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偏頭痛的確切病因尚不為人知,但是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由于偏頭痛患者約60%有頭痛家族史,其親屬中出現偏頭痛的幾率是一般人的2~3倍,并且同一家族中常有多人患偏頭痛,因此認為本病具有遺傳傾向;其次,目前已經知道,偏頭痛發作時,患者腦部一種稱為5-羥色胺(血清素)的化學物質含量降低,引起腦血管功能異常和腦部其他化學物質的失調,出現頭痛等癥狀。
此外,以下因素可誘發偏頭痛:
◆強烈的閃光,如長時間注視電視、電腦屏幕或其他視頻顯示裝置。
◆持續、尖銳的噪聲。
◆吸煙,或聞香料和其他一些氣味。
◆睡眠節律變化,如睡懶覺、熬夜。
◆過度疲勞,包括體力或精神的消耗。
◆進食少,或進餐間隔過長,如不吃早餐等。
◆進食某些食物,如紅酒、奶酪、熏魚、熏肉、雞肝、熱狗、巧克力、堅果等。
◆體內水分缺乏。
◆內分泌紊亂,包括青春期、月經期、絕經期等特殊時期的內分泌紊亂,或口服某些藥物造成的內分泌紊亂,如口服避孕藥、激素替代治療等。
偏頭痛是一種個體化的疾病,發作可能與以上一種或數種誘因有關,也可能由其他的誘因所觸發。
頭痛選藥,酌情而定
一旦出現偏頭痛發作先兆,就應當及時服用止痛藥物,如去痛片、撲熱息痛片、百服寧或泰諾等非處方藥。這些藥物在藥店即可買到,可以隨身攜帶,以做應急之用。如果同時出現嘔吐,還應服用止吐藥物,如胃復安等,以防止痛藥物被嘔出而無法奏效。這些藥物適用于輕中度偏頭痛發作。
如果上述藥物效果不好,頭痛較重時,可以選用曲普坦類藥物,如舒馬曲坦(英明格,尤舒)和佐米曲坦(佐米格)。此類藥物可以調節腦內5-羥色胺的失衡,是治療偏頭痛發作的特效藥物,但需要憑醫師處方取藥,且價格昂貴。適用于發作較重,且發作頻率不高的患者。
服用以上藥物后,經過適當休息,頭痛通常會在2小時內消失。如果配上針灸或按摩,會更有助于頭痛發作的緩解。
發作間歇期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但對于頻繁發作的患者,例如每月發作3次以上者,則應服用預防偏頭痛發作的藥物,以減少發作的頻率。常用的預防偏頭痛藥物包括心得安等β-受體阻斷劑和抗抑郁藥物(阿米替林等),需要憑醫師處方購買。發作頻繁的患者,切忌自行頻繁服用市售止痛片,以免造成反跳性頭痛。
預防為主,避免誘因
偏頭痛的發作與某些誘因有關,因此,注意避免誘因,才是“擊退”偏頭痛最佳的方法。
◆記錄偏頭痛日記。內容包括頭痛發作時間、服藥效果,以及可能的誘發因素等。通過分析發作情況和發作前起居與飲食情況,查找偏頭痛的誘發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規避誘發因素,如閃光、噪聲等。
◆必須長時間使用電腦或其它視頻顯示裝置時,應注意休息。
◆多飲水,少飲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
◆保持有規律的睡眠。
◆堅持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運動。
◆定時、適量進餐,避免可能誘發頭痛的食物。
通過正確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偏頭痛患者可以減少頭痛的發作,減輕發作時的痛苦,從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
編輯/于嘉男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吃得越來越好了,動得越來越少了,由此引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血壓、血糖升高,血脂出現異常,冠心病、腦卒中等致命性疾病來勢越來越洶。如何抵御這些“洪水猛獸”的入侵呢?請看——
血脂異常,吃多吃少自己算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教授張海澄/趙紅梅
血脂異常,是指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表現為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的升高或(和)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它屬于一種“時髦”的代謝性疾病。現在,很多人都在琢磨,生活好了,血脂卻出現異常了,這飯可如何吃才好呢?
