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建信基金公司副總經理何斌
2005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美國信安金融集團和華電集團三只巨手緊握在一起,宣告建信基金從此誕生。
在北京金融街的英藍國際中心,建信基金的團隊進行著他們“創造財富”的工作?!耙匀藶楸荆瑒撛熵敻?,靠專業的人幫非專業人士打理資產,實現財務自由,擁有幸福安詳的財富生活,是基金公司存在的使命及價值所在?!泵恳粋€建信人都將此視作自己以及建信基金的使命。建信基金如何踐行這一使命呢?建信基金副總經理何斌向記者亮出了建信基金的三樣武器。
理念武器:持有人重于泰山
“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這是句基金業耳熟能詳的老話了。何斌向記者如此詮釋它的豐富內涵。“它與公司的8字經營理念(誠信、規范、專業、創新)同根同源,是我們的理念武器?!?/p>
在建信的8字理念中,“誠信”二字赫然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啊\’,指的是換位思考?!拧傅氖切抛u,講求言必行、行必果。對基金公司而言,做任何事都須首先考慮是否有助客戶利益最大化,否則不可為也,承諾之后便須不遺余力,此乃成事之本?!焙伪笤趯@一理念分析時表示。
而眼下,在基金業,這一理念受到了巨大的考驗。作為第二批取得專戶理財資格的8家基金公司之一,專戶理財的高端客戶群和公募體系下的中小散戶利益如何平衡,是建信必須面臨的挑戰。
毫無疑問,相對于包括專戶理財客戶在內的中高端客戶而言,投資于公募基金的中小散戶是相對較為低端的客戶群體。對此,建信基金的態度非常明確,“任何客戶都是平等的!每一個客戶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我們不會區別對待。”
“當然,中小散戶人均份額少,在話語權上處于弱勢,同時他們的基數大,其利益最具代表性,只有得到他們的認同,才能真正樹立口碑,實現建信的社會價值訴求?!焙伪蟊硎尽R虼?,建信基金就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并且在保護這一群體的利益上狠下功夫。
據介紹,建信基金通過在以下3個方面的穩打穩扎,力保專戶理財客戶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能得到公平的對待。
在投資方面,專戶理財業務的投資管理由專戶投資部直接負責,專戶投資部根據專戶投資決策委員會的決策,在研究部提供的研究報告和投資建議的基礎上,負責構建和調整投資組合,并通過交易部集中實施投資指令。
在風險控制方面,建信基金設置了專門的風險管理系統及專職的風險管理人員和監察稽核人員,通過對法規規定的各種限制和比例要求、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各種指標參數,進行事前設定、事中實時監控和事后評估,有效地減少組合投資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確保公司始終如一地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合同和內部規章制度。
在公平交易方面,公司制定了公平交易管理制度,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綜合平衡、比例實施的公平交易原則,保證各賬戶間的交易公正和利益公平。公募、非公募投資都通過統一的集中交易部來執行交易指令,集中交易部會通過信息系統判斷有沒有反向操作等可疑操作。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建信人實現著他們為投資者“建設財富生活”的理想?!敖ㄔO財富生活”是建信基金的企業文化,記者注意到,這與建信基金的大股東建設銀行“建設現代生活”的價值觀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何斌如此解釋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建信基金與建設銀行的商業銀行業務是建行同一個集團下的不同業務分工:建行提供的是現代化的金融服務,要讓生活更便利更快捷,旨在幫客戶“建設現代生活”;而建信從事的是資產管理的業務,是通過資產的保值增值,最終幫投資者實現財務自由,享受財富生活,因此“建設財富生活”是建信的使命,也是“建設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秉承這一理念和使命,建信基金開展了“財富之旅”等系列活動。何斌親自披掛上陣,與投資者面對面溝通理財之道,講座場場爆滿,效果出人意料地好。“我們一不做股評,二不強調賣產品,只為與投資人一起分享目前的市場形勢,我怎么看,你怎么評,做投資理財該考慮哪些因素,等等。我們嚴格貫徹講座只為普及理財知識的宗旨,很少主動推介產品。倒是很多持有人因此頗受觸動,主動申購了建信的產品?!焙伪笕绱苏f道。
除了基金知識講座,與媒體的專欄合作、對客戶經理及渠道的培訓,也是建信“財富之旅”的延伸。2007年,建信基金還從客戶中抽取幸運者,這些幸運兒獲得了到滬、京、穗三地及境外的證券基金機構實地考察的機會,身臨其境地體驗了投資的過程。
