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藥作為一種治療出血性疾病和跌打損傷的常用藥,近年來卻被很多人用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療,使其從一種急癥用藥變成長時間服用的藥物。那么,云南白藥的這些新用途有科學依據嗎?它能不能長期服用呢?
云南白藥用途廣泛,常用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以及咯血、便血等出血癥狀。現在臨床上常有人將其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帶狀皰疹等,并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白藥”新用宜慎重
現代研究認為,云南白藥的這些新功效、新用途,可能與其本身藥理作用相關,如治療慢性胃炎可能與其抗炎、改善微循環、止痛作用有一定關系;治療帶狀皰疹可能因其有止痛止血及改善微循環之功效,能促使皰疹吸收,使疼痛緩解;而治療胃潰瘍可能與其能減輕黏膜炎癥、改善微循環、加速黏膜修復、促進潰瘍愈合有關。
但應當指出,云南白藥對這些疾病的療效,也可能是其與某些藥物配伍協同作用的結果,不能簡單認為就是云南白藥的新功效。患者在取其擴展的新用途治病的時候,最好還是先咨詢醫生,不可道聽途說,聽信偏方。
云南白藥的合理使用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甚至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用藥時間過長,不僅于病無益,還可能因藥物成分蓄積導致不良反應或產生耐藥性,以至增添新病。任何藥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良反應,云南白藥也不例外,它也有引起過敏、血小板減少及因劑量過大導致死亡的報道。
云南白藥的配方和制法是對外保密的,人們僅知道它是以“三七”為主要成分,配以多種中草藥制成,難以推斷是否可以長期服用。因此,對它的使用就更應忠實于其原有的適應證及療程規定,不可隨意延長服用的時間。一般而言,云南白藥的療程多為3~4天,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應由醫生根據不同病證、不同病程、不同給藥途徑和方法確定及調整。
云南白藥的用法與用量依主治證和患者情況而不同。對出血諸癥,內服常規用量,成人每次0.2~0.3克,每日3~4次,用溫開水送服;兒童依年齡減量服用,或遵醫囑。對淤血腫痛等未出血的破損諸癥,可用黃酒調服;對疔瘡癰腫者,除內服外,還可將本藥與少許酒調勻涂敷患處。云南白藥外用通常適用于皮膚無破損的扭、挫等閉合性創傷或皮下出血,若皮膚出現較大面積的開放性創傷則不宜應用,否則會引起紅、腫、熱、痛的炎癥反應,使肉芽組織生長受到妨礙。外敷用藥同時要注意防止藥物干燥。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對云南白藥有過敏史者、孕婦(有興奮子宮作用,可造成流產)或伴有嚴重心律失常者應禁用云南白藥。用藥期間,應忌食蠶豆、牛羊肉、魚類、辛辣、酸冷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