出發確定人才引進標準
企業在引進人才時,人力資源部門應該進行崗位分析,對崗位所需要的才能有明確的認識。人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必須與崗位具體要求相匹配,人的職業興趣必須與工作本身相吻合,這樣才能使其適應未來工作的要求。人才必須明白企業的使命,認同企業文化和經營目標,使其人格品質與企業價值觀匹配,自我發展與企業發展方向相一致,人才個性與團隊匹配。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目前,許多企業盲目引進高學歷人才。一個普通的崗位,對本科生來說毫無挑戰性,他會對其不屑一顧,不能全心地投入,而中專生可能會倍加珍惜,兢兢業業地把它做好,這時一個中專生的價值要遠遠大于本科生。
人的品行很難被改造。許多企業在招聘引進人才時,更多看重的是技能表現,而忽略對人的職業道德的考察,總相信“我們能改變他們”,但事實上是行不通的。品德不佳的人,能力越強,給企業帶來的危害就越大。攜款潛逃、泄露企業機密、挖墻腳……無數慘痛的例子給企業敲響了警鐘。
抱團才能打天下。現在是一個團隊制勝的時代,因此人才是否具有親和力,是否能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能否在共同工作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將決定團隊的成敗,而以自我為中心、特立獨行的人,帶給團隊更多的是內耗和整體士氣的下降。
二、提高技巧,解決面試的困惑
也有一些企業雖然按照標準選擇人才,但還是會出問題,這讓負責人困惑不已,尤其是面試環節上。這時,就要對執行招聘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招聘技巧。
1.如何辨別人才“廬山真面目”
許多人在面試時侃侃而談,使人難辯真偽。這時可采用行為面試法。把關鍵職位的要求列出來,以業績和表現為基礎,列出面試問題,請候選者回答:在相似情況下,他們過去如何工作的具體例子。這樣就能通過面試者對管理過程和大量細節的詳細陳述,了解其真實能力和品德,極大地減少了候選者說謊的機會。
2.如何讓入選者眾望所歸
有些情況下,當人事經理辛辛苦苦地把人員招進來,用人部門卻說這不是我們所要的,讓人事經理非常泄氣,而讓部門經理參與面試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讓部門經理確定候選者具備的崗位技能標準和專業測試問題,直接面試候選人的專業技能并確定最終人選;人事經理負責考察人員綜合技能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性。通過二者的共同把關,既能使部門經理對候選人員有全面了解,又可避免 A主管招 A型人、B主管招 B型人的部門用人傾向。
3.如何防止人才來去匆匆
當一些候選者進入企業后,往往待不久就走人。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方面與沒有嚴格按照人才標準選拔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對候選人許諾、宣傳太好,讓候選人期望太高,而真正進入公司后,現實與期望落差太大,導致失望而去。所以,對候選人要開誠布公,讓其客觀地了解企業的優劣勢,了解企業的發展道路,候選人就會做出對個人和公司都合適的選擇。這樣,雖然公司有可能失去部分優秀的求職者,但這可為員工的穩定提供保障。
三、入口把關的其他幾個原則
1.堅持選才標準
在人員甄選考察中,往往會淘汰大量不合格的人才,使得引進人員數量滿足不了企業需求。這時,企業應該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不放寬錄用要求,降格人才標準。事實證明,往往是這些不合格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流動性最大,給企業造成不良的影響。
2.選擇最適合的人才
人員選拔一定要事先制定標準,將候選人與評價標準進行比較,挑出最合適的人選,而不是在候選人之間一一對比,挑出最好的。因為如前所述,最好的不一定符合職位的要求,我們需要的是最合適的人選。
3.試用期考察是人員甄選必不可少的一步通過人員實際表現,上下級、同事之間全方位的考察,可以對試用人員的知識、技能、經驗、態度全面了解,同時發現其在甄選過程中不易考察到的部分,如團隊合作、敬業精神、學習能力、品德等。
(作者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