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著裝忌“三緊”
給腰“減壓”穿松緊帶太緊的褲子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腰部長期缺血,易引起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浮腫,還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蠕動,日久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
給腳踝“松綁”襪口太緊,易致靜脈血液淤滯在腳踝附近,造成腳部靜脈“堵車”,加重心臟負擔。腳部長期血液循環不良還會使腳板發涼,日久會誘發雞眼、腳墊,導致行走不便。
讓脖子“放松”老年人選擇襯衣時,領口不要過緊,不然會影響頸椎活動,使頸部血管受壓,腦部供血減少、頭暈乏力,嚴重者還會暈厥。
(摘自《晚晴報》文/佚名)
開心就是工資
樓上的老林年屆古稀,被我市的“老年詩社”聘為辦公室主任。他天天騎著車子,樂呵呵地去,美滋滋地回,干得悠然而開心。有幾次,他下班回到樓院時,同樓的老人問他:“林主任,你在那兒忙乎,詩社每月給你開多少工資啊?”老林輕松地說:“在那兒幫幫忙,沒工資啊!”“那你圖個啥呀?”“圖啥,還不是圖個開心。開心就是工資?。 ?/p>
仔細琢磨,老林的話一點不錯。先說開心,開心即是人的心情快樂而舒暢,是精神的滋補品,是心情的輕音樂。老林曾得意地對我說:“我到詩社上班,是我非常樂意干的一件事兒。每天不僅要按時起床鍛煉身體,而且也有了生活的充實感。在那里,天天都有來自各個層面的文朋詩友,與我侃詩論文,扯南說北,常常話一投機,就會去茶樓品茶,酒吧小酌,個個樂得賽神仙。我們還不斷組織詩社社員外出交流參觀游覽,廣交八方文友,處處春風迎面。你說這不是上天賜給我的福祉嗎?”老林的這番話是坦誠的。
再說工資,老林從原單位退休,近年來退休金不斷增加。兒女早已自立,他與老伴相廝守。詩社提出每月給他補上二三百元,他講沒必要。道理很簡單,國家每月給他發的那份工資,他尚花不完,再要詩社那點錢,實在是沒必要了。況且他深知,有了開心愉快,就有了健康長壽,有了健康長壽,國家給他發的那份工資也便月月進賬了。我們常用數字“1”比作健康,把金錢、財富比作“0”,再多的“0”,如果缺失了“1”,則完全失去了價值。因此,維持“1”的長久永恒,便是增加“0”的有效保證。老林因知道了這個辨證關系,他才說出“開心就是工資”的話。開心連著健康,有了健康不但能創收,還能節約出一筆因不健康而必須支出的醫療費用。健康把負數變成了正數,這不也是有了收入了嗎?
(摘自《天津老年時報》文/趙西岳)
知足人生
我買了烤鴨,晚飯時,我大快朵頤??筛赣H照例吃了兩塊就停下筷子。我說:這么好的東西,怎么不多吃點。父親說:飽了,就不想吃了。
周日逛商場,羽絨服促銷優惠。我想給父親再買一件換著穿。給父親打電話問他喜歡什么顏色的。父親卻說:你去年買的羽絨服也沒穿幾次,別買了,買了我也不穿。
父親真的很知足。他經常說:你媽沒福氣,走得早。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身體不錯,還奢求什么啊?
