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3歲的徐敏利在荻港村擁有一片自己的魚塘。靠著賣鮮魚,徐敏利今年就能收入近 100萬元,可這并不是她收入的大頭。池塘邊上一塊占地 300畝的地方,曾經是塊荒地,現在成了徐敏利的最大賺錢平臺 ——一家投資4000多萬元的漁莊。漁莊每天游客的接待量為 1500人,平均每天每人在餐飲、住宿、土特產上的消費在 200元左右,一年就帶來 2000萬元的財富。
荻港村位于浙江湖州和菱湖之間的古運河畔,十年前一次失敗的婚姻后徐敏利在妹妹的化工廠打工做營銷。到了 2003年,已經積攢了近 200萬元的財富,但想干一番大事業的她并不滿足:“沒前途,錢掙的不安心”,她從魚身上打起了主意。可是這次她不想單單賣魚,因為賣鮮魚利潤低,村里的新農村建設給了她靈感。可當她把開漁莊的想法告訴家里人時,卻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對。
徐敏利是一個敢想敢干的人,利用村里發展旅游的契機爭取到了村里的支持后,她特地請來村里搞建筑的土專家,一心要搞仿古建筑。外行的徐敏利經常是集眾家之長,什么好建什么,不好的再推倒重來,這反復折騰讓投資遠遠超過了200萬的預算,直到提不出錢的那一天,徐敏利清醒了。為了爭取到家里兄弟姐妹來投資,一天徐敏利特意把老舍的兒子舒乙先生參觀荻港后的留言拿到了家人面前,資金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可新的麻煩又來了。按照和村里的約定,徐敏利招了 130名村民來漁莊打工,可一個外行女人帶著 130名外行村民,手忙腳亂,笑話百出。痛定思痛,徐敏利決定花高價請內行入主漁莊。
這個行內高手叫錢榮華,別看他其貌不揚,可卻有一手做魚的絕活,能用魚做出 100多道菜。他在荻港村開的小飯店,一直吸引著上海、杭州的客人。錢榮華是一個過慣了自由日子的人,他早已經習慣了小店經營的松散自在,徐敏利的高薪聘請對他根本不奏效。最后徐敏利干脆給錢榮華來了一招釜底抽薪,直言相告:競爭下來,你不是我的對手。終于錢師傅如期上班,有了上檔次的菜品,也帶來了客源,可謂一箭雙雕。之后,徐敏利又把村里最好的豆腐師傅、年糕師傅、蛋糕師傅都高薪招至麾下。從此漁莊不僅成了城里人、外地人旅游消費的場所,承接的滿月酒、成人禮、結婚典禮等更為徐敏莉帶了不菲的收入。現在徐敏利每天為漁莊忙得不亦樂乎,她還有一個愿望:有一天漁莊也能成為她自己幸福婚禮的承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