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這是齊豫和潘越云雙劍合璧所演唱的三毛作品《夢田》里的一句歌詞。是啊,就像這首歌中所唱得那樣,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一畝田,也都會有一個夢,那么我們究竟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呢,葉佩田告訴我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而學習亞偉中文速錄技術正是這樣一個能夠讓你實現夢想、展現才能、體現自我價值的途徑,所以我要說我的未來不是夢。
很多年前就曾聽李宗盛唱過“工作是容易的、賺錢是困難的;戀愛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難的……一天又一天,眼看三十歲就快到來,往后的日子怎么向自己交待。”當年年少輕狂,聽不出它的滋味,然而轉眼間當我也到了他唱這首歌的年紀時,才深深體會到其中的無奈。因此,在茫然無措間,我決定利用今后一切可能的機會,學習掌握一項能安身立命的技能,來給自己的未來一個交待。
我有集報買雜志的愛好,幾乎天天讀書看報,2004 年10 月至2005 年10 月,北京速記協會在新創刊不久的《新京報》上逢周二至周五連續登了一年的培訓廣告,起初我沒太在意,后來該報又在副刊“學習公社”里刊登了滿滿一整版的有關速錄師這項職業的專門介紹,我把報紙捧在手里翻來覆去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了好幾遍,覺得從事速錄師這項職業挺適合性格內向有些木訥的我,便開始對學習速記有些動心了。說來也巧,沒過幾天,電視里又播放了兩個關于學習速記的節目,這下更加堅定了我要學習速記,將來成為一名令人羨慕的速記師的決心。但是我當時對怎樣學習速記,還是兩眼一抹黑,找不著門路。好在我想起了報紙上刊登的培訓廣告,找來一看,上面有詳細的介紹,而且還特別注明每周六將在固定地點進行速錄演示。
在一個星期六的上午,我早早地趕到了演示會現場。演示會先由一位姓吳的老師向來觀摩的我們講解速錄知識、速錄機原理和速錄機的應用等相關理論知識。而與此同時,一位女速錄師就坐在我身旁默默地敲打著擺放在她腿上的速錄機,連接電腦將聲音轉化為文字,通過投影儀將文字同聲顯示在幕布上。大家覺得很神奇,開始我們是坐在速錄師四周伸著脖子、探著腦袋看著她打,后來大伙索性都站起來走過去圍在她的身邊看她錄入,但見她從容不迫,一點兒也沒受周圍人群的影響,還跟開始時一樣,不慌不忙地讓文字上屏。吳老師口才很好,說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像是在作報告似的,連個嗑巴兒都不打,而速錄師也在一字不落地記錄著。這不會是事先安排好的吧,有人開始有了疑問,吳老師大概早已摸透了大家的心理,在他講解完后,就說大家對于學習速錄技術和速錄機的使用還有什么問題和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一提,這時候五花八門的各類問題像潮水一般從人們的嘴里源源不斷地涌了出來,再看坐在我身邊的速錄師,依然輕松自如地照打不誤,而且似乎比剛才上屏速度更快了,簡直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啊,這下大家算是被她高超的技藝所折服了。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那位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速錄師的名字——魏明霞,她是少有的北京本地的高級速錄師。
很快演示會就結束了,很多觀眾紛紛以艷羨的目光打量著這位速錄師并與她攀談交流起來。她說“其實速錄技術本身并沒有多難,很好掌握,只要會漢語拼音,一個月完全可以學會,快的話半個月就可以完全掌握,要想學好關鍵在于平時不斷地練習,只要經過刻苦訓練,你們將來也可以像我今天一樣出色,甚至超過我的水平。但是學會容易,學好難,要想達到高級速錄師的每分鐘220 字的標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達到的,這需要進行日復一日不斷地大量練習和實踐,只有這樣經過勤學苦練,有朝一日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速錄師。”正應了那首流行甚廣的歌曲所唱到的那樣“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回到家我把所見所聞與家人講了,父母非常同意我的想法,表示要大力支持我學習這門新技術,沒過多久,我就進入到初級班進行學習了。通過兩個月的學習我達到了每分鐘70 ~ 80 字分鐘的水平,就買了臺速錄機回家繼續練習,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我達到了每分鐘速錄110 字的水平,又重新回到培訓部的提高班進行提速練習。
我不僅學會了速錄技巧,而且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還領悟到了不少人生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真心付出,努力去做,終會得到回報。正所謂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天道酬勤。
雖然現在我離達到高級速錄師的水平還差很遠,但是我堅信只要經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不斷練習,終有一天我會成長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速錄師,因為我知道學習亞偉中文速錄是實現個人夢想的最佳途徑,我的未來就在我的手指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