控制飲食最重要
無論哪一種血脂異常,控制飲食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療措施,應長期堅持。研究發現,長期堅持飲食療法可使升高的血脂下降10%甚至20%。對于輕度血脂異常者,只要堅持控制飲食,不服藥也可能使血脂調至正常水平;對于血脂升高明顯者,在服用調整血脂藥物的同時,也應以飲食治療為基礎,否則藥物的療效也將因不合理的飲食而降低。
◆低膽固醇
飲食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多可明顯升高血總膽固醇水平。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肉、蛋、乳脂等食品中。
血脂異常患者每日攝入的膽固醇不應超過300毫克(相當于1個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如已患冠心病或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癥,每日攝取的膽固醇應減少至200毫克。動物內臟(肝、腎、肚、腦等)及羊油、牛油、豬油(肥肉)、蛋類(主要是蛋黃),海產食品中墨魚、干貝、魷魚、蟹黃等均含很多膽固醇,應加以限制。每天攝入肉類超過75克,蛋類每周超過4個,食用油類煎炸食品每周超過5次,都是不合理的膳食。
◆多果蔬豆類
下列食物可經常食用和適當多吃:
水果如蘋果、獼猴桃、柚子等維生素、纖維素含量較高,而含糖量低的食物。
代茶飲用的中藥材如山楂片、決明子等,決明子還有助于降血壓。
海產品如海帶、紫菜等。
深色或瓜類蔬菜如胡蘿卜、南瓜、冬瓜、苦瓜、甘藍、菠菜等,其中苦瓜有良好的清熱作用,對肥胖伴有濕熱的患者效果更好。
蕈類食物如蘑菇、草菇、香菇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的健康食品,可起到清除體內垃圾的效果,且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洋蔥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幾乎不含脂肪,能起到降低有害血脂、軟化血管的作用。
豆類 如黃豆、黑豆、紅豆等,它們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也是防治血脂異常癥和冠心病的健康食品,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非常有益。
茶 茶葉中所含的茶色素可降低血總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綠茶比紅茶更好。但是一定要注意飲茶的時間,盡量避免空腹飲茶,服藥前后半小時內不要飲茶,飯前飯后半小時內不要飲茶。
吃多吃少自己算
1.算出自己的體重指數
M/H2 =A (體重=M、身高=H)
A< 20:偏瘦 20 < A < 24:適中A>24 :偏胖
2.根據你所屬人群計算所需總熱量(千卡)
如果是休息型,所需總熱量=25~30(千卡/千克)×M
如果是輕體力勞動者,所需總熱量=(30~35)×M
如果是中體力勞動者,所需總熱量=(35~40)×M
如果是重體力勞動者,所需總熱量=(40)×M
舉例:如果你是輕體力勞動的患者且偏胖者,應該取需求最低值30千卡/千克,那么:
需要碳水化合物(克)=[(30×M) ×58%] ÷4
需要蛋白質(克)=[(30×M) ×15%] ÷4
需要脂肪(克)=[(30×M) ×27%] ÷9
注:總熱量中50%~60%為碳水化合物(產生熱量為4千卡/克);≤15%為蛋白質(產生熱量為4千卡/克),1/3來自動物蛋白;30%以下為脂肪(產生熱量為9千卡/克)
由上可知,如果一位從事輕體力勞動的患者,身高1.6米,體重70公斤,每天應進食米、面、谷類食物共320克,瘦肉30克,禽肉70克,魚蝦類120克和雞蛋1個,乳漿類700毫升,綠色或瓜類蔬菜500克或莖類蔬菜100克,各種水果約500克,10克植物油,30克葵花籽或15克芝麻醬。
編輯/于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