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央視在全國首播的電視劇《活著真好》,講述了生活在乳腺癌病史陰影下的一家人的故事。這部劇一播出,立即引起社會對乳腺癌患者的關心和重視。面對乳腺癌,我們能做什么?近日,全國知名抗癌專家何裕民教授接受了本刊的專訪。
采訪開始的時候,何教授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4年,臺州某??茖W校一位50出頭的凌老師被確診為右乳腺癌,并有多個淋巴轉移,經手術、化療后,平穩了一陣。1998年初,她因感冒咳嗽入院檢查,發現兩肺多發性轉移,呈“滿天星”狀。于是,又再加用化療。
兩次化療后,凌老師虛弱不堪,頭發禿光,冷汗不止,仍然咳嗽,兩肺病灶沒有絲毫改變,不知道該怎么辦?
在友人的介紹下,凌老師夫婦找到了何教授。當時,凌老師虛弱不堪,病情錯綜復雜,甚至懷疑還有骨轉移,何教授見狀也感到比較棘手。不過,根據已有的經驗,何教授還是果斷建議凌老師先停用化療藥,以中藥零毒抑瘤治療加辨證調治為主進行調治。
兩個月后,凌老師身體大有好轉,但肺部的情況卻沒有任何變化。一年后,雙肺病灶已有所縮小。于是,何教授建議她再補做兩個小化療。又一年半后,凌老師雙肺陰影完全消失。從2001年起,她除偶有感冒、膝關節疼痛外,一切如常人。
凌老師的故事說明,即使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要給以合理的治療,仍有不少患者能走出陰影,走向康復。所以,面對乳腺癌,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
認識:診斷書不等于判決書
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一般城市高于農村,沿海高于內陸。發病較高的地區有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為最高。根據上海流行病學的調查,社會經濟地位及文化水平高的婦女,乳腺癌發病率高,40~60歲是本病的好發年齡段。
事實上,乳腺癌是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癥之一。何教授說,有七八成的乳腺癌患者確診時尚沒有出現轉移,而這些患者五年的存活率高達80%。即使出現轉移,一些患者經積極有效治療仍可以高質量地生活,部分患者甚至可重返工作崗位。即便那些已經轉移、病情比較嚴重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要給以積極有效治療,其中部分患者也可以繼續生活很長時間。他強調,隨著乳腺癌治療手段的日新月異,只要盡早發現、及時治療,乳腺癌并不等于生命的終結,乳腺癌是可以戰勝的。
因此,乳腺癌并不可怕,乳腺癌診斷書并不等同于死刑判決書。
行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癌變率高達8.8%~21.8%。特別是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年婦女,發生癌變的幾率比一般婦女高出幾十倍。因此,徹底治愈乳腺增生是預防乳腺腫瘤和降低乳腺腫瘤發病率的最有力措施。
20世紀末,有人就乳腺病的發生機制提出了多階段發展模式說,即“正?!錾堑湫驮錾话櫺园钡陌l展模式,并且認為“正?!錾堑湫驮錾话笔强赡娴摹⒖苫謴偷碾A段。按此發生機制,世界衛生組織針對乳腺癌的防治提出了“三早”的建議,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倡盡可能把阻斷點提前。
乳腺癌主要表現為無痛、質硬、邊界不清的腫塊,有時可伴有局部皮膚的改變,如“酒窩征”——局部皮膚牽拉、皺縮;“橘皮征”——皮膚水腫,還有乳頭溢液、乳頭乳暈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其他表現。由于乳腺位置淺表,便于檢查,可以通過乳腺自檢發現大部分乳腺病變。乳腺自檢應每月進行1次,有月經的婦女應在月經來潮后7天左右進行,已絕經的婦女可固定選擇每月中的某一天進行檢查。
不過,何教授強調道,乳腺自檢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時發現乳腺的異常變化,而不是自己判斷病情;發現變化后應盡早去醫院檢查、診斷和治療。
治療:標本兼治有良方
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根據乳腺癌的分期及組織類型,常配合術前術后的化療或放療,并結合內分泌和中醫藥的綜合治療。不過,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有手術的機會。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可運用中醫藥、化療、內分泌和免疫治療等來控制腫瘤的發展。