品牌武器:業績服務打造品牌雙翼
品牌對基金公司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能否盡早將品牌塑造放到戰略高度,怎樣有效打造品牌,如何有效投入,卻絕非每家基金公司都能做到心中有數,而在兩大品牌股東的指引下,自公司成立伊始,建信基金就開始著手品牌建設和維系了。
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建信基金在成立伊始,就制定了中長期戰略發展綱要?!拔以诨鹦袠I10年,從沒看到哪家公司能在成立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出如此詳盡具體的發展規劃的?!焙伪蟾袊@道。有了戰略綱要,建信的愿景、使命、價值觀等主導企業靈魂的要素。在一開始就有了清晰的定位。
為了給打造公司品牌和文化一個可執行的路徑,建信將打造企業品牌和文化的重任外包給了一家頗具影響力的咨詢機構,由專人打理。
“業績和服務是品牌建設的兩大要素。廣告投放充其量只是一種業績和服務的傳遞渠道,是為兩大要素服務的。而品牌打造則要融入到這兩大要素的各個細節中。就業績來說,基金公司業績表現基于強大的投研實力以及嚴密的風險控制,這背后凝聚著管理層和員工們的點點滴滴的努力,就服務而言,營銷人員或服務人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是品牌內涵的詮釋和表現。所有這一切都最終形成合力,打造著基金公司的金字招牌?!焙伪簏c出了建信的品牌之道,“所以,以可信賴的業績和良好的服務為前提,通過員工言行一致的價值觀的指引,品牌樹立最終將水到渠成?!?/p>
具體到操作風格上,建信將大股東建行的風險控制經驗,融合外方股東信安在資產管理方面的成功理念,形成共性的操作點。事實上,建信并不要求旗下各位基金經理的風格統一,而是強調個性化、差異化,根據相應產品的初始設計特點和契約進行運作。因為對于不斷做大的基金公司而言,隨著基金數量的增加,整齊劃一反而不利于整體業績的提升。
在風險控制方面,基金公司普遍釆用了參數體系選股策略,但是否嚴格執行到位才是關鍵。對此,建信強調的是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將策略和思路固化成可操作的參數和細節,以防范于未然。
制度武器:強化激勵吸引人才
人才,是基金這樣的精英型行業的命脈,人才流失或“奔私”,也成為各大基金公司面臨的共同難題。作為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基金公司,建信基金如何應對?
通常認為,基金經理跳槽或“奔私”有3種原因。其一是對市場有好的預期,認為到私募會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其二是對自己的能力有絕對的自信,其三是依靠以往的業績,已經有了一定的客戶基礎和知名度。
不過,建信基金認為這一現象并不可怕。“之前由于行情不好、基金經理品牌影響力所限等因素,公募人才流失現象并不明顯。大牛市將部分基金經理壓抑的需求釋放出來,催生了借道信托等私募模式,是歷史的階段性現象。實際上借道信托做私募,類似變相利用公募資金做私募操作,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私募,會受到信托業的諸多限制?!?/p>
“更重要的是,公募基金制度將愈加完善,已經有部分基金公司拿到了私募牌照(專戶理財)。而基金公司由自然人發起、持有人成為股東這種方式,將來也未必不可行。這會迫使所謂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同臺競爭,給私募基金經理帶來很大的沖擊。結果只能是,私募基金反而想謀求公募牌照,事實上,私募基金對‘陽光化’的渴望一直都存在。”何斌認為。
更進一步地說,此時離開公募基金,對大部分基金經理來說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未來的中國私募市場,和國際市場一樣,在大浪淘沙之后最終留下來的只是少數精英。
目前,沒有經歷過完整牛熊市的基金經理不在少數。事實上,不少基金經理都是在2006年的單邊牛市之后才開始他們的基金經理生涯,那么,他們的投資風格是否能夠適應接下來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這一點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另外,由于國內市場缺乏金融衍生品等對沖避險工具,現有的基金經理都未曾經歷對沖做空的市場機制,那么,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即將推出之際,基金經理們仍需要機會去學習并適應這些新鮮事物。而離開公募的基金經理們顯然失去了公募基金這一良好的學習平臺。
當然,除了私募之外,在公募基金行業內部也存在著基金經理的人才流動。短短幾年時間,60家基金公司林立,而基金業人才培養卻需要一個過程,在人才奇缺的今天,基金經理跳槽在短期內難免會對團隊造成影響?!敖ㄐ艜弥贫雀镄聫母旧辖鉀Q這一問題,薪酬、職業發展平臺問題解決了,基金經理往外流的動力就會弱化,留住人才就只會是時間問題。”何斌對此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