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份,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投資市場,都呈現出震蕩加劇、不斷下行的局面。此外,銀行理財產品的“零收益”事件不斷升級,致使投資者對一些商業銀行的信任危機加重。這些都使得商業銀行在繼續推出新產品時裹足不前,甚至導致某些產品類別產品缺失,投資者選擇范圍被嚴格限制。
2月20日~3月15日,根據公開的銀行理財產品數據資料統計結果顯示,16家主要商業銀行共發行新產品129只。
銀行新產品面面觀
從發行新品的數量來看,招商銀行最多,達23只,其次為光大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為19只和16只,詳見圖1。
從理財產品的購買幣種來看,人民幣和外幣理財產品各占半壁江山,分別為69只和60只。從產品設計上看,仍以保本型產品為主,其中,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32只,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60只,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37只,詳見圖2。
從產品的投資方向來看,本期新發行的產品覆蓋了銀行理財產品9大類別,即QDII型、打新股類、固定收益型(投向匯率、貨幣基金等)、浮動收益型(投向票據等)、掛鉤型、類基金、套利型、信托型和債券型。其中,固定收益型、掛鉤型和打新股類產品分別以32只、24只和22只名列前三甲,而QDII型和類基金產品本期僅各有1只,分別為東亞銀行和建設銀行發行,創新型產品的亮點——套利型產品為興業銀行新發,詳見圖3。
從所覆蓋的投資領域來看,以民生、建行和興業為最廣,分別覆蓋了5類、4類和4類,詳見圖4。
發行趨勢頗值玩味
從整體看,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市場呈現出以下特征。
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顯增
受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事件的影響,投資者對產品預期收益的明確性要求日漸增強,銀行對前期頻繁推出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有所謹慎,代之以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顯著增加。本月度甚至出現倍增。
掛鉤型產品發行依然強勁
雖然“零收益”問題主要產生在掛鉤型產品上,但本月度銀行推出此類產品的勢頭不減,數量位居第3。投資者在決定購買此類產品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該產品的特性、運作原理和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而銀行要注重對投資者進行充分的產品風險揭示。
打新股類產品收益預期走低
隨著國內股市不斷震蕩下行,致使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較前期有明顯降低,加上近期所上市的股票都以中小盤為主,這些因素直接導致各家商業銀行所推出的打新股類產品的預期收益降低。
類基金產品遭遇滑鐵盧
與QDII型產品一樣,銀行所發行的類基金產品隨著基金遭受冷遇而再度扼腕,本期僅有1只產品發行。
6只產品點評供參考
之一: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交通銀行得利寶人民幣1個月:100%保本,期限1個月,預期收益固定,為3.15%。
點評,由于同期商業銀行的人民幣活期存款利率僅為0.72%,因此,該產品收益優勢較為明顯且期限較短。有短期閑置資金且相對保守的投資者不妨一試。
之二: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1——交通銀行得利寶·深紅3號高息貨幣策略人民幣一年期:100%保本,期限12個月,預期收益為10%。該產品預期收益掛鉤的一籃子貨幣包括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4國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表現,若其期末一籃子貨幣表現不低于期初水平的100%,則投資者到期可獲得10%的年收益率;若其期末一籃子貨幣表現漲幅超過10%,則到期收益為其實際漲幅表現且上不封頂。
點評:該產品是保本型理財產品。據分析目前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4國宏觀經濟基本面良好并且美元已經進入降息周期,未來一年美元可能持續下滑。回溯其所掛鉤的幾只匯率走勢分析,其中漲幅最高的為巴西貨幣里爾,達16.5%,漲幅較小的為7%。該產品預期收益率可實現的概率較大。
之三: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2——民生銀行豐衣足食新春賀歲農產品掛鉤II期人民幣理財產品:100%保本,期限12個月,預期收益為6.6%。該產品與一籃子農產品期貨未來一年的市場表現掛鉤,其掛鉤標的為棉花、大豆、玉米、小麥、食糖。每個月觀察掛鉤農產品一籃子的表現,最終表現為12個月所有農產品期貨價格表現的平均值,再乘以45%的參與率,最低收益為0。
點評:由于目前農產品價格表現出較強的抗通脹和抗經濟衰退特性,在走勢上已表現出明顯的大牛市特征。根據其歷史數據回測,該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2%,最高為14%,落入3.5%-7%這一收益率區間的概率最大為40%。
不過,該產品美中不足的是其參與率較低,只有45%,沒有充分享受標的產品上漲所帶來的收益。并且流動性較差。
之四: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1——農業銀行本利豐第八期情系三農財富共贏:期限24個月,預期收益為30%。該產品運作初期將投資于安全邊際較高的產品,包括新股申購、債券、固定收益類基金、封閉式基金、下行風險及收益預期明確的個股等。在形成有效的安全墊后,再投資于股票,重點關注三農概念股票,精選出這些行業中的龍頭股票和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點評:該產品是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不過其資產運作引入安全墊策略和止損機制,可以較為有效地保障本金的安全。但是,該產品投資于股票的比例為0-100%,其到期收益受股市的影響較大,具有不確定性。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可以考慮。
之五: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2——建設銀行財富5號一期雙利恒升(A+H)人民幣1年期產品:期限12個月,預期收益為10%。
點評該產品是一只打新股和掛鉤港股指數的理財產品,采用A+H方式,即在A股市場用于境內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網上申購,并可結合市場情況投資于收益穩定的其他金融工具;在H股市場直接掛鉤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采用保本措施與最優回報機制。該產品的掛鉤收益為全年表現最好的6個月的平均表現乘以30%的參與率,最低收益為零,采用保本和鎖高的形式。該產品的預期收益有望高于同期發行的純粹打新股產品。
之六:創新型套利產品——興業銀行套利通1號:期限12個月,預期收益為10%。該產品是國內首次推出的以套利為投資目標的金融產品。利用證券市場中各種金融產品的定價差異,進行低買高賣,獲得其中的無風險收益,并且證券市場的漲跌幾乎不影響套利產品的收益,其風險程度與債券或新股申購相當。
點評:從該產品的運作模式分析,本金損失的風險較小,并且該產品還引入了資金保障體系,即實力機構將投入5000萬元作為一般受益人,如果投資者年收益低于7%,一般受益人將以這5000萬元進行補足。因此,該產品預期收益有較為安全的保障,適合穩健型投資者購買。