中醫認為,乳腺癌是正氣不足,邪氣盛實所致,治療上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靈活運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早中期的乳腺癌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輔以祛痰散結兼扶正解毒的中醫藥,以提高免疫功能,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手術、放化療結束后,用中醫藥清除殘存的癌細胞,防范轉移與復發;晚期患者以中醫藥治療為主,扶正祛邪并重,或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而治之。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藥物有:蒲公英、山慈菇、長春花、蛇床子、白芥子、野葡萄根、露蜂房、金剛刺、貓眼草、八角蓮、野百合、冬凌草、貝母、三尖杉、穿山甲、王不留行、鐵樹葉、夏枯草、八月扎等。對雌激素依賴型的乳腺癌采用內分泌治療也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具有調節內分泌作用的中藥有:鹿角粉、仙靈脾、仙茅、知母、黃柏、黃精等。
何教授說,治療乳腺癌的藥物雖多,但也不能一股腦地用藥,而是要辨證用藥。否則,中藥西用,療效必然大打折扣。而且,“合理的乳腺癌中藥治療還需辨證與辨病用藥相結合,需根據不同的兼證進行加減?!北热?,乳腺癌紅腫疼痛者可加半枝蓮、金剛刺、白花蛇舌草,以增清熱解毒之效;胸脅、乳房疼痛者可加青皮、陳皮、川楝子、元胡,以疏肝理氣,散淤止痛;傷口感染者加蒲公英、穿心蓮;白細胞減少者加補骨脂、女貞子。
何教授還介紹了一些特殊兼證的治療。比如上肢腫脹,用自制利濕消腫方(經驗方),以大黃、甘遂等外用,可活血通絡、除濕消腫。再如乳腺久潰不愈,治療時,除自制扶正祛邪的湯劑芪歸山甲湯(藥用生黃芪、當歸、炮山甲、白芍、蒲公英、皂角刺、陳皮、熟地、蛇莓、露蜂房等)內服外,還配合自制的生肌散(藥用珍珠母、爐甘石、血竭、象貝母、冰片、龍骨等)局部外敷。這樣內外并治,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
選擇:零毒抑瘤帶來新希望
對于乳腺癌,更為重要的是加用零毒抑瘤方法。所謂零毒抑瘤,是何教授在長期中醫腫瘤治療中探索出來的,以中藥提取物為主,針對腫瘤細胞,誘導其分化、凋亡的治療方法。
乳腺癌手術切除容易,但易轉移和復發。有效控制微小病灶,預防和阻斷乳腺癌的轉移和復發,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和難點。乳腺癌手術切除后常輔以化療、放療及內分泌治療,但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這一隱患,不少患者最后還是因遠處轉移而致死。
此外,手術、化療、放療均屬攻擊性治療,雖清除癌細胞的作用強大,但也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損害。諸如出現身體虛弱,消化、造血、免疫等功能紊亂和降低機體自身對抗癌細胞的能力,成為癌細胞增殖、轉移、復發的基礎。用零毒抑瘤法治療不傷正氣,再結合辨證施治的中藥,針對個體改變患者的病理狀態,使機體全面康復。
乳腺癌一旦轉移或復發,治療難度明顯增加,此時,單用化療或放療,效果不明顯。與中醫中藥零毒抑瘤結合運用,療效可明顯提高,癥狀可顯著減輕甚至消失,不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也有轉移灶縮小甚至消失的案例。何教授介紹道,他們曾對多例骨、肺或肝、腦轉移,已無法化療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僅以零毒抑瘤為主,配合內治法,讓這些患者在半年到九個月后,完全控制病情,甚至臨床痊愈。
“正確認識乳腺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期給予標本兼治的處理,選擇零毒抑瘤控制癌癥,乳腺癌就不可怕?!辈稍L最后何教授說的這段話,希望讀者謹記。
編輯/譚翔
何裕民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全國知名抗癌專家,獲全國杰出青年中醫、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等殊榮,在國際心身醫學、腫瘤臨床及中醫基礎理論等領域享有盛譽。潛心腫瘤臨床治療與研究二十多年,積累了萬余病例經驗,提出“中醫+西醫+非醫學手段”“三駕馬車”治癌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