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張 勇
我自己是個真正的卡布奇諾咖啡鐘愛者,但我的許多女同事似乎不愛去喝這種東西。對此我從未多想,直到最近才有了變化。我原以為男性和女性的口味不同,或許是由于不同的社會影響力所致。而現在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的女同事們之所以不去咖啡廳,是因為她們在那里得到的待遇不公。
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凱特琳· 諾爾斯· 邁爾斯(Caitlin Knowles Myers) 得出的結論。她和擔任研究助手的學生們調查了波士頓地區的8 家咖啡廳,觀察男性和女性等候服務的時間。她的結論是:男士的咖啡上得比女士早20 秒(同時有證據表明,黑人的等待時間比白人長,年輕人比老人長,難看的人比漂亮的人等的時間長。但這些結論在統計上不具有足夠說服力。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表示,或許這是因為女性點的是較為精致的飲料?這話說到點子上了。研究人員發現,男性更有可能點比較簡單的飲品。然而,將同樣點復雜飲品的男性和女性相比,女性的等待時間仍要長一些。
同樣,很難將下面的結論歸因于女性喜歡低碳糖、濕潤帶皮的豆香瑪琪朵:當咖啡廳都是男性員工時,女顧客等待的時間要長一些,而當服務員全是女性時,這種怠慢便幾乎不存在。
現在尚不清楚的是,男性員工之所以怠慢女顧客,是因為男人以輕視的態度看待她們,還是因為男員工樂于瘋狂地調情。“輕視”的解釋似乎更有可能,因為在咖啡廳比較忙時,女性額外等待的時間似乎會增加。在等候隊伍變長時,誰會抽空去調情呢?
這是一項很有趣的研究,因為咖啡廳看起來是一項競爭性業務,而我們經濟學家認為,競爭應該傾向于消除歧視。
這個觀點出自50 年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加里· 貝克爾(Gary Becker) 的一篇文章。他的論證過程非常簡單:如果一項業務故意向顧客提供劣等服務、沒有競爭力的價格,或拒絕聰明的少數族裔應聘者、青睞不太合格的白人男性應聘者,那么它就是在扔錢。如果是一家政府機構,或一個勢力強大的壟斷機構,這倒是個令人討厭、但可以持續下去的選擇。但有著許多競爭者、卻奉行種族主義或男性至上的企業,可能根本等不到人權律師找上門,就被破產法庭關閉了。貝克爾的理論十分有力,也有證據支持。經濟學家桑德拉· 布萊克(Sandra Black) 和伊麗莎白· 布雷納德(Elizabeth Brainerd) 發現,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加大了很多市場中的競爭壓力,削弱了公司歧視女性的能力。
對咖啡廳的研究是件令人好奇的趣事:咖啡零售業的競爭似乎非常激烈。那歧視怎么會持續存在呢?
或許,一個答案是,必須在非常近的距離內有與之競爭的咖啡廳,才會使為了避免20 秒鐘的等待而走過去的做法顯得合理。即使在咖啡零售行業,競爭也沒那么激烈。
但另一種解釋是,市場仍在設法解決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從男士俱樂部,發展到以男性為主導的酒吧,進而發展到咖啡廳,這些咖啡廳對女性要友好得多。或許哪一天,某個創業者就會決定開設一家門上標有“男性禁止入內”的大型咖啡連鎖店,只是時間早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