想想父親的人生態度很簡單,就是知足。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這種淡泊名利的生活習慣,讓父親身體康健,盡享生活的平和寧靜。
人一生真的很容易受到金錢美食等各種各樣的欲望誘惑,很多人都無法經受住欲望的誘惑。結果在欲望面前,成了俘虜。
知足看似簡單,其實是一種人生哲理。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學會克制自己,不求富貴輝煌,但求健康快樂,盡享生活樂趣,也不枉過此生。
(摘自《當代健康報》文/劉江偉)
中藥泡腳活血解乏
晚上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既溫暖全身,還對睡眠有益。如果根據自己身體狀況,在泡腳水里適當加點中藥,對預防疾病、治療疾病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患有高血壓的人,可以在泡腳水里加點具有降壓作用的中草藥,如夏枯草、鉤藤。
患有風濕病、怕冷、脾胃虛寒的人,適合用具有溫通作用的中草藥,如干姜、桂枝、桑枝。
痛經的女性,或者腳干、皮膚干燥的人,用點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草藥,如白芍、益母草、當歸、艾葉等。
紅花、蘇木、澤蘭、伸筋草、黃芩、當歸等,都具有解乏、活血的功效。熬制時先用大火煮開,然后小火煮5~10分鐘。將藥汁兌在40℃或50℃的熱水里,泡上半個小時就可以了。一次熬制的藥汁可以泡2~3天,用容器裝好,不必天天更換。
(摘自《燕趙都市報》文/李慧敏)
拉耳健身養生法
腎臟功能是否正常,對健康長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對耳朵進行一些鍛煉,幾年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不妨一試。
一、提拉耳垂法。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提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宜,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
二、手摩耳輪法。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
三、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20次左右,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養腎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四、搓彈雙耳法。兩手分別輕捏雙耳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2~3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循環,健腎壯腰。
五、雙手拉耳法。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然后右手牽拉左耳數十次。這一鍛煉法還可以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雙手掩耳法。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后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即鳴“天鼓”。此法有健腦、明目、強腎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至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有保健作用。
八、雙手掃耳。以雙手把耳廓由后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單項或幾項配合進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摘自《浙江老年報》文/賈易)
冬日常搓手,活到九十九
數九天里,閑暇時不妨常搓搓手。雙手抱拳,在虎口接合,捏緊,再移動雙手轉動,使雙手在轉動過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對身體有莫大益處:
防凍瘡凍瘡是冬季的多發病,一旦氣溫低于10℃而又缺乏運動或保暖措施時,很容易在手部、足部、耳廓、面頰等部位出現凍瘡。常搓手,一方面可借助摩擦生熱來增加局部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能加速血液循環,從根本上防止凍傷和凍瘡。
益智搓手不僅能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而且由于手部有眾多的肌肉、關節,它們的運動都要受大腦的指揮和調控,所以搓手能強化手、腦的反射,大腦會越來越靈。
防感冒雙手拇指的根部在醫學上稱之為“大魚際”,刺激它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強化面部“三角部位”和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襲的能力。
強化動手能力搓手運動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是一項復雜、精細的運動,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的50多條肌肉,經常搓手無疑就是在強化動手能力。
(摘自《當代健康報》文/董紹軍)
平時不妨多揉腹
揉腹是一種十分適合于老年人的保健養生方法??扇⊙雠P位或坐位,先做數次深呼吸,以放松肌肉,排除雜念,然后將右手掌貼于臍部,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以臍部為中心,稍稍用力,作順時針按揉,按摩的范圍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連續按摩50次;再更換左右手位置,逆時針按揉50次,如此反復3~5次。
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不僅有肝、脾、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布,而且有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和任脈等經脈通過。堅持揉腹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納新,充實五臟,祛外感之病邪,消內生之淤痰。
現代醫學認為,堅持揉腹可促進腹部肌肉和胃腸道的血液與淋巴液循環,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慢性結腸炎和便秘等病癥。另外,堅持揉腹還可以消除積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癥。
