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曉蘭剛當上媽媽,欣喜之余卻遭遇她意想不到的尷尬——不知道怎么為寶寶洗澡。近段時間天氣變化不定,時冷時熱,她非常擔心把孩子弄感冒了。
其實,很多媽媽都遇到過跟曉蘭一樣的問題。
給寶寶洗澡,不僅可以使其保持皮膚清潔,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有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健康成長;同時,還能養成寶寶愛清潔的好習慣。但給寶寶洗澡也有許多學問,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并掌握好細節,才既不會讓孩子感冒,又能對孩子健康產生積極的作用。
準備做足
寶寶洗澡后發生感冒,很大原因是因為洗澡前準備不充分所致。所以,給寶寶洗澡,一定先要做好充分準備。
◇合適的室溫。讓室溫保持在23℃~27℃。
◇合適的水位。澡盆內水位要浸過寶寶大部分身體,以便他在浴盆內自由活動,不會著涼。
◇恒定的水溫。寶寶在水中的時間為7~12分鐘,期間要不斷添加熱水,使水溫保持在37℃~38℃。
◇兒童浴皂。最好選擇沒有香味或者香味很淡的兒童專用浴皂,功能越簡單越好。其實,清水是嬰幼兒最好的清潔品。如必須使用時,應選擇中藥劑型的用品,比如金銀花沐浴露、皂角洗發露等,相對比較安全。但無需每次用,一周使用一次即可。
◇兩塊毛巾。一塊用于洗浴,一塊干毛巾用于洗澡后盡快擦干寶寶身上的水,避免著涼。均要求是柔軟的、吸水性較好的全棉絨毛巾。
◇換洗衣服和毛巾被。洗澡前應準備好孩子的換洗衣服和包裹的毛巾被。冬天給孩子洗澡前,將要換的衣服、包裹孩子的毛巾用熱水袋加溫,以免孩子受涼。
掌握細節
洗澡時,不要馬上把寶寶放入水中,應首先用手沾水打濕孩子的雙腳,再把雙腳放入水中,讓孩子逐步適應。然后用手沾水拍拍孩子的胸部、腹部和背部,反復幾次后,再開始洗澡。洗澡后應立即用溫暖的毛巾被包裹小寶寶,然后逐步用毛巾擦干身體。
在冬天,加熱水時,應將嬰幼兒抱出水盆,待水溫調好后再放回盆中,以防燙傷。夏天不能使用過熱的水和涼水給寶寶洗澡,應用微溫的熱水。這樣,既能洗去孩子身上的汗漬,又能防止孩子受涼。如果孩子出汗多,可以多洗幾次。
總之,記住“四不一快”——洗澡不要過勤,水溫不要過高,沐浴液不要過多,洗澡時間不要過長,速度快一點。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應暫時不要給寶寶洗澡:(1)打過預防針后。(2)遇有頻繁嘔吐、腹瀉時。(3)當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4)喂奶后和飯后不應馬上洗澡。(5)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編輯/李衍
育兒經:
洗完澡后用爽身粉,應注意給孩子擦干水珠,撲粉后要用毛巾擦去多余的粉末,以免粉末與水粘成大顆粒,附著在皮膚上,刺激寶寶皮膚,引起皮膚皺褶處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