(摘自《天津老年時報》文/賈乙)
日本福壽操可助眠
睡不好覺是很多老年人的苦惱。總吃安眠藥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試試風行于日本的老人福壽操。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個動作,對改善睡眠會很有幫助。
第一節活動脖頸:頭向前傾、后仰、左右偏伸,直到感覺肌肉有些抽緊,持續10秒鐘。
第二節刺激、活動肩膀肌肉:慢慢抬肩,然后突然放松,回到原來的位置,如此反復10次。
第三節擴胸伸展:雙手在背后相握,往后伸展擴胸,持續10秒鐘。
第四節壓手掌:雙手平舉在胸前,吸氣、吐氣時向中間施力,重復10次。
第五節舒展背椎:雙手抓椅子的同一邊,慢慢扭轉上半身,持續10秒鐘,反方向再做一次。
第六節彎曲腳趾、刺激腦部:雙腳往前伸直,向上抬,腳趾向腳心方向彎曲,然后突然放松,重復10次。
(摘自《老人報》文/劉建邦)
老人養生要“八忘”
忘齡: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的,但心理年齡則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狀態。有的人剛過花甲之年,就不斷暗示自己老了。這種消極的心理是健康長壽的大敵?!叭瞬凰祭?,老將不至”是有道理的。
忘仇:忘掉怨恨就可以心平氣和,對長壽大有裨益。若千方百計琢磨報復的方法、時機,會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寧。
忘悲:如親人遇到天災人禍或死亡,應想開一些,盡快從中解脫出來。
忘怒:憤怒可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若失控甚至會導致突發腦血管破裂而死亡。
忘憂:忘記憂愁,可減少病痛纏身,多愁善感難免使疾病抬頭?,F代醫學認為,憂愁是抑郁癥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會導致多種疾病纏身,最終讓病魔奪去生命。
忘悔:總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時間一長,只能傷心傷神,不利于健康長壽。
忘病:忘掉疾病,減輕精神壓力。人總想著身上的病,對疾病毫無益處。因為精神專注于病,會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忘病不是要忽視疾病、放棄治療,而是應從容應對應泰然處之。
忘利:忘掉名利,活得更加瀟灑。老年人只有淡泊名利,知足常樂,做個樂天派,才能健康長壽。
(摘自《家庭保健報》文/秦紅群)
健康路上講究“慢”
老人在健康路上要把握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慢”。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肌肉、骨骼和關節等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各個組織和臟器功能逐漸退化,免疫功能不斷下降。
走路要慢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緩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脛骨骨折或其他問題。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鐘約60~70步,時間30分鐘左右。體質較差的老人,應使用合適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撐力,這有助于人體的平衡和步履的穩健。
改變體位要慢不少老人因心臟功能的衰退和腦動脈退化,血管彈性降低,血容量和血含氧量減少,體位改變時往往發生頭暈眼花等狀況。因此,老人變換體位時,一定要注意動作不要太快,幅度不要過大,時間不要過長,避免發生眩暈、暈倒或引發其他問題。
進餐要慢 老人在視覺、嗅覺和味覺普遍減退的情況下,注意飲食安全特別重要。進餐時要細嚼慢咽,這樣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還可避免把碎骨、魚刺等小塊異物卡在食管或嗆入氣管,招來嚴重后果。
排便要慢 老人容易便秘,如果排便時操之過急,直腸黏膜以及肛門邊緣容易被撐破。特別是患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老人,排便時突然屏氣用力,容易導致血壓驟然升高,誘發腦溢血,最好使用坐便器,讓其自然解出。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文/張培修)
零食有度也養顏
適量、適時地吃點適合自己的零食,不但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有護膚養顏之功。
花生、南瓜子、葵花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胡蘿卜素及過氧化物歧化酶等,適當食用能保證大腦血流量,令人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奶糖、巧克力奶糖,含蛋白質、脂肪、糖、鈣等多種營養物質,適當進食能補充大腦能量,令人神爽,皮膚潤澤。巧克力還有使人心情愉悅及美容作用,能產生如談情說愛時一樣的體內化學反應。芝麻糊、首烏糖、烏棗蜜餞、黑豆餡水晶球皆有烏發、潤發、養血之功,對癥吃可防治白發、脫發,令人頭發烏亮秀美。葡萄干、核桃仁、人參糖均有益氣、滋腎、悅顏之益,兼有養膚健美之功效。綠豆湯、綠豆糕有清暑熱、解百毒、補元氣之功效,是美容消斑的甜美小吃。薄荷糖、甘草橄欖能潤喉嚨、除口臭、散火氣,令人神清喉爽。
柑橘、橙子、檸檬、番茄富含維生素C,能減慢或阻斷黑色素的合成,增白皮膚,從而有健身、美容作用。
(摘自《中國醫藥報》文/潘楊)
身心健康要“四知”
老人身心健康須做到四知。
知己自己對自身的健康狀況要有全面、清醒的認識,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不能做的事決不要勉強。自己要學會愛護自己,保護自己,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知足不要攀比,但要善“比”:“我不如人千千萬,人不如我萬萬千”,境由心造,樂觀豁達,知足常樂。
知仁孔子曰:“仁者壽”。何謂“仁”?孔子曰:“仁者,愛人也。”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币粋€人以仁愛之心待人,樂于助人,就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生活在融洽、溫暖、友愛、和諧的環境氛圍中,哪有不長壽之理?
知命“五十而知天命……”,要明白萬事皆有規律,有些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比如:生老病死、天災人禍……要懂得順應自然之道,寵辱不驚,隨遇而安,遇事從容。
(摘自《老人報》文/